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一块陪伴毛泽东31年的欧米茄手表

火烧 2011-01-0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讲述毛泽东佩戴郭沫若赠送的欧米茄手表31年,见证其与郭沫若长达半个世纪的深厚友谊,以及手表在重庆谈判中的重要意义。

一块陪伴毛泽东31年的欧米茄手表

新华网  2011年01月01日 15:30:40  

来源: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 ,郭沫若和毛泽东的第一次会面

  郭沫若是我国杰出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和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毛泽东一直把他视为挚友,他们的交往和友谊始于1926年。

  1926年春天,在大革命中心的广州。一日,时任广州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随后即出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秘书长、总政治部副主任的郭沫若,前往时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兼全国农民运动委员会主席林伯渠的寓所拜访林伯渠。适逢林不在,但在这里却遇到了一位瘦高身材、两眼炯炯有神的也是来拜访林伯渠的客人。客人主动迎上前去热情地作自我介绍:“我是毛泽东。”郭沫若一听站在自己面前的竟是大名鼎鼎的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毛泽东,甚是高兴,赶忙紧紧握住毛泽东的手说:“我是郭沫若。”两位不期而遇的客人都久闻对方的大名,却未曾谋过面,不意在这里邂逅,惊喜之情,在那两双紧紧握着而又不停地摇动着的大手上充分地表露出来。这就是郭沫若和毛泽东的第一次会面,共同的信念,共同的兴趣,使他们心心相印,从此开始了他们整整半个世纪的友谊和交往。

  二 ,郭沫若送给毛泽东的手表一直陪伴他到临终

  毛泽东和郭沫若这两位历史巨人,长达50年的真挚深厚的友谊,可从一块手表上得到见证。

  那是1945年。

  是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莅临重庆进行和平谈判。为了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置生死于度外,毅然接受邀请飞赴重庆。

  8月28日下午3时37分,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张治中、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的陪同下,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等从延安飞抵重庆。

  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的消息,早已在山城掀起了一股“旋风”。当毛泽东乘坐的飞机徐徐降落在重庆九龙坡机场后,欢迎的人群从四面八方涌来。这是一个万众瞩目的时刻,山城一时间沸腾了!当毛泽东高大的身躯出现在机舱门口,站在舷梯上时,前来迎接的各界人士和中外记者,蜂拥而至,将机身围成个弧形。身穿中山装的毛泽东微笑着,取下周恩来送给他的那顶盔式考克礼帽,向欢迎的人群挥动。人们从毛泽东的举动中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风采和无所畏惧的力量,也看到了毛泽东此行的和平、团结的诚意。

 时在陪都重庆担任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的郭沫若怀着万分喜悦的心情,跟一批渴望和平的爱国民主人士沈钧儒、张澜、黄炎培、雷震等人到机场迎接毛泽东这位令他思念已久的老朋友。当毛泽东和郭沫若两双手紧握时,郭沫若高兴和激动得两眼都潮湿了。还在毛泽东在舷梯上举手向欢迎的人群致意时,郭沫若便以他那诗人特有的敏锐捕捉到了这样一个细节:毛泽东手腕上没有戴表。

  那个年代,手表非常时髦,不光实用,且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来机场迎接毛泽东的不用说那些军政大员了,就连各方社会贤达几乎都有一块高级手表或带金链子的怀表,可是毛泽东竟然连手表都没有。一方面,郭沫若深感毛泽东的清贫、艰苦;另一方面也预感到毛泽东即将在重庆度过紧张而险恶的日日夜夜,分分秒秒都有安排,没有一块手表掌握时间那是极为不便的。郭沫若的脑海里翻腾着这个问题。

 

  9月3日下午,郭沫若和夫人于立群接到通知,说毛泽东要到天官府来看望各界人士,朋友们立即奔走相告这一天大的喜讯。不巧,那一天是庆祝抗日战争胜利日,重庆全城举行胜利大游行,车辆无法通行,只得临时将聚会地点改在毛泽东的下榻处桂园。焦急等待中的郭沫若和于立群得到消息后立即动身,步行赶到毛泽东的住处。那天,毛泽东接见的还有翦伯赞、冯乃超、周谷城等社会名人。座谈时,激动万分的郭沫若情不自禁地从自己手腕上摘下手表,双手送给毛泽东,毛泽东却未感到意外,欣然接受。似乎不用言语,心已相通。如此场合,公开地赠送礼物,且礼物价值之不菲,送者和受者都是那么坦然,这其中蕴含了非同一般的友情。

  这块欧米茄表,外壳为圆形,系机械表,表径4厘米,字型“12”数字下有“Q”符号和0MFEGA字样,表带为棕色牛皮制。产自世界钟表王国瑞士。关于这块表的来历,一说为郭沫若游历欧洲时所购,一说是在此之前不久的1945年夏郭沫若应邀访问苏联时,苏联友人赠送的纪念品。

  本来,毛泽东是不轻易接受人馈赠的,即使他接受了礼品也大多交公,可是这块郭沫若送给他的手表却被他视为至宝,一直陪伴他到临终。

  三 ,毛泽东逝世后这块表移交韶山纪念馆收藏

一块手表,承载着一段不平凡的历史,记载着一段难忘的岁月,同时更凝聚一位时为民主人士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非同一般的情谊。也许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在此后的30余年的时间里,尽管毛泽东有条件也有机会更换新表,但他却始终不肯换。

毛泽东在这30余年间,一直将欧米茄表带在身旁,但使用频率并不很高,因为手表不可能改变毛泽东昼夜颠倒的生活习惯,特别是在他往往连续工作几天几夜时,手表便被遗忘了。

  欧米茄表在他的手上戴久了,表底发黄,表盘模糊,表带也破了,工作人员建议毛泽东换一块,但他不同意,他说:“放到表店修一修,换只表带还可以戴。”后来,表的机件失灵,恰逢瑞士友人送给毛泽东一块金表,工作人员趁机要给毛泽东换表,毛泽东只得将金表戴在手上,但感觉太重,不舒服,只戴了几天就取下来,吩咐上交国库,并要求将欧米茄表再修一次。于是这块瑞士老表于1969年又重游北京亨得利钟表店,修表工人清洗了机芯,更换了表盘和表带。修好后,毛泽东继续戴着,直到1976年9月逝世为止。

毛泽东逝世后,这块手表曾由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展出。后来,又被中共中央办公厅收回,于1990年11月移交给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收藏。 

(《福建党史月刊》)

相关文章

  • 董玉振:建国后中国经济发展的艰难历程---看毛泽东时代的经济成就(旧闻)
  • 论毛泽东和民主
  • 清明节售印有毛主席头像冥币惹众怒
  • 毛泽东与新中国的卫生防疫事业
  • 红霞万朵长相忆,浩歌千古酬知己——读毛主席1973年修订赠杨开慧词感想
  • 昆明红歌唱响“三.八节”
  • 文艺路线的复议
  • 黎阳:谁说毛泽东对科学无知?——《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观后感之一
  • 失败是检验真理的另一标准---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 毛泽东是中国民主的最伟大推进者
  • 毛泽东提倡良好的文德文风
  • “东方红”上阳光明媚  “东方红”下红歌嘹亮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