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龄:驳张鸣教授对“黄山事件”的奇谈怪论
鹤龄:驳 张鸣 教授对“黄山事件”的奇谈怪论
腾讯评论上有一篇人民大学 张鸣 教授的帖子:《复旦学生登山事件,谁最该谴责》,看后,不假思索便想到了四个字:奇谈怪论!
12月12日 ,以复旦大学学生为主的18名上海驴友在安徽黄山风景区登山探险时迷路,在当地公安消防官兵的全力搜救下,18名驴友全部安全脱险,但黄山风景区公安局24岁的民警张宁海却不幸坠崖牺牲。
复旦登山协会成员杜彬是获救者之一,回到学校后,他在人人网与同学“石翔”的一段对话,被网友截屏放上微博。杜彬自称“心理状态还可以”,对话中透露出“校方让大家克制”,“石翔”提醒杜彬“要学学危机公关,经过这次,登协就是你的了”,“你要学着去建立秩序,去控制老人,去协调关系,去利用资源,这是这个协会可以给你的”,杜彬回应“嗯,还得靠你们,我经验太不足”,“先度(渡)过这次难关吧”。
除此之外,复旦论坛上还有学生认为,警察找到队伍后,要求立即下山,这导致了警察坠崖,“做这个决定的人就是最大责任人”。“你们就该为纳税人服务”,“探险迷路没有错,JC(警察)死掉是他们的职责和光荣”。
我不由得想起了范美忠的一句名言:
“但你没有冒着极大生命危险救助的义务,如果别人这么做了,是他的自愿选择,无所谓高尚! ……先人后己和牺牲是一种选择,但不是美德!”
这样的话,出自旁观者嘴里也叫人难以遏止心中义愤。如今类似的话却从被救人的嘴里吐了出来,能不叫人寒心痛心吗?
毫无疑问,杜彬等人这些十分冷酷无情的言论,理所当然地应该受到大众的声讨。被激怒的网友出于义愤,除了指责这几位学生没有对牺牲民警表示敬意外,也有批评这些学生不应冒险和逃票的!
网友们对这几位学生的冒险和逃票行为的批评以及对杜彬等人网上言论的谴责应该说非常中肯、一点也不过份。没想到作为人民大学教授的 张鸣 先生听了却很生气,他要为这些学生打抱不平。于是,便有了他的这些奇谈怪论。
奇谈怪论一
其中,对牺牲者不敬,事后证明不是事实。
“依照惯例,大学的bbs校外的人是很少能登录的,参与讨论的多半是复旦自己的人。”这也是 张鸣 教授说的。那么,复旦内部网上诸如上述的言论究竟是对牺牲者的敬还是不敬?这些幼儿园小朋友都能识辩词义的句子,难道身为国家名牌大学的教授张鸣真的就弄不懂!
张 教授真的读不懂这些句子也就算了。下面摘录被救者之一陈彦一篇帖子中的一句话请 张 教授过目:
“一错再错,没有迅速地公开表达敬意,却纠缠于事实报道的偏差,纠缠于他人对我们的指责。……却忘记了那位因我们的冲动和鲁莽而死去的警官。”
尊敬的 张宁 教授,看过这句话以后,如果你还认为“对牺牲者的不敬不是事实”,我也不想多说了。因为以你教授的水平。对这样的句子读不懂!
奇谈怪论二
不买票自行上山,在我看来,首先需要谴责的是黄山管理处当局,风景又不是他们的,凭什么把山圈起来,收高得离谱的门票钱?如果我是学生,相信身临其境,我说不定也会选择不买票而自择路径进入。
张 教授说得理直气壮:“风景又不是他们的……”。可是, 张 教授你真要以此理由谴责黄山管理处。我以为人家也有很充份的理由反谴责:“泰山风景也不是属于他们的、衡山风景也不是属于他们的,嵩山风景也不是属于他们的、庐山风景也不是属于他们的……他们不是也把山圈起来了嘛!请你说说,如今,有哪座“风景山头”没有被圈起来卖价格高得离谱的“风景”!?你怎么就不谴责他们呢?柿子拣软的捏是不,就我们黄山好谴责!”
不知 张鸣 教授何以答复他们的反谴责?
如今的市场经济社会,本来就是一个允许“圈起山头卖风景”的社会,圈起的山头就成了他们合理合法的“风景”。碍着你什么了?那么多大小小小的国企,换一块牌牌,一夜之间就由“我们的风景”变成了“他们的风景” !你谴责过吗?
市场交易法则就这个样,允许卖高得离谱的票价。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就两个字:活该!
