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曹建海 厉以宁教授在江西县城看到了什么?

火烧 2006-07-04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文章围绕厉以宁教授在江西县城调研房价,分析其对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判断,指出县城与农村房价差异,并质疑其结论是否符合实际,引发对房地产政策与市场现状的讨论。
厉以宁教授在江西县城看到了什么?

曹建海

2006-07-04 12:51:39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6月24日的发言近期格外引人注目。在中国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联合会举办的中国商业地产与城市发展论坛上,厉以宁教授否定了国六条中队开发商最具杀伤力的70%在90平方米以下的户型的规定,称不完全适合一些地方的具体需求。根据厉以宁先生亲自踩点的调查,他发现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只是局部过热。也就是说中国房地产还基本上没有泡沫。

    那么,厉先生到哪里调查了呢?原来他去的是江西省的一个县城,他发现那里的商品房的价格只有800元/平方米。厉教授认为太便宜了,他据此判断中国房地产市场并没有出现过热问题。一个经济学教授,调查中国城市的房地产问题,竟然跑到了县城,调研不能说不够深入、不够基层。但是如果厉教授到更基层的农村去看一看,那里的房屋普遍是300-400元/平方米,并且带有一个小院,那才称得上是没有泡沫呢?

    为什么县城的房价不可能涨到北京的10000元/平方米,除了居民收入偏低外,最重要的是这里的商品房面临着四周集体土地上的住房的直接竞争,这些厉教授可有想到?为什么越是在大都市,房价越贵得离谱呢?除了土地产出因素,很大程度是因为越是在大都市,越是强调房地产的综合开发,越是缺乏来自居民自主建房的竞争,由此房价被推高不能回头。在厉教授对房价的判断中,厉教授以自己的收入去度量江西县城的房价,当然是便宜了。但是当地居民是不是也这样认为呢?

     厉教授还认为中国的房地产业前景广阔,对此我实在不敢苟同?根据我的研究,当前中国房地产业是一个畸形产业,并且已经成为吸取广大人民财富的肿瘤产业,这样的产业前景何在呢?

      一位名声很大的经济学家,在房地产问题上轻易犯下了老百姓都不能认可的错误呢?我看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现在的厉教授已经失去了理论研究耐心和认真。这里有年事已高的因素,更主要的是长期以来被媒体和大众纵容下来的轻率态度。曾几何时,厉教授这样的经济学家指点江山、挥洒自如,只要套用几个经济学原理,什么样的问题都能博得崇拜和掌声。房地产问题显然复杂了一些,而且和老百姓的生活紧密了一些。群众的心中都有一杆秤,讲的在不在理,老百姓的判断是非常清楚的。

第二,厉教授比较缺乏生活常识。一个长期生活在城市的经济学家,研究的又很少涉及农村问题,他们很难了解农村和农民苦难的生活,也就不会对土地征用和失地农民的境遇有什么同情心;同样的,厉教授收入殷实,并且享受公费医疗和公车、公房,还雇有保姆,他不可能感受到消费品价格变化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所以,如果厉教授自认自己还拥有一个普通人的道德良心,就请放下架子,去除轻率的习气,到农民和普通市民的生活中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体会经济学,那时的结论可能是相反的。

相关文章

  • 安生:雪崩前夜
  • 不清算十年“二次房改” 中国房市就永无宁日
  • 楼市的“刚需”与央视的“肛虚”
  • 驳郎咸平房地产完了中国经济就完了的观点
  • 卢麒元:限购令的经济学含义
  • 牛刀:海外债务或加速开发商的降价销售——答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问
  • 牛刀:如何理解“房价合理回归”?
  • 曹建海:房价回落的轨迹和趋势
  • 中国楼市处在崩盘的前线?
  • 北京公布住房价格标准,打响房价保卫战第一枪
  • 国际先驱导报:中国房地产要小心遭华尔街洗劫
  • 孙锡良:房地产——支持中央调控,反对权贵反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