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中国“精英阶层”分析——兼说“普世价值”的巧言令色

火烧 2008-06-0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分析中国精英阶层的三类划分,探讨普世价值与西方文化的关联,强调自由、民主等概念在中国传统中的体现,揭示价值观差异与社会影响。

中国“精英阶层”分析——兼说“普世价值”的巧言令色

[ 偶尔喝多不算坏 ] 于2008-06-02 强国论坛

  当下中国的精英分为三类。

  第一类,尚且爱国的精英。这类精英研究了一点西方经济,但不懂西方文化。以为借用西方现成的文明成果,就可以振兴中华。这类人也殚精竭虑也鞠躬尽瘁也奔走呼号,但最终他们会发现,中国的树上结不出西方的果,他们会郁闷地而悲壮地死在中国。比如时下一些“主流学者”。

  第二类,貌似爱国的精英。这类精英认同西方文化,但不懂中国国情。以为本来世界充满爱、西方人也没想得那么坏。只要能让一部分人富起来,管它什么主义,管它是什么经济模式,发财就是硬道理——当然,先富裕起来的人中,必须要有自己。一旦觉得自己还不够富有,也会使劲诅咒政府。这类人最终会稀里糊涂地死去。比如那些狠抓经济但却不愿意公布个人资产的地方官员。

  第三类,祸乱中国的精英。这类精英可能掌握了一两样赚钱的技能,就以为自己不是普通的中国人了,时刻显得比别人睿智而理性,极力主张与世界接轨,宣扬只要一接轨马上就民主、自由、富足了。他们才不管中国乱不乱,反正兜里揣着绿卡,大不了移民就是了。这类人最终会无耻地死去,孤独的灵魂无所归依,因为祖宗不喜欢他们,上帝也不喜欢他们


  在本人理解,“价值观”问题应该属于哲学或意识形态范畴。而所谓普世价值,其实并没有准确定义。广义的理解是:能够普惠人类的思想成果与精神文明。不过,本文讨论的普世价值,专指代表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念。其核心是:自由、民主、人权。

  “自由”并没有明确的标准,世界上也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身自由,二是思想自由。中国在人身自由方面并无明令限制。现行的户籍制可能算一个,但它只是带给人不便,并没限制人身自由。至于思想的自由,也就是精神的自由,全世界似乎没有谁可以限制谁——要是你有思想、有精神的话。

  再说民主。民主就是以人为本、人民做主。类似理念,中国从古就有。孟子就说“民为贵”,两千三百多年了,能不能称为“民主”的老祖宗?魏徵也说过“民可载舟”。而共产党更是讲“为人民服务”,体现的都是“民本”思想。所不同的是,西方现代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站在公众的角度向社会管理者提出要求;而东方的民贵、民本思想,则是站在社会管理者的立场上向公众做出承诺。

  这倒是问题的要害。西方是公众选择管理者,要求他怎样做、如何做,如果他做得好,公众就会很得意:看,我选的对!而如果他做得很糟糕,公众就无话可说,承认自己选错了。中国的管理者呢,往往过于注重承诺,承诺之后,又难以百分百兑现。即使做得很出色,公众也还是可以不满,挑出他很多的毛病。因此有人说,中国人是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筛子骂娘。但客观说,尽管无论哪种方式,公众都不能确保管理者不犯错误,只是中国的管理者更容易受到指责。

  在制度完善的程度上。西方的政治制度,经过数百年磨合了,期间也经历了很多曲折,最终形成今天的样子。而中国选择的政治模式,从产生至今也就百八十年,在中国的实践更是半满不浅地不到六十年。在制度设计、权利落实、监督等操作上不仅技术粗糙,甚至也存在漏洞,这是不可避免的。尽管这并不意味着西方的理念先进、中国的理念落后,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却不得不承受国人抱怨与西方的攻击。

  在传统文化方面。东方文化强调人性的聚敛,修身养性,克己奉公。通常是将个体利益镶嵌在整体利益之中,强调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所以,中国人习惯于通过整体来保证个体权利,对开明领导人的期待超过参与社会管理的兴趣(精英除外);而西方文化,则鼓励人性的张扬,强调个性,通过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的方式达到每个人的利益最大化。这就是西方追求“民主”而中国习惯于“集权”,至今还在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一个重要历史文化背景。

