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官员查处通报首提“对抗组织调查”

火烧 2014-09-27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中纪委通报高剑云案首次提及对抗组织调查,显示反腐力度加大。案件涉及受贿、包养情妇等严重违纪行为,被开除党籍和公职,涉嫌犯罪问题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新京报讯 (首席记者王姝)昨日下午,中纪委官网发布了中央网信办副局级干部高剑云(原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五局副局长)的查处结果。在查处通报中,首次出现了“对抗组织调查”表述。

  涉嫌索要收受巨额贿赂

  近期,中央直属机关纪工委对高剑云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经查,高剑云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牟取利益,索要、收受巨额贿赂,长期包养情妇并育有一子,与他人订立攻守同盟,对抗组织调查。

  高剑云的行为已构成严重违纪并涉嫌违法。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中央直属机关工委决定给予高剑云开除党籍处分,将其涉嫌犯罪问题及有关线索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给予高剑云开除公职处分。

  中纪委两日两破通报“惯例”

  新京报记者梳理十八大以来中纪委以及各级纪委发布的官员查处通报,发现高剑云案系官方首次采用“对抗组织调查”表述。此前各级官员的查处通报,从未出现上述字样。

  前日,中纪委官网发布齐齐哈尔市委原书记杨信被调查的消息时,首次出现了“在中央巡视组指导下”的表述。

  中纪委通报称,“在中央第八巡视组的指导下,经黑龙江省委同意,黑龙江省纪委对齐齐哈尔市委原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杨信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组织调查”。

  自去年5月启动新一轮中央巡视以来,中央巡视组已发现了多名官员的贪腐线索,查处了多名干部。例如,去年首轮巡视,中央巡视组发现了廖少华、郭有明、陈柏槐、陈安众、童名谦、戴春宁等6名中管干部的违纪违法线索。随后中纪委官网发布的查处通报,都只有一句话,“×××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从未提及“在中央巡视组指导下”。

  ■ 专家观点

  新提法将强化震慑效果

  此前,官员查处通报一直采用“×××涉嫌违纪违法,正接受组织调查”这一格式。官员查处通报的表述,为何接连打破“常规”?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许耀桐等受访专家认为,公众希望官方披露的官员查处信息,越详细越好,但纪检机关办案有严格的保密等要求,所以,以往的官员查处通报,往往只有“×××涉嫌违纪违法,正接受组织调查”一句话,不会透露案发、立案过程,以及被调查前和调查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但目前,中央第八巡视组正在黑龙江省展开巡视,杨信案的通报出现了“在中央第八巡视组指导下、经黑龙江省委同意”等内容,清晰呈现出案发、立案过程,有利于强化中央巡视这一反腐利器的震慑效果,更有利于线索收集,知情人向中央巡视组反映有价值的信息。

  受访专家表示,之前不少官员感觉到有可能事发、要被“双规”,就会采取各种对抗调查的行动。

  有人借用手中权力,公然发布“辟谣”消息,比如刘铁男,被实名举报后,以国家能源局名义表态“我们正在联系有关网络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正在报案、报警。将采取正式的法律手段处理此事”。

  有人利用关系网施加压力,阻碍调查。比如,华润原董事长宋林,从被实名举报到宣布被调查,为时近一年,知情人向新京报记者透露,高层领导早已批示严查,但遇到了阻力,被“顶”了近一年。还有人像高剑云一样,建立攻守同盟。

  “总有人有侥幸心理,试图逃避处罚。”许耀桐说,官方通报中出现“对抗组织调查”表述,同样具有强化反腐震慑效果的作用,“配合调查、接受调查才是正确态度”。

相关文章

  • 全国查处近8万戴官帽商人 含3名吉林原副省长
  • 发改委价格司郭剑英被调查
  • 河北河南四川吉林四省清理10万吃空饷人员
  • 俄立法禁止负责国家安全公务员在海外开设账户
  • 上海一日通报11名官员被查 多人或涉土地流转
  • 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刘铁男受贿一案今日公开审理
  • 资本主义体系下,腐败无法根除
  • 官员禁读令直指EMBA另一面:教国企高管如何搞私有化
  • 财经网:王岐山公开露面偏少时落马高官较多
  • 中纪委批“四风”:已令人难以忍受 群众深恶痛绝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