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提高出口退税率是个“坏政策”

火烧 2008-11-1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指出提高出口退税率是坏政策,批评当前全球化竞争下强化世界工厂模式不可持续,强调应学习欧美企业全球布局,同时指出经济学理论存在局限,出口退税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凑热闹:提高出口退税率是个“坏政策”

        自由市场经济讲,鼓励正当竞争,希望通过提高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技术和商品品质,推动社会进步。这是这一理论先进的地方。但是,在目前的状况下,今天的政策却反其道。

      提高出口退税率是个“坏政策”。

      一、全球化的竞争市场是目前的现状,不要试图搞夸张式和垄断式的加工业“世界工厂”。

        中国的“ 世界工厂”是个坏模式。不要试图强化或加强。这是个大问题。这一模式不可行,也不会长久,而且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道德问题。中国生产产品,让世界人民消费,可能吗?

        应该多学习欧美企业在世界各地建厂发展,扩大世界范围内的就业,而不是在一地“大而全”的发展。

      二、目前的经济学理论(包括宏观经济学),更多是站在个体经济体角度看问题。不是站在整体政治的角度看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法也是存在问题的。

         比如:提高出口退税率就是个坏方法,是站在个体经济体提出的方法。不能解决问题而且提高退税产生的“纯利润”,也可能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对于整体而言,一千多亿元可以解决多少大问题。

        金融危机转化为经济危机,是市场需求问题,不是市场竞争力问题。“需求不足”用“提高竞争力”的方法只能是“头痛医脚---庸医治病”。

         经济学不是有“微笑曲线”吗?在生产环节的几个百分点的“纯效益”,在整个商业链条微不足道,而且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最终的结果一定是被各环节瓜分了,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目前的“说客”用比较其他国家的方法来说明“见解”,很多都是错误的。比如:在讲个体企业竞争力上,提到韩国和越南等一些国家的货币贬值,提高了竞争力。但是,他们是什么规模的经济体?怎么就不看看日本呢?日本的货币大幅升值。虽然对很多国际性的出口企业影响较大,但是,他们根据自己国家在国际经济上的实际状况,在战略的视野上解决危机,为下一步发展做铺垫。

        目前对个体经济体的最好方法,鼓励银行承担风险支持(目前的国家政策非常好);地方政府全力扶持;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资金在节能、环保等公共建设方面,给予间接支持;国家可以考虑,进行国家采购商品给予支持,比如:纺织商品。

        三、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在提高市场需求上,可以考虑国家大量采购消费商品,分发给困难群体。

         城市在计划经济时代搞过福利分房,许多国家机关、企业就是在目前,仍然保持着福利分配住房的政策。国家机关和许多企业不仅分配住房,而且还时不时地分发生活消费商品。

         社会上有一种非常顽固的“偏见”,只许自己享有免费的“发放”,“外人”一旦是享有这种“待遇”,就会认为“外人”就不勤劳了,就懒惰了,就有依赖了。这种“偏见”尤其是对待受困难的人,声音奇大,不知廉耻。

        中国近百年来的革命斗争,奋斗目标有一条就是要改变中国人的面貌。  有衣穿而且又讲卫生,在我国的具体国情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

         政府大量采购消费商品,可以创造大量的消费需求。因为只是向困难群体发放,对正常的消费需求影响不会太大。由此可以带来的其他消费需求,随之将会是巨大的。这一道理是很好理解的。

        比如:大量分发日常纺织生活用品,穿着好了,干净了,随之,讲卫生,讲文明就容易多了;随之,其他的生活消费需求,会放大,像生活家居、家用电器、日用电子产品等等需求会逐渐升级放大。

       这样的方法很多网友提过,顺着这样的思路去想,确实是很好的办法。

       国家采购与生产加工地域转移相结合,将会更加完美。

           

相关文章

  • 明年三重叠加了就是严重经济危机的开始
  • 左大培:西方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李慎明:高度重视七个基础性资源可能相对萎缩的挑战
  • 周新城:关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几点思考
  • 何新: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几点评论
  • 郎咸平的忽悠--当前严重忽悠人的几个经济理论(2)
  • 中国的银行业面临深层次的隐忧
  • 两极分化严重:经济危机的第二波很快就会到来
  • 邋遢道人:从“技术创新”谈起--五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邋遢道人:从“民工荒”谈起——三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曹建海:注水的GDP数据,如何成了巨额财政赤字的依据?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