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怎样解决老百姓看病难问题

火烧 2008-10-1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如何解决看病难问题,提出医疗体制改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基层医疗建设及合作医疗制度等措施,强调通过政策调整和资源优化提升医疗服务可及性。

   
怎样解决老百姓看病难问题

   

怎样解决老百姓看病难问题?谈几点想法,供领导参考,同关心老百姓看病难问题的网友探讨。

1.不管富人穷人,生命都是最保贵的。因此,“看病难”是老百姓的大难、最难;因此,我们国家应当把解决老百姓的“看病难”问题立为“头等大事”、“重中之重”。

2.实践已清楚揭示:产生老百姓看病难问题的根源是医疗体制。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看病难问题,必须对医疗体制动手术。调降药价、限制药价、规定处方最高金额、制定几不准制度规章、,搞“一日清单”等等治标举措都无济于事,结果都只会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有政策,我有对策”。

3.确立公立医院、私营医院共存格局。公立医院回归计划经济轨道,恢复纯公益性事业单位性质,并沿着强化公益性优化公益性方向进行改革,办成能很好地为人民服务的真正的人民医院;对私营医院,进一步放开搞活,营利性、公益性、慈善性、中收费、低收费、高收费甚至天价收费都由经营者自定。对现行不公不私的“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国办医院,可依据医院多数职工意愿实行两极分流:或者转型成“回归计划经济轨道,恢复纯公益性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立医院;或者卖断资产,彻底私化,转型成私营医院。公立医院、私营医院、不公不私的“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国办医院这三种医院中,第三种优点最少弊端最多。

4.国家出资建办基层(村、社区)、乡、县、市、省、中央六级人民医院(回归计划经济轨道,恢复纯公益性事业单位性质的人民医院)。基层人民医院实行合作医疗,合作医疗实行“一证全国通”(参加了合作医疗的人,凭合作医疗证可以在全国任意一所基层人民医院看病,并且享受当地居民同等政策待遇——全国合作医疗者医疗政策待遇平等)。基层人民医院承担辖区人民的治病工作;乡以上各级人民医院只收治下级人民医院转诊的病人。乡以上人民医院还有两项职责:一.帮助下级人民医院解决医疗工作中的疑难问题;二.探索、研究诊疗新技术。人民医院恢复“收支两条线”的资金管理办法。为了让每一个农民都能方便地享受到人民医院的医疗服务,国家应当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实施两项举措:一.小村并成大村;二.将边远地区的农户向大村迁移(每一个大村都建办人民医院),迁移工作又可结合扶贫进行。

5.国家还应当建办几个专门向人民医院提供药品的人民制药厂。对这种人民制药厂也不搞市场经济而搞计划经济:按国家计划完成了生产任务发全额工资;研制出了价廉效高新药给以重奖;制了假药劣药予以严惩。

6.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国办医院有竞争机制、利益驱动来有效地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回归计划经济轨道恢复纯公益性事业单位性质的人民医院靠什么来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呢?回归计划经济轨道恢复纯公益性事业单位性质的人民医院职责、宗旨是“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不是创收谋利,也不需要创收谋利,因此搭建了开展政治思想工作的优质平台,从而能靠政治思想工作来有效地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而且是为人民服务的劳动积极性(竞争机制、利益驱动调动的是为人民币服务的劳动积极性)。国家还可以建立合作医疗者监督人民医院的机制来调动人民医院的工作积极性;也可以制定奖惩制度来调动人民医院的工作积极性,不过这个奖惩制度必须同服务态度、服务效果挂钩而不能同创收金额挂钩。

7.人民医院、人民制药厂都是为人民服务的部门,不是盈利性企业,其职工工资不可能太高,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本事的人都不愿意在这两种部门工作?我认为不会。因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会涌现出一批忧国忧民为国为民的精英,他们能突破小我的天地,以能为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幸福作贡献为追求,为光荣,为幸福。否则,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会衰败甚至消亡。中华民族、中国从古到今都不乏这样的精英。中国现在的6900多万共产党员都应当是这样的精英。只要党和国家告诉共产党员,告诉全国人民:为了彻底解决老百姓看病难问题,党和国家决定建办纯公益性的能很好地为人民服务的真正的人民医院、人民制药厂,号召党员和人民报名参加建院建厂,就一定会象当年许多优秀青年、杰出人才放弃优裕生活奔赴艰苦延安一样,也有许多优秀青年、杰出人才奔赴人民医院、人民制药厂。当然,国家在招募人民医院、人民制药厂职工时也可以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国家还可建办专门为人民医院、人民制药厂培养人才的人民医药院校。人民医药院校实行低学杂费、零学杂费,优先招录贫困生。

8.国家建办覆盖全国的六级人民医院,对全国人民实行低收费医疗服务,经费问题能够解决吗?古巴很早就实行了普及全国城乡居民的公费医疗,据说住院还免收伙食费,古巴的经济实力不会强于中国。新中国成立直到“改革开放“,包括极困难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我们国家都做到了:国家干部、工人、学生公费医疗 ;农民合作医疗;其它群众低费医疗。现在我们国家的GDP提高多了,解决经费问题应当没有太大困难。如果国家把解决老百姓的看病难问题立为了“头等大事”、“重中之重”,下决心一定要解决好,总会想出解决经费问题的办法来。

   

9.还有一个出格的想法,但实现这个出格的想法有一些好处,最大的一个好处是:有利于落实“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方针,提高国民身体素质。这个出格的想法就是:将防疫站和人民医院合并为人民保健机构(基层的叫“站”,乡以上的叫“所”)。人民保健站(所)的职责是:开展卫生运动,预防治疗疾病,保障国民健康。国家对人民保健站(所)实行这样一种政策:人民保健站(所)因为卫生运动工作、预防疾病工作搞得好,辖区民众很少生病,站(所)人员很清闲,工资不减,照发,还可让其安排学习组织轮休。人民保建站(所)的工作人员是国家公务员。

   

                                                                       [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 江宇:中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公立医院改革经验
  • 李玲:仇和落马与私有化医改的不归路
  • 江宇 | 从医改看中国改革政治经济学:改革到底有多难
  • 你要医改的“小政府、大社会”吗?
  • “6.26”——“弱势群体”不能忘却的纪念
  • 赵磊:“过度医疗”是另类的“生产过剩”——用马克思主义定位“新常态”(之四)
  • 医疗私有化是如何祸害拉丁美洲的?
  • 社会办医掩盖着严重腐败:82岁老医生炮轰民营医院
  • 江宇:社会办医只“松绑”不严管是对人民不负责任
  • 忠言:警察荷枪实弹防“医闹”让人五味杂陈
  • 江宇:私立医院比公立医院更有效率?这是迷信,不是科学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