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昆明聂耳故居--被拆迁!

火烧 2010-04-1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昆明聂耳故居被拆迁引发市民强烈不满,官方称是落架大修,但市民质疑破坏历史价值。事件引发关于文物修缮与保护的广泛讨论,强调需尊重民意与历史原貌。

昆明聂耳故居————被拆迁!!!!!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http://club.kdnet.net/newbbs/dispbbs.asp?boardid=3&id=3352700

在聂耳故居的位置已经看不见有建筑物存在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
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
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
起来!
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
前进!
前进!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昆明聂耳故居————被拆迁!!!!!

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10/04-13/2223250.shtml


“不是说要修缮改造吗?怎么全部都拆了?”昨日,有市民向本报反映,此前五华区文物保护局向社

会通报称“不会拆”的聂耳故居,已经被强行拆掉了。记者在现场看到,聂耳故居的房屋主体确实已

经成了平地,但官方接受采访时坚称不是拆,而是“落架大修”。


  工人:“早就拆了”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景星花鸟市场甬道街的聂耳故居旧址,距上次本报报道时,不过短短一

个月不到的时间,但这里已经完全变得面目全非,用市民的说法,就是已经“被夷为平地”。


  在聂耳故居的位置上,多了一排脚手架,附近工地干活的几名工人称他们是“接到通知后拆的”

,而且,“早就拆了”。紧挨着聂耳故居的是市民戴先生的一栋小楼。戴先生介绍,由于还没有和拆

迁方达成协议,他的这栋小楼才“幸免于难”,没有遭到和聂耳故居同样的命运。


  现场的工人说,他们接到通知,戴先生的房子“大约一年后才会拆”。戴先生说,大概是上个月

17日,一群工人抡起大锤,开始拆除聂耳故居,近100年历史的房子,几分钟就全部被拆完了,“之

前五华区文管科不是说不拆吗?怎么通报会刚开完就拆了?”


  此前,昆明老街修缮总监刘则民曾对媒体表示,聂耳故居不会拆,将重新打造成“一颗印”式的

四合院建筑。对此,聂耳故居原租住户杨师傅表示,新建的聂耳故居完全就是一个“山寨版”,第一

没有历史价值,第二没有文化价值,更没有教育意义。


  官方:“是在大修”


  针对聂耳故居的现状,记者致电五华区文物管理科的杨科长,他介绍,市民看到的“全部拆了”

,只是一个表象,实际情况是聂耳故居需要“落架大修”,因为经过近一个世纪的风吹雨打,聂耳故

居的受损程度已经十分严重,于是需要将受损的部分“该修补的修补”、“该换的换”。而聂耳故居

拆除的建筑部分已经全部编好号码,放在附近由专人修补。之后会如此前新闻通报会所说,建成聂耳

生平陈列馆。


  然而,市民还是不能接受杨科长的说法。一位当时在拆除现场的市民向记者提供了一组照片。照

片清晰地显示,确实有几名工人抡着大锤在砸聂耳故居的墙壁,“既然说落架大修,那就应该找专人

维修,怎能请几个工人用大锤这么野蛮地砸呢?”


应尊重民意慎重考虑


  著名诗人于坚表示,文物故居修缮一个最大、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修旧如旧”,如果换掉原有的

,重新另建一栋,对规模、结构、形式、风格等诸方面妄动其一,就非但不是维修而是破坏。于坚说

,改造修缮也好,“落架大修”也罢,有关方面必须尊重市民的意愿,使用原来的工艺以及原材料恢

复聂耳故居原状。


  针对市民提出的“用大锤砸”,于坚说:“拆迁方胆子不要太大了,聂耳是国歌的作者,是我们

云南人民的骄傲,开不得任何玩笑,必须慎重考虑。”



 

相关文章

  • 极右派又出歪点子--把“仇和新政”包装成科学发展观上报国务院
  • 仇和是资本主义中的法西斯流派
  • 仇和书记还打算把哪些“使用权”拿来卖?
  • 幸亏昆明没有下雨
  • 仇和的政治脑袋与群体事件
  • 仇和还在瞎折腾
  • 前人拉屎,后人揩屁股——仇和竖起的牌坊倒了
  • 仇和应该对高尚全发的“国家级大奖”说不
  • 不争论书记的真实面目
  • 今日读报——且看仇和玩复制的把戏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