  中国人讲求集体主义精神,追求同一性,所以在欧亚大陆的东边一直有一个庞大的中国。而西方人认同个人主义,追求自由发散崇尚个性,所以在欧洲那块地方上一直存在着大大小小几十个国家。今天你吃我明天我吃你,相互吃了数千年也没吃出个统一的欧洲——有人说,这正是促生现代文明的土壤啊!其实不然,现代化的步子,并不是战火烧出来的,而是从相对平静的海岛上起步的。近一百多年的事实也证明,虽然战争可以促进科技水平进步,但和平更有得于人类文明健康发展。私有制下各自都在争取“利益最大化”的欧洲,除了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文明,对人类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两次世界大战。所以,真正从历史文明的角度看,“集体主义”要比“个人主义”稳定,讲“私”的“民主制”要比讲“公”的“集权制”危险得多。

  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共产主义在欧洲的实践都失败了,却可以在中国落地生根。因为中国比西方更具备实践公有制的文化背景和基础。

  公有制下,人是物质和财富的真正主人。至于公有制下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虚无感,其一是因为总量不丰,其二是分配的技术性不强。这导致人们难以从占有和支配物质的过程中得到满足。如果这种情况得以改观,则公有制同样可以带给人满足感。比如,华西村的分配技术并不见的多先进,但因为其财富总量足够,所以人们也可以真实、具体地感受到财富的存在。

  资本主义利用人的“私念”促进了物质文明的进步,实现了科学技术的飞跃。这一点当然不容否认。但是,自然科学的进步并不能解决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所有问题。比如人类的精神需求,比如人与自然的关系,比如意识形态的冲突……在诸多方面,自然科学不仅无能为力,而且还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比如,电子琴的声音没不比古筝的声音更进步;物质消费需求刺激工业生产,使地球环境变得更差;核技术应用于战争使人类变得更加危险等等……所以人类还需要社会科学,需要哲学、艺术,需要讨论价值观等问题。

  单纯的广义的普世价值,是值得讨论的。但如果是从资本主义那里贩卖过来的所谓普世价值,那根本不值一驳。什么叫资本主义,就是只推崇资本,“以人为本”根本就是一个幌子。而且,越是深入思考这个问题,就越是令人沮丧。私有制不仅不能普世,而且是制造不幸的根源。

  有些人不服的是:既然资本主义会制造不幸,又如何解释西方国家普遍富有?他们制造的不幸在哪里?明明人家过得都不错啊,不仅有资本的老板过得好,没资本的穷人过得也不错嘛。

  西方国家的人民的确日子过得不错,如果我们忽略细节的话,也确实应该承认,它们不仅富有,还很自由、民主、人权。但前提是这种情况只限于它们各自的内部。在这些国家之外,却是无数的灾难。比如伊拉克。

  资本主义最初制造的贫穷,或者说社会矛盾,一般离自身比较近,这很不安全。所以资本就需要转移贫穷,转嫁矛盾。这一点似乎不用多做解释。当垄断资本的意图成为国家意志的时候,帝国主义就出现了。也就意味着,“先进”国家对“落后”国家在经济、金融等方面的要求可以通过军事、外交等各种形式来实现了。但是,“企图操控和扼制他国”毕竟不民主、不人权,所以必须换个说法,于是就叫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普世价值。

  “普世价值”本没错,自由、民主、人权也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是,一旦夹带了私有制下“利益最大化”的价值观,便不得不防了。因为资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质没有变,而普世价值的背后还有一句西方的至理名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当先进国家形成足够强大的国家资本,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保证其丰盈回报,维系其国民的富足时,它就不需要对内太苛刻了,即使是相对贫穷的人,也会深得普世价值的好处。这就好比是一家实力足够强、效益足够好的企业,它就不会对自己的员工太吝啬,它可以靠挤压其它企业的生存空间,来保证其最低端岗位的员工也可以获得不匪的薪酬。而它的员工,也会自觉维护自己供职的这家企业。所以,美国人不管贫富都挺爱国的。

  当“世界经济一体化”这个概念被提出来时,我们一下明白了,在普世价值看来,当今的世界不是由不同的意识形态构成的,也不是由一个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构成的,而是由老板和员工构成的。而且,老板是博爱的,员工是平等的,世界就是“美好的人间”!要是谁有忧患意识,谁就是愤青,谁就是偏激、狭隘!大家原来都可以争做世界经济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有人出人,有资源出资源,保证别人的利益就是为自己创造美好的明天。这就是双赢多赢!如果你不抛弃阶级斗争,彻底撤防,你就不能享受普世价值这样的现代文明成果,不是现代国家。你手艺差没关系,缝裤子的活总会干吧?缝出两亿条也可以换一架大飞机的!

