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学校的“小水利”与家乡的“红旗渠”—纪念大跃进50周年

火烧 2008-07-19 00:00:00 网友杂谈 1034
文章讲述学校小水利系统与家乡红旗渠的关联,揭示大跃进时期遂宁水利建设的历史,提及龙凤水电站及木质输水管道等细节,展现红旗渠精神在地方的体现。

学校的“小水利”与家乡的“红旗渠”——纪念大跃进50周年(原创首发)

凤姐姐

我的老家在四川遂宁。

我中学就读的学校,有一套小型的水利系统,是一种宽约30—40公分、深约40—50公分的用石板砌成的窄窄的小水渠:在校园范围内,小水渠围绕在教学楼、办公楼、操场、礼堂、饭堂旁,甚至于围墙边。渠水欢快地跳跃着,陪伴着我渡过了快乐的中学年代。

渠水非常地洁净,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如果口渴了,蹲下去,用手掬二捧水来,直接喝就是了,是不会拉肚子的。学校的生活用水,都是用小渠里的水解决的。

学校背靠着一条渠河,小渠里的水,就是从渠河里引进来的。学校的前身,是一所女子中学,在前,听老人说是一所教会学校。我一直想当然地认为,学校的水渠是一直就有的。直到前不久,我才知道,我这个想当然,错了。

前一段时间,强坛说起河南林县的红旗渠。这个人造渠,在全国是非常地有名。想起我的家乡,在70年代曾经把我学校背靠的渠河,在原址上又挖过一次,把那条渠河扩大加长了不少。于是,我就对千重山网友说:在我的家乡,也有一条“红旗渠”呀,只不过,没有这么大的名气而已。千重山网友非常有兴趣地对我说,如果确实是,应该写一篇帖子,发到强坛,也算为家乡人民做了一件好事。



用家乡的名字加上渠河二字,搜出来的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原来那条“红旗渠”,居然是在大跃进年代修建的!是名副其实的红旗渠呀!

原来“建国后,随着社会的发展,遂宁的电力十分紧缺。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在五八年大跃进年代,遂宁决定在原涪江取水口处,扩大沟堰,并伸延到离遂宁城南10公里的龙凤场,建设龙凤水电站。装机容量共6580千瓦。那时,我国的技术十分落后。要建一个当时算大的水电站非常困难。那时的口号是自力更生,土发上马。还使用木质的输水管道。电站建成后,彭德怀元帅曾去视察,联合国能源开发署非常赞扬,非洲许多发展中国家纷纷前来参观学习,国际影响很大。”“建于五十年代的龙凤电站,默默为遂宁人民奉献了半个多世纪,当年她有三个奇迹 :一是土法上马, 二是发电量,三是木质输水管道 ,至今仍在使用这个木质输水管道输水入发电机。”(引自“四十里渠河处处是风景;卅余座桥梁个个有特色”http://bbs.snrx.com/read.php?tid=9814)

渠河是在大跃进时才修的,那学校的小渠,怎么可能是一直就有的呢?肯定是在大跃进时或大跃进后修的!原来学校的小渠,也是一个小的“红旗渠”呀!想起我家旁边的农机校、教师进修学校、党校,甚至后来我实习的工厂里面,也是到处都是这样的小渠,我恍然大悟:原来,家乡处处是“红旗渠”呀!

渠河现在已经成为了家乡的母亲河,生命河,家乡的唯一生活用水水源,养育着一代又一代家乡人。饮水思源,我们家乡的后代们,千万不要忘记了,生命河是我们的父辈们用汗水在大跃进年代浇灌出来的,千万不要忘恩负义呀!

1958年的大跃进,到今年,已经整整50年了。在近30年的时间里,我们听到的,看到的,都是对大跃进的讥讽,几乎没有正面评论。可是,家乡的渠河,家乡的“红旗渠”,却是实实在在地是在大跃进年代修建起来的,并且,现在仍然造福家乡,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作为受益人,有责任告诉我的下一代:记住大跃进吧,记住大跃进带给我们的好处吧!

谨以此文纪念大跃进50周年。

相关文章

  • 姥姥家里话三农
  • 新华网:传递精神火把永葆理想蓝光 河南各界热议红旗渠精神
  • 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
  • 【组图】河南9.7亿重修红旗渠 杨贵任羊成捐款
  • 《梨园春》特别节目亮出河南两面红旗——焦裕禄和红旗渠
  • 盛世悲歌:红旗渠畔话今昔
  • 王二路:写给红旗渠“铁姑娘队”队长郭秋英同志的信
  • 近距离感悟红旗渠英雄任羊成的果敢
  • 红旗渠与毛泽东文化
  • 庄则栋﹕一座永恒的丰碑——红旗渠
  • 杨贵:红旗渠精神的思考
  • 红旗渠惨遭破坏及林县大冤案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