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卢麒元:令人震惊的官学商勾结——谨以此文纪念屈原

火烧 2013-06-1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卢麒元揭露清华经管学院与官商勾结现象,指出经济专家与学者的区别,批判专家治国导致经济学者衰落,强调经济主权丧失问题。

  笔者按:谨以此文纪念屈原,祝朋友们端午节快乐。

  经济学者与经济专家

  卢麒元

  我一直无法理解,前前总理为什麽要以总理之身去兼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简称“清华经管学院”)院长。最不可思议的是,这学院还有一个神奇的“学术”委员会。2000年10月成立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由四十余位全球著名跨国公司的董事长、总裁以及国际著名学者等组成。ZRJ同志担任荣誉主席,前高盛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美国现任财长帕尔森先生和BP集团首席执行官约翰·布朗勋爵先后担任主席。一个堂堂社会主义国家,丝毫也不顾及官商学勾结,令人震撼不已。我的疑问曾经写成文章,此文在 2003年4 月25日于《香港商报》发表,题目是《由约翰桑顿想到吕不韦》。很遗憾,那时国人懵懵懂懂,不敏感于幕府之事。直到前些日子,读斯蒂格利茨《不公平的代價:破解階級對立的金權結構》(The Price of Inequality: How Today』s Divided Society Endangers Our Future,2013年),恍然大悟。

  前前总理要搞“专家”治国。这里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要成为美制中国“专家”批量“生产”基地;第二层意思,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就算是前前总理的黄埔军校了。他们的努力成效显著,近二十年已经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下了,我国的财政金融体系全部“美化”了。要知道,自清华开始,国内名牌大学均以相同模式建立了类似的机构。还有更有趣的现象,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等机构不仅仅生产“专家”,还批量将“专家”升级为“学者”。甚至连胡祖六这样的高盛销售经理(Marketing Manager)都升级为学者了。至此,中美国的战略规划,从理论到实践形成了完整的美制操作系统。请注意,已经发展成为具有代际配置的组织人事安排了。回过头来审视这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大体可以梳理出清晰的脉络了。经济扭曲只是现象,经济主权丧失才是根本。一国对另一国实施经济主权的全面接管,没有比这更完美的了。

  回到本文主题。经济专家是解决具体经济问题的专业人士,经济专家更像是特定人群和机构的工具,他们仅仅提供解决经济问题的方法,他们无须为社会负责,他们无须为历史负责。经济学者就不同了,经济学者是研究经济问题规律的专业人士,经济学者不能为特定人群和机构服务,他们必须追求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他们追求社会的整体均衡,他们追求历史的整体均衡。专家只告诉你,什麽是可行的;学者告诉你,什麽是正确的。问题在于,可行的往往是不正确的;正确的往往是不可行的。前前总理性格刚毅,为了推行可行的,灭绝了正确的。“专家”治国不是不可以,但不能灭绝学者。否则,国家就会走偏,会失去正确的方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日盛,中国经济专家日盛,中国经济学者日衰。中国堪称经济学者的人本就凤毛麟角,何新等本土学者九十年代初就被系统封杀了,从此中国无人敢言社会均衡和历史均衡,从此政府机会主义盛行。

  优秀的学者成为专家是可能的。从凯恩斯到伯南克,都是由学者而入专家的。但是,从专家到学者是极端困难的。其中的原因不仅仅是学问的问题,最关键的问题是立场存在冲突。一个为特定人群和特定机构服务的专家,很难具有社会情怀,很难具有历史视野,功利主义的东西,很难满足社会需求,很难符合历史要求。一般而言,专家是建设性的,学者却是批判性的,后者是对前者的制约和修正。任何一个伟大的国家,都会有一大批优秀的专家,也都有一大批优秀的学者,他们共同构成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前前总理被称为经济沙皇,并非仅仅因为在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方面独断专行,还在于他敢于在经济学理论上搞“焚书坑儒”。当所谓“比较优势理论”成为显学,政策“配套”就成为了政治要求,大一统的学术“专制”就此形成了。当然,你就可以理解ZHU氏弟子显贵的原因了。

  前前总理曾经希望,我国的大学教育直接使用英语教学。很多人并不明白其中的深意,英语教学将彻底摒除我国本土思想家的一切痕迹。当我国学者整体上边缘化之后,就不会再有中国人强调中国主体性了,两国一治也就顺理成章了。

  还好,以中国之大,民间留下些学问的种子并不稀罕。中国的左翼崛起了,中国左翼必然会产生自己的经济学者。一个为了独立流血奋斗了几代人的中国,不会因为几个“专家”就能沦为新的殖民地。

  我们还活着,我们的子弟也长大了,他们当中正在产生学贯中西的优秀经济学家,他们不会容忍国家经济主权和人民经济主权被剥夺。三流经济专家祸国殃民的时代应该结束了。

相关文章

  • 卢麒元:从寻路到寻人
  • 吴敬琏要推进什么样“对中国性命攸关”的改革
  • 卢麒元:绝不走美国设计的城镇化道路
  • 卢麒元:中国经济的下半年预测和建议
  • 改革开放出现问题的根源:甩开膀子忘党章宪法
  • 卢麒元:广义财政论
  • 林治波:牢牢把握改革的人民性
  • 卢麒元:放水救灾亦或激活存量
  • 南京幼女饿死事件该谁负责?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