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毛泽东蔡和森在“同”字上的一段佳话

火烧 2010-12-19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毛泽东与蔡和森在天心阁对联故事中,因‘同’字展现深厚文化素养与革命情谊,展现青年时期对理想与文化的追求。

李克勤(jixuie)题记:毛泽东和蔡和森都是后来做了毛泽东岳父的杨昌济先生的得意门生。这两位志同道合的革命同志,上学时在“同”字上还真有一段佳话。

《恰同学少年》看得人眼前一亮[0]
恰同学少年里毛泽东、蔡和森在一起奋笔疾书

1913年春至1918年夏,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第八班上学时,蔡和森是他同学中交往最密切的人之一,后来他们又成为革命同志。毛泽东是一个喜欢户外活动的人。他酷爱风雨浴,经常在周末邀同学去岳麓山、天心阁、橘子洲等处,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沐浴。那时,从学校的妙高峰的山脊上有一条小路通往天心阁,距离仅三华里,这就是后来的天心游路。毛泽东经常独自一人从这条山路来到天心阁,躲进僻静的瓮城内安心读书学习。

   

一天,毛泽东和蔡和森来到天心阁,两人边走边聊,畅谈学习心得、理想抱负和对时下政治形势的看法。说着说着,毛泽东将话锋一转,说:“民间有一副天心阁与橘子洲的对联,下联是‘天心阁,阁栖鸽,鸽飞阁不飞’,我们来对一个新上联。”蔡和森灵机一动,脱口说出上联:“岳麓松,松伴僧,僧舞松也舞”,毛泽东听罢,说了一声:“好!”稍有停顿,毛泽东接着又说:“但要改一个字,把‘也’字改成‘同’字,就完全符合格律了。”两人相视一笑,回了学校。

   

毛泽东的一个“同”字,蕴含着多么丰富的想象力啊!从这则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和蔡和森在年青时就具有的中国文化底蕴,这对于他们能够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极其关键的因素之一。如果一个中国人没有对中国文化的深刻领悟,要想接受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并且加以深刻领悟,那是不可想象的。

原文地址:

毛泽东蔡和森在“同”字上的一段佳话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B1B8E14FDA5.html 

http://www.like-qin.com/showart.asp?id=947

参考:不能不感动:毛主席思念毛岸英的举动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B0F72AB7DA5.html

http://www.like-qin.com/showart.asp?id=932

参考:革命者永远年轻:青年毛泽东伫立橘子洲头[2009-12-26 18:14]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9B39CCFFDAD.html

【原创】 毛泽东诗言志:英雄“丛中笑”[2008-05-27 16:07]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309C974FDAD.html

毛岸英是个文武全才:思想理论水平非同一般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B09C027FDAD.html

http://www.like-qin.com/shownews.asp?id=732

毛主席的妻子岸英的妈妈杨开慧烈士牺牲80周年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B0ABAA7FDA5.html

http://www.like-qin.com/shownews.asp?id=733

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是杰出的反修战士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B1A17D67DA5.html

http://www.like-qin.com/shownews.asp?id=740

判断大学的简便办法:创造性空间的大小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B18FE54FDAD.html

怎样检验理想的现实性?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B1942A07DAD.html

理想的真实性不因冷落而降低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B194F9C7DA5.html

七律 新华博客三年感怀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B1B21F67DA5.html

http://www.like-qin.com/shownews.asp?id=742

欢迎交流:历史印证了毛泽东 - jixuie.home.news.cn

李克勤济学网http://www.like-qin.com/

李克勤(jixuie)文集http://www.wyzxsx.com/ShowAuthor.asp?ChannelID=1&AuthorName=%C0%EE%BF%CB%C7%DA%A3%A8jixuie%A3%A9

相关文章

  • 董玉振:建国后中国经济发展的艰难历程---看毛泽东时代的经济成就(旧闻)
  • 论毛泽东和民主
  • 清明节售印有毛主席头像冥币惹众怒
  • 毛泽东与新中国的卫生防疫事业
  • 红霞万朵长相忆,浩歌千古酬知己——读毛主席1973年修订赠杨开慧词感想
  • 昆明红歌唱响“三.八节”
  • 文艺路线的复议
  • 黎阳:谁说毛泽东对科学无知?——《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观后感之一
  • 失败是检验真理的另一标准---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 毛泽东是中国民主的最伟大推进者
  • 毛泽东提倡良好的文德文风
  • “东方红”上阳光明媚  “东方红”下红歌嘹亮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