所以,我以为, 张鸣 教授谴责黄山当局绝对是弄错对象了。你要谴责就谴责这个市场吧!当然,我也知道你不会忍心谴责它。即使你谴责又能怎样?等于没谴责!除非30年前的制度再回来!这是其一。
其二,票价高得离谱就可以逃吗?其实,如今高得离谱的并不只是“风景票”。电影票、汽车票、火车票等都有过高得离谱的时候。很多食物、药物、用物也有过高得离谱的时候。按照 张 教授的逻辑,凡是高得离谱的东西就是“逃票有理”,商场的东西如果价格高得离谱的时候,岂不也是可以“逃票”的了。4元钱一斤的绿豆卖到12块。本来是三斤只给了一斤,还有两斤应该不是他们的。是不是就可以把那两斤“逃票”弄回来呢!
谁要是敢在商场这样“逃票”,那就是偷盗行为了。人家就会将他当贼抓,弄不好还会扭送到派出所。今天的我们,大概是沾了孔乙己“读书人偷书不算偷”的高论的光吧,所以,坐火车票的人逃火车票、旅游的人逃风景票都不叫偷而叫逃票,但是,细细的想来,其性质起码也有三两分类似偷的。
话又说回来,如果我是学生,也有可能会随大家逃票。但我会认为自己的这种行为多少还亏欠点理,更不会理直气壮的。如果我是老师,绝对不会教学生逃票、支持学生逃票。
奇谈怪论三、
作为年轻人,不是不能冒险,但冒险之前,得有起码的科学精神,要把风险减少到最小。作为一个老师,我倒是觉得在当今的大学,需要的是鼓励人们去冒点险,练练胆,否则,一个个都温顺地缩在父母或者老师的怀抱里,像乖巧听话的小鸡,即使成才,也是循规蹈矩之才,没什么大出息。
张 教授的“冒险论”实在不敢苟同。虽然人类的冒险现象随处可见,但我们绝不可以随意地鼓励冒险。首先就得弄清楚,为什么去冒险!?
人类的冒险行为形形色多种多样。贪污受贿、嫖赌偷抢、贩毒贩人,都是冒险行为,有的还是冒着极大的风险甚至是冒着杀头的风险。敢问 张鸣 教授,你也鼓励支持不?
由这类冒险行为练出的胆,造就出的才和财, 张鸣 教授,这样的出息,你一定也会予以赞赏的吧!
另有一类是为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冒险”行为。这种冒险是必须的是值得的。但是,这样的冒险,也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并且采用科学的手段。事前必须作好万无一失的准备。所冒的险只能是万无一失中可能的万一一失!
黄山警方对学生的救援就是属于这一类冒险。这次冒险虽然出现了“万一之失”,因为它有利于社会进步,所以,必须鼓励,赞扬!
黄山学生的冒险行为虽然与前面提到的贪污受贿等行为性质不同,但是,都属于危害社会的一类。一个人的冒险行为,不但有可能付出自己生命的代价,而且还有可能因为救助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甚至包括他人的生命。
请问张鸣救授,这样的冒险值得吗?应该支持鼓励吗?
如果警方的这次救援行动失败,牺牲的不是一个警察,而是一个几个甚至是全部学生,你还会鼓励吗?恕我直言,真要是这样的后果,那就恐怕会要追究一点责任了。
如果这种冒险在您的鼓励下“蔚然成风”,大家都去冒险了。中国要扩充多少警察为他们的冒险发生的险情去抢险!?
奇谈怪论四
毕竟,作为黄山地区的警察,救人是他们的本职工作,涉险救人,本身就存在着风险。在这个世界上,冒险遇险者多矣,救险牺牲者也不少,但从来没听说人们因后者的牺牲,而谴责那些冒险者的。
张鸣 教授,难道你不知道,这些学生所以会受到人们的谴责和批评,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救命恩人生命的冷漠和无视吗!这个世界上,对于这种行为的谴责还少吗!我们中国的“救人人无义”的成语就是专责这类人的,你也没听过是不是!
奇谈怪论五
整个事件,在我看来最该谴责的,倒是事过之后,复旦大学bbs上出现的一则言论,讨论如何控制媒体,如何危机公关的问题,甚至建议复旦的新闻人要多占领媒体阵地,才会有很好的效果。……
既然你也认为这个是最该谴责的,人们主要谴责的也就是这个。回过头来看上面的“四”,不知你那个奇谈怪论是怎么说出来的?
耐人寻味的是, 张鸣 教授说过这一通冠冕堂皇的话以后,又来了一句“不过还好,此事出来之后,至少复旦官方还没有作如此露骨的表示,bbs上的言论,也未必有很大的来头。”
我要告诉你的是,如果bbs上的这些极不负责的言论来头是复旦的官方,那么,这个复旦我以为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最后,我想回答一下 张鸣 教授在他的帖中提出的问题:“复旦学生登山事件,谁最该谴责?
答案是:最该谴责的就是类似 于张鸣 教授的教授!你们的“功” 不可没,多亏了你们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