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视点

如何理解人民币外升内贬导致输出财富?

火烧 2014-02-14 00:00:00 经济视点 1025
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导致财富对外输出,引发大量对外投资和移民。分析人民币升值与贬值矛盾,探讨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资本外流原因。

  人民币“外升内贬”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大约在2005年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两年后,国内就开始出现人民币外升内贬的讨论,一直持续至今,争议仍然很大。

  首先,人民币“外升内贬”到底存不存在?应该说,无论是从数据还是从体验来说,人民币的确存在外升内贬的现象。正如我们此前引述的数据,自人民币2005年汇改以来至2013年底,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35.7%;而同期中国的CPI年均上涨3.1%。从外部看,人民币兑美元在不断上升,拿着人民币能够购买更多的美元商品;但在国内市场,人民币的购买力却在不断下跌,不论是买服装还是买房子,人民币的内部购买力整体上在不断走弱,人民币能够买到的东西越来越少。

  按道理来说,对外升值的人民币应该能够买到更多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中国作为贸易大国大进大出,汇率因素导致的中国进口成本不断降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好处也应该在国内市场体现。而现在的情况与此相去甚远。安邦(ANBOUND)首席研究员陈功认为,人民币出现所谓“外升内贬”的主要原因可能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个是人为干预导致人民币汇率出现某种扭曲。人民币作为本币,它对外和对内的价值体现应该是一致的,但在现实中发生了偏离,这表明中间存在人为干预市场的行为。比如国内的资产价格,以房地产为例,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对土地经济深度介入,为了土地财政而推高房地产资产价格(最典型的是有官员称城市的房价太低是耻辱),这样会导致人民币的对内贬值,也就扭曲了人民币的升值。

  另一个原因是统计造成的问题。目前,人民币的购买力和物价统计有较大的误差,尤其是价格水平的统计不能反映实际情况,这导致一部分贬值因素并没有起作用。如果我们扩大统计范围,会出现贬值的因素也有不少,从这部分来看,人民币也存在部分贬值因素。

  人民币外升内贬的一个结果,就是造成中国的财富对外输出。输出财富的其中一个表现,就是逼使中国对外大量投资。以中国的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为例,从2008年开始大幅增加,近年持续升高,2013年已经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高达901.7亿美元。对外输出财富的另一种表现,在私人领域则表现为大量的对外移民。正如安邦(ANBOUND)过去所分析,中国出现大量的移民,这其实是外汇管制条件下的私人对外投资。

  从中国近几年的形势来看,无论是私人资本的对外投资,还是企业对外投资,资本流出的趋势都不可抑制。要指出的是,对于私人和企业对外投资的迅速增加,我们不能简单地进行道德评判,而是应该追问: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人民币外升内贬?外升内贬的一个结果就是,人民币资产在中国境内呆着不是办法,谁拿到人民币和人民币资产,都得维护其价值。而在外升内贬的情况下,只能是往外走。这就是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内源性问题。

  要强调的是,人民币外升内贬,从表面看是货币现象,但实际则是产业现象。如果将整个产业环境理解为一个整体,我们会发现一种现象:凡是与市场关联度高的、易于套现的产业,其资产部分都是升值的;而与制造和实体经济相关的部分,与市场的关联度较低,则是在贬值的。在这种背景下,国内市场的投资者都不愿意将资金放在制造业,而是都去炒房、炒股,炒资产升值比较快的领域。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人民币外升内贬,表面看是货币现象,实际上反映出产业问题。人民币外升内贬的结果,是驱使更多资金加大对外投资,变成财富对外输出。

相关文章

  • 中国须警惕哪种债务危机
  • 张庭宾:美元债:中国企业借来“金绞索”?
  • 海啸后的希望:从日元贬值看人民币未来走势
  • 张茉楠:中国须做好准备应对资本外流冲击
  • 中国是否存在货币危机?
  • 人民币和货币政策“被美元化”了吗?
  • 向松祚:直面人民币“被美元化”之害
  • 张庭宾:人民币升值是这样推高楼价的
  • 何新先生与环球网荐文,到底谁为人民说话?
  • 余永定:大规模资本外流将是中国面临的真正威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