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火烧 2008-11-0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描述中国当前出现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现象,如产品滞销、房地产寒冬、资源价格暴跌等,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结合奥运会后经济衰退分析危机根源。

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炊烟·文

牛奶被倒进阴沟,母鸡大批杀掉,中国制造的大量产品滞销,迫使企业减产甚至关门倒闭。就连往年不可一世的上游资源如钢材、水泥也大幅降价,销量大减。曾经红红火火的房地产在地方政府的疼惜声中也不可救药地步入寒冬。街上百业萧条,生意清淡。小时候上政治课时描述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现象真真切切出现在今天的中国,今天中国出现的种种现象跟书本上的描述一模一样,我们真正见识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什么样的。小时候政治课上讲只有资本主义才会出现经济危机,而社会主义社会是绝不会出现经济危机的,因为社会制度不一样。但现在就连街头巷尾的收荒匠都知道什么是金融危机,因为他们收上来的废品卖不掉了,曾经很俏的废铁废铜狂跌不止,堆两三天价钱就垮几成,收得越多亏得越多,所以收购站干脆关门歇业。那我们只能说所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实质就是资本主义,不然属于资本主义典型特征的经济危机就不会出现在社会主义的中国。  

改革开放三十年,胆子是越来越大了,步子是越迈越快了,终于新中国跟国际接轨了。我们的高楼林立起来了,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了,在世界上都排得上号的超级富豪也出现了,连奥运会我们都举办了,而且是历届最盛大最豪华最不可思议的一届奥运会,我们终于爬上了金牌榜的首位,把美俄远远抛在后面。真是举世瞩目、大国崛起啊。我们真是值得骄傲值得庆幸走进了新时代。政府豪言壮语说奥运会后的中国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像曾经利用举办奥运会成功迈进经济强国的日韩一样中国也将腾飞。可是话音未落,奥运会余热尚温,企业倒闭风就如飓风一般席卷沿海地区,并波及内地。大多数中小企业产品滞销,经营举步维艰,就连上游资源性企业也亏损连连,钢材、水泥价格狂跌不止还销量大减。街上冷冷清清,大多数铺面顾客寥寥。人们大多数愁眉苦脸,盘算怎样才能把日子过下去。曾经以为只有资本主义国家才有的经济危机现在真实地降临在中国,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  

为什么这次中国的经济危机发生在奥运会刚刚结束之时呢?除了大家都知道的老生常谈的内需不足,欧美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的出口贸易外,就是奥运会大大透支了中国的未来。为了举办一届举世瞩目的盛会,我们举全国之力,除了兴修奥运场馆、道路、住宿、训练场地等基础设施外,各地政府为了给外国人留下一个光鲜靓丽的印象,到处都在修建美化。这样就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大量发展,也使得钢材水泥等原材料快速上涨,国际铁矿石都水涨船高。奥运会一完,该修的不该修的都修完了,而老百姓的荷包日瘪,无力消费国内企业生产的各类产品,更买不了天价一般的房子。以前还可以用国家消费来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把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销往外国,中外投资客的热钱来炒卖房地产,搞得中国GDP接连上冲,高烧不退,中国的高速增长的虚胖模式让中国政府沾沾自喜,自以为大国崛起,傲立全球。现在寒流一来,窘态毕现,原来一切繁荣是如此不堪一击。  

小时候的政治课就反复强调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无法克服、不可避免的弊病,只有社会主义有计划的生产和消费才能有效避免市场经济下为追求利润无序生产带来的产能过剩和社会资源浪费。但是,今天我们还是重蹈覆辙,走上了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资本主义道路,早期因市场经济灵活手段释放的能量被贫富极剧分化所消耗。拥有高度财富的少数人无须消费,需要消费的多数人却无力消费。社会走在这一步,当初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大量生产的商品,找不到消费群体,但私有制的本性却让资本家宁肯让商品烂在仓库里也不会低价卖给需要的人,因为一旦降价,他们维持的市场就更不容易恢复。这样就造成产品烂在资本家手里,而需要的人却得不到,社会资源被大量浪费。就像被中国奉为支柱产业的房地产业一样,房地产商在前几年的暴利刺激下,大量占地修建房屋,把房价炒得高高的,而大多数的中国老百姓收入极其有限,根本买不了天价房屋。这样,修好的商品房大量空置在那里无人居住,而需要住房的人们却挤在斗室内望房兴叹。这不是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吗?  

这次经济危机在中国的爆发,集中体现了资本主义的典型特征。让我们对小时候学习的政治课有了活生生的感受。只属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为什么会在中国出现呢?而且特征那么鲜明、破坏力又是如此之强。  

要摆脱、解决这场经济危机,除了社会主义,别无他法。  

   

                                                

相关文章

  • 明年三重叠加了就是严重经济危机的开始
  • 左大培:西方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李慎明:高度重视七个基础性资源可能相对萎缩的挑战
  • 周新城:关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几点思考
  • 何新: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几点评论
  • 郎咸平的忽悠--当前严重忽悠人的几个经济理论(2)
  • 中国的银行业面临深层次的隐忧
  • 两极分化严重:经济危机的第二波很快就会到来
  • 邋遢道人:从“技术创新”谈起--五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邋遢道人:从“民工荒”谈起——三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曹建海:注水的GDP数据,如何成了巨额财政赤字的依据?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