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低利率、低汇率、高赤字、贸易保护--技穷的危机应对

火烧 2009-03-19 00:00:00 国际纵横 1025
文章分析低利率、低汇率、高赤字及贸易保护等手段在危机中的应用,探讨其对经济复苏的影响与局限性,揭示各国应对经济危机的困境与挑战。

老问题老办法  

   

始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终于将世界经济拖进了严重衰退的泥潭,而所谓的经济周期危机不过是过剩资本没有了利润空间,找不到出路,而商品找不到购买力,亦即商品价值与利润无法实现,究其原因,在于整个经济体没有顺利进行宏观价值补偿。  

   

为了挽救经济,各国纷纷祭出降息法宝。  

   

美国从2000年5月到2003年6月,连续13次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6%下调到1%,为1958年以来的最低。  

美联储2004年6月30日开始升息,奠定了全球利率上升的基调。  

2008年迄今,经过急促剧烈的降息,美国的主导利率是0-0.25%,日本0.10%,英国0.50%、瑞士0.25%,迭创历史新低。  

作为货币主义的主要法宝,利率被央行行长们朝思暮想,肆意把玩,然世界经济如同一个醉汉,时而亢奋高涨,时而低沉萧条,忽左忽右,摇摆不定。  

   

降低汇率、主动贬值,渴求顺差。  

   

外汇市场上,美元、日元、欧元、英镑、加元、澳元、瑞士法郎日夜鏖战,争相自贬,一切为了出口,为了生存。  

   

扩大政府开支,高额赤字在所不惜。  

   

为了挽救奄奄一息的银行、摇摇欲坠的通用,美国政府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敞开口袋,与中国一样,都加大了对医疗、公共设施的投资力度,但结果都不可避免的是赤字新高。2009年美国的赤字将超万亿美元,而中国的9500亿人民币赤字,则创下建国60年新高。  

   

出于经济本能的各国贸易保护。  

  • 1月14日 印度商工部对中国输印亚硝酸钠进行反补贴调查   
  • 1月16日 印度财政部对中国输印纯碱发起特殊保障措施调查   
  • 1月23日 印度宣布6个月内禁止从中国进口玩具   
  • 1月31日 欧盟宣布对中国出口紧固件5年内征80%反倾销税   
  • 2月7日 欧委会对中国输欧盘条反倾销案征收临时反倾销税   
  • 2月16日 加拿大边境服务署宣布中国铝挤压材存在倾销及补贴   
  • 2月19日 美国宣布对中国输美床用内置弹簧组产品征反倾销税  

美国提出的“购买美国货”条款使贸易保护主义呈进一步蔓延趋势。  

持续的单向贸易顺差是各国梦寐以求的田园诗,但它却是海市蜃楼,不可持久。而贸易保护则将双边的平衡贸易一并打死,阻碍了世界的技术、资源正当流动,反而推迟了复苏步伐。  

   

权威经济学家的困境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这场国际金融危机,迅速从华尔街波及到了全球金融市场,很多银行的资产在股价、油价的一轮轮暴跌风潮中化为乌有。为了填补这个金融黑洞,防止危机扩大,各国政府都拿出了天文数字般的救助资金。但这个历史上从没出现过的黑洞究竟有多大?近几个月来各国政府的救市措施成效如何?我们还有没有更多更好的办法防止这些银行进一步滑向深谷?  

斯蒂芬•罗奇,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华尔街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  

:“显然大家还对金融危机心有余悸,我们看到许多大银行纷纷倒闭,余下的则纷纷要求政府注资,银行的国有化程度逐渐提高。”  

   :“目前,除了中国之外,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采取的政策都成效不大,我们需要创新,跳出藩篱,研究经济危机的原因和新的解决方法,目前为止我还没听到有人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我希望能告诉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只可惜我也不知道问题的答案。”  

而所谓的中国银行金融系统受到的冲击较小,并非是因为经济危机法外开恩或者管理超强,仅仅是中国银行为了上市融资,刚刚实行了一揽子巨额呆坏账剥离,由中央财政注资买单。  

   

尝试新办法:以储备需求进行出口替代,实现宏观价值补偿  

   

假设某一市场经济体中有政府、银行、企业和居民四部门,其中资源、劳动力、技术、组织无约束,居民储蓄率为零。企业从银行贷款1万亿, 购买原料,招聘劳动力组织生产,结果企业的下级供应商获得4千亿利润,全部居民获得6千亿收入,也即最终购买力只有6千亿,而该企业的产品期望值为1万2千亿,因此亏损4千亿,物价水平为50%,企业无法进一步投资。

  在这个极简化的经济模型中,可以得出几个重要结论:居民收入总共6千亿,是企业总收入的一部分,却要承担总需求的全部,消费不足由此而生;由于上级产业无法进一步生产,下级供应商的利润无法进一步扩张投资,没有了出路,形成过剩资本;顶级企业的销售没有实现,却担负了最大的债务负担,成为率先倒下的行业巨头,这也揭示了经济危机来临时大企业纷纷落马的原因;该值分配机制同步的产物是过剩的商品,由于不能实现其价值,不得不被廉价处理,甚至销毁消灭,尽管它们质量优良,耗费颇多。

宏观上看,在这个零和价值游戏中,顶级企业的亏损恰恰在于下级供应商的盈利,这验证了克莱门特·朱格拉对经济周期的理解:萧条的唯一原因就是繁荣。

银行业的普遍性的巨额呆坏账则在于顶级企业的债务转嫁,以及成为不可偿还的社会债务的承担者。

  在国家层次上,美国作为顶级企业亏损在所难免,而它的下级供应商——德、日、中因为顺差实现了其价值,这就是危机中不同表现的根源。

   因此,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在于消费不足,需要进行宏观价值补偿,而制度根源来自央行,迫切需要变革。  

目前的央行本质上与一般商业银行没什么区别,其依据是信贷原则,人们会发现,尽管市场不断发展,社会财富大大增加,但社会债务尤其是国债却随之巨额滚动增长,这其中既包括央行借出的货币本金,也包括孽生利息,它导致社会实体财富与价值不能一一对应,国债、企业债、消费债积累到一定阶段,即面临清盘危机,从而引发经济危机。  

  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央行货币发行的制度根源上做出革命性安排,即央行根据经济发展状况,经过国家权力机关批准,每年发行一定比例的货币,用于购买黄金、顶级艺术品、重大研发专利技术、重大基础设施、原材料、能源矿产、粮食等。央行的货币发行为增量,是社会主权货币,不产生社会债务,它永久解决了制约市场经济再生产价值实现的瓶颈。  

   

   

   

张二寅  

2009-3-18  

相关文章

  • 人民币或即将临来一场恶战
  • 卢麒元:人民币汇率趋势及基本应对策略
  • 安生:人民币国际化过程宜缓不宜急
  • 何新先生与环球网荐文,到底谁为人民说话?
  • 黄卫东:从公开课中的“美金”谈起
  • 杨斌:美国攻击中国操纵汇率的舆论战与金融战
  • 张庭宾:“人民币汇率稳定”已成巨大陷阱
  • 何新:从“12连跌”看人民币汇率会贬值的原因
  • 2012年,通货紧缩先生拜访中国
  • 余永定:应暂停出台“人民币国际化”新政策
  • 韩德强:美国为何又拿汇率做文章?
  • 中美来到贸易战边缘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