  世界就是一家大企业,最初是英国人当老板,后来德国人、日本人也想当。结果没谈拢,在重新分配红利的问题上大家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结果谁都没当成,却让美国人钻了个空子,成了大老板。而且,西方的美国大老板在与东方的苏联大老板的较量中全面胜出,更加巩固了其老大地位。与此同时,慢慢平静下来的欧洲老板们也意识到,美国老板太强大了,许多事不好办。所以从五十年代开始,欧洲老板们便开始一边着揉脑门上的包,一边策划成立一个董事会,以制衡美国大老板。所谓“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嘛,过去的不愉快先放在一边。经过小心翼翼地探索,欧洲最终在四十多年后成立了董事会,并经数次扩大,使大小股东们的资本加在一起组成了欧元区,具备了同美国讨论利润分配方案的实力。

  中国的精英们说,我们也能当老板。

  最初,中国的精英们说,同样是人,差距咋那么大呢?!中国有人有资源,也可以当老板。这是中国出现的第一批精英。他们开始阅读西方的企业章程,研究普世价值的妙处,然后凭借前辈人积攒的一点家底,应招参股,并分红获利。

  由于尝到了一些甜头,可不得了,有些精英便恨爹妈瞎了眼,怎么当年就把老板们打跑了呢?!要是早几十年把老板供起来,咱现在早富得流油了。白白耽误几十年啊!于是,时不我待,要不顾一切地致富,富了就是硬道理。典当家产不足畏,卖房卖地甚至卖身也不惜,总之,只要能发展经济,一切手段都可以用。这是第二类精英。

  有了前两类精英,第三类精英的出现就成了必然的事情。主流学者的高徒、粉丝,GDP官员提拔的下级,被精英父母送出去留过洋的海归们,甚至看大片喝可乐过情人节偶尔也打打高尔夫的白领们,甚至象地震中可以不管老娘要自己先跑的那些人……在这些人眼里,凡是普世价值的,都是好的,凡是民族的、传统的,都是劣根的。总之,这些人上档次的不多,都是鹦鹉一族的香蕉人。

  那么,中国究竟能不能当老板呢?能!但有一个前提,中国必须重建民族自信,恢复王者之风,尽快解决国内问题的同时,在国际上必须按自己的套路出牌,而不能落入普世价值的索命绳套,人家稍稍一用力,我们就脸发紫。

  普世价值之下,并不是出了股本便能当大老板的——而且人家并不管你是典当家产还是卖血卖身凑起来的。任何一个企业,其结构都是一个大老板、数个小股东、 N多普通员工。利益呈塔形分布。普世价值鼓励中国入股,只是为了使西方获得更多的资本与市场,巩固中国与西方的依附关系,而不是鼓励中国替代谁当老板。就当下而言,中国若接受了普世价值,那当老板就只存在理论上的可能了,现实中无论如何过不了美国与欧盟这一关。中国的经济总量目前还只是美国的五分之一,仅仅是超过了所有单个的欧洲国家,欧洲便借机弄出藏独来跳梁,进行反华大联唱了,其心态立现。而环伺中国的日韩等普世价值下的国家,也不会轻易同意换老板。

  普世价值,说白了就是要让中国自己洗干净了去给人家当唐僧——九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加上十几亿人口,整个一个白白胖胖的唐僧哥哥啊!

  精英们难道不懂这个道理?当然不是!但精英们心里有底,所以才高唱普世价值的颂歌。

  他们至少有三重打算:一、普世价值之下,万一中国真当上了世界大老板,那咱是倡导普世价值的功臣,功德无量,好处多多;二,即使普世价值不适合中国,中国也不会那么容易完蛋,当不成世界大老板咱就当中国的精英,普世价值正好可以让咱早日名正言顺地稳身于精英阶层;三,若中国真的垂垂危矣,念咱在中国推销普世价值的份上,相信美国不会亏待咱,移民过去日子照样比较滋润。

  “中国是个大市场啊”!请注意这句感慨背后所流露出来的贪婪——不仅是国际大鳄,还有国内精英。否则,不知又会有多少人人头落地家破人亡。那时,自由谈不上,民主谈不上,人权就更谈不上了。  

相关文章

  • 人民日报:福山眼中的美国政治制度正在褪色
  • 社科报:如此“价值”,焉可“普世”?
  • 必须认真清算试图颠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小伎俩”
  • 美军再爆丑闻:阵亡将士遗体被当垃圾填埋处理
  • 独家网译文:奥巴马政府公然挑战国内公民自由权的20个例证
  • 云淡水暖:爱国是“普世价值”?——从“美国爱国者法案”说起
  • 莫以普世之名行乱世之实--“伪普世价值”批判
  • 香港《纵横》杂志:亨廷顿谈普世价值
  • 闲言:这样的“婊子”也敢出来立“牌坊”--评秦晓
  • 中国贪官推崇美国普世价值--开启反腐肃奸 对外强悍的新时代
  • 美华:台湾军情局如何金钱资助普世价值论“民运人士”
  • 两个总统 并不低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