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从李昌奎案和云南高院的表演看到了什么

火烧 2011-07-14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围绕李昌奎案和云南高院的死刑改判展开,探讨死刑在社会权力与资本博弈中的象征意义,揭示法律在弱势群体与强势集团之间的博弈,强调死刑作为最后防线的重要性。

从李昌奎案和云南高院的表演看到了什么  

   

李昌奎杀人案,事实清楚,手段残忍,民愤极大,再简单不过的案子,云南高院核准中院判决本是情理之中的事,可是偏偏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案子,却因为云南高院颠覆性的改判,成为一起震惊全国的公共事件,围绕着生与死,释放出决战双方惊天动地的能量。  

死刑,已经成为普通劳动人民与官僚、资本家、汉奸、买办、精英争夺的最后一道防线。在这场关乎生死的决战中,弱势的一方,在不断的被掠夺、被压迫和被奴役之下,逐渐失去了土地、资源、财富、地位和贞操,他们期望依靠法律逃避权力和资本的贪婪、血腥和暴力,捍卫自己的生命和尊严,他们也只能依靠法律才有可能捍卫自己的生命和尊严,因此守住死刑是他们手里最后的一把刀;强势的一方,掌握着政治、经济、司法、传媒等强大的公共资源和财富,在这个道德沦丧、权力和资本通吃的社会,“刑不上大夫”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君不见“死缓”、“无期”神马的对陈同海、杜世成、黄瑶们都成了浮云?唯有死刑以其独有的威力,呼唤着良知,约束着罪恶,成为悬在强势集团头上的利剑,他们时刻都在寻找机会,想制造一个合适的样本,强迫弱势的一方接受“重罪也能免死”的现实,以保证自己的生命和自由,再用不受死刑威慑的生命和自由去掠夺更多的财富,子子孙孙,永享富贵。  

因此,他们选中了李昌奎。为什么?因为李昌奎比药家鑫更草根,选择李昌奎比选择药家鑫更隐蔽,更容易撇清关系。而一旦他们目的得逞了,将来免死的肯定很少李昌奎,而是更多的陈同海们。想想看,国家规定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少数民族、体育比赛获得名次的都能享受高考加分,但真正享受加分的有几个是普通老百姓的孩子?  

退一步说,“重罪也能免死”的目的如果在李昌奎身上达不到,他们还会物色下一个目标。可以预见,围绕李昌奎、王昌奎、赵昌奎生与死展开的争夺,将会持续上演。  

强势集团其实也并不想完全废除死刑,只是想把死刑变成可以操弄的工具。老百姓穷命一条,真被逼急了找你来拚命怎么办,所以,死刑要保留,要变成统治人民群众的工具。  

云南高院副院长田成有声称:“社会需要更理智一些,绝不能以一种公众狂欢式的方法来判处一个人死刑,这是对法律的玷污”。请问:到底是谁玷污了法律?云南高院,一边在享受着强奸法律的快乐,一边却在告诫人民群众要把法律当成处女一样尊重,这活脱脱是一副比流氓还流氓的嘴脸。  

看云南高院一副流氓嘴脸和雄纠纠、气昂昂的神态,可以肯定的是,云南高院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他们的身后,一定有着强大的政治集团、经济集团、利益集团,他们在等待这个案子的示范作用,他们正在准备以狂欢的方式轮奸法律。  

几天来,媒体、记者、学者、法官、律师,你方唱罢我登台,下一个准备登场的会是谁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