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苏文洋:单一大举推地或难平抑房价

火烧 2009-07-21 00:00:00 时代观察 1035
文章分析单一大举推地是否能平抑房价,指出土地垄断转移至资本后难以解决,强调需配套措施调控开发商行为,呼吁国企发挥作用,遏制囤地炒地现象。

据报道,京沪下半年将大举推地平抑房价。又据说,增加供给以平抑房价的做法已经成为市场共识。

今年上海全年计划土地出让总量超过1200万平方米。而上半年上海仅推出了235.3万平方米,完成全年计划的20%多。剩余的900多万平方米都要在下半年集中推出。

北京市国土局有关负责人近日公开表示,为应对开发商恐慌性拿地局面,下半年将供应经营性用地1000公顷。

大举推地能够平抑房价吗?或许不能。假如房地产开发几大寡头和资金海量充裕的国企把土地拍下来进行囤积,不过是使土地从政府垄断转移为资本垄断。对政府垄断土地问题,解决起来相对容易一些。一旦土地到了资本家手中形成垄断,解决起来就要困难得多。政府土地部门管理者可以随时更换,上级动动嘴就行,那些垄断土地的开发商未必听上级的话。

不管土地多么便宜,供应多么充足,开发商总是希望通过卖高价房获得最大利润,决不会主动采取薄利多销的营销策略。他们宁可土地握在自己手中,等待土地升值,也不情愿大量盖房看到房价下跌。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其中的道理浅显易懂。

政府若想通过大举推地平抑房价,还需要有一系列配套措施,用邓小平同志的话比喻,就是“成套设备”。政府可以根据每个开发商每年销售房屋的实际面积,规定哪些开发商有资格参与土地拍卖或购买多少土地。对于那些每年向市场供应有效房屋多的开发商,允许多购买土地。相反,对于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开发商,甚至就是出于囤地而买地的开发商,不允许其参与土地拍卖。

不以出价多少而以有效生产能力向开发商提供土地,当然会影响地方政府的部分土地财政收入。这个事情又牵扯到GDP和政绩考核,倘若不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为考核GDP和政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估计有关部门是不会主动为土地拍卖进行政策配套的。

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囤积居奇的不法商人有很多办法治理。现在的一些地方官员年轻化,忘记或根本不知道我们共和国老一代领导人是如何对付这些黑心商人的,我建议大家重看一部电影《难忘的战斗》或读一读陈毅同志的传记。陈毅是新中国成立时的上海市长,那时候资本家把粮食囤积起来不卖,在市场哄抬物价,妄图让新中国第一大城市的人民饿肚子,以此搞垮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江山。陈毅市长组织从外地紧急调运粮食投放市场,彻底粉碎了资本家的阴谋。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今天,我们要真正解决开发商捂盘惜售、虚假交易等行为,惟一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政府组织向市场提供更多的房源。按道理说,这个任务是国企的职责。“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房价疯涨,有人操纵市场,大搞投机,民怨鼎沸,国企开发商应当挺身而出,为政府和百姓分忧解难。可惜,我们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他们腰包鼓得不能再鼓,当起“地王”,拉动地价连眼睛都不眨。这些口口声声“共和国长子”的人,简直数典忘祖,与黑心开发商同流合污。

相关文章

  • 明年三重叠加了就是严重经济危机的开始
  • 左大培:西方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李慎明:高度重视七个基础性资源可能相对萎缩的挑战
  • 周新城:关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几点思考
  • 何新: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几点评论
  • 郎咸平的忽悠--当前严重忽悠人的几个经济理论(2)
  • 中国的银行业面临深层次的隐忧
  • 两极分化严重:经济危机的第二波很快就会到来
  • 邋遢道人:从“技术创新”谈起--五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邋遢道人:从“民工荒”谈起——三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曹建海:注水的GDP数据,如何成了巨额财政赤字的依据?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