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给国家统计局出个提高人均产值的妙计

火烧 2008-02-0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9
文章提出通过全球化接轨版GDP概念,将中国与各国GDP合并计算,以提升人均GDP排名,建议国家统计局改革统计方式,解决人口基数大导致的人均GDP偏低问题。

给国家统计局出个提高人均GDP的妙计

--------------------------------

曹向东


据我小时候的政治课本揭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人均指标的背后,掩盖着巨大的不平等。我不好好学习,这个问题始终没搞明白,直到最近从网上读到一篇叫做《幸福的人均生活》的帖子,才略微明白一点。有个智力比我还低的网友回贴说:国家统计局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可够不易的,社会上的贫富差距越大,他们就越用人均指标堵老百姓的嘴,帮着上边粉饰太平。

我认为这话说得不对。咱老百姓的智商情商毕竟赶不上精英,看问题光凭直觉,分析问题不全面,很多时候甚至连帐也不会算。就拿最近的物价来说吧,老百姓都觉得物价涨了,国家统计局雇的一群聪明人一敲计算机,用铁的证据告诉你: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房产、汽车没涨反跌,只有粮价菜价有小幅增长。二者一平均,物价反而更低了。这下老百姓都心服口服了,各级领导也都放心了,于是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改革攻坚战中去。我常常想,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如果没有“汉芯”总设计师陈进同志的智商,一般人恐怕难以胜任统计工作。

所以我认为:三十年改革的功绩是主要的。至于那个网友提到的贫富差距,以前我也觉得这是个问题,但比我聪明的厉以宁等专家都证明两极分化不存在,还上了网,登了报,所以我越来越感觉两极分化是我的幻觉。一句话,我们老百姓要相信统计局,相信政府,相信组织,自觉抵制疯小刚那种坏分子的侵蚀。

写了这么多,我觉得该说点正事了,也就是标题写的,如何提高人均GDP。大家都知道,中国的GDP已经在国际上排前几名了,而且国家统计局的人均数字已经告诉我们,中国已经不存在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问题了。但是,中国人口太多,分母太大,人均GDP在国际上的排名还比较低。无论统计局如何去修正GDP,人均GDP也不会上升太高,因为有人口在那里摆着。国家统计局局长和一些专家学者为这事都快愁死了。为此,我提出一个方法,可以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提出一个“全球化接轨版(人均)GDP”的定义。因为在全球化时代,各国的经济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谁的都很难说了(大聪明人龙永图先生就跟我保证说,微软、因特尔、凯迪拉克都是中国企业)。所以必须解放思想,放弃“国家”的旧观念,不妨把“国家”引申为联合国、世界政府。这样,国家统计局今后在计算中国的GDP和人均GDP时,可以把中国的GDP和美国、日本、西欧等国的GDP算在一起。建议国家统计局今后只向社会公布“全球化接轨版GDP”和“全球化接轨版人均GDP”。

按照我这个定义,中国肯定会提前步入发达国家行列。不仅如此,如果这个指标被联合国采用,那么世界上从此就没有富国穷国、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之分(当然,美国指定的几个恐怖组织和邪恶国家不能做平均)。有了“全球化接轨版人均GDP”数字,世界上再也不会有饥饿,疾病,冲突,仇杀,中国和世界都和谐了。

谦虚地说,我这个妙计不仅应该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还应该得诺贝尔和平奖。虽然这个妙计是我最先提出的,但主要还是靠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关心和启发,以及我个人的一点点努力。

最后,我要感谢启发我的这些单位、领导和专家,他们是:以计算人均数字著称的国家统计局、发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耻辱号”列车的铁道部,提出“新基尼系数”的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排名不分先后)。

相关文章

  • “吊丝”一词爆红网络 彰显社会分层后的集体焦虑
  • 是哪一家的“政府行为”?——武汉“黑监狱”控告团第8号公告
  • 汪洋“蛋糕论”被误解了吗?——一个青年学子对“蛋糕”的认识
  • 周新城:关于两极分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 是“穷怕了”还是资改的罪孽
  • 潘毅:改革的十字路口:转向社会经济
  •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续6)
  • 普华永道美女硕士猝死,暴露私营经济严重的剥削性
  • 批判摒弃私有化才是真正的反腐败、争民主、求自由
  • 委员长的“五个不搞”,关键是“不搞私有化”
  • 忠言:企图将弱势的农民矮化固化才是真正悲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