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警察因公牺牲人数统计
文章统计了中国警察因公牺牲人数,分析不同时期的伤亡情况,揭示警察因公牺牲的原因及趋势,强调警察职业的特殊性与牺牲精神。
转自:梅新育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8c48f0102e3ns.html
中国警察因公牺牲人数统计
从1949年到1980年这3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警察因公伤亡的人数一直维持在很低的水平。但是,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警察因公伤亡的人数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中国警察因公牺牲人数的变化明显地分为四个时期。1949-1980年是警察牺牲的低发期,年均仅为32人。1981-1989年是上升期,最高达到年牺牲254人,年均为131人,是建国后前30年年均牺牲人数的4倍。1990-1995年是高发期,最高达到年牺牲395人,年均为341人,大大高于上世纪80年代的人数。1996-2001年则是超高发期,最高年牺牲人数突破了500人,年均达到484人。可以说,每天全国就有1-2名公安民警因公牺牲。导致警察伤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警察人数占据第一位;
其次为积劳成疾而殉职;
受到暴力袭击的警察人数居于第三位;
在抢险救灾中英勇牺牲的警察人数居于第四位。
据不完全统计,从1949年10月1日至今,中国公安系统共有8000多名警察牺牲。
仅改革开放1981年以来,全国就有7000多名公安民警为国捐躯,13万多名公安民警光荣负伤。
由于警察职业的特殊性,警察的因公伤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持续高发的伤亡数字却不得不令人心酸和思考。
(来源:公安部)
相关文章
- 老田:政府“大修马路”的经济与政治学
- 歪批《满秋》一
- 改革开放之路不容“左”右干扰
- 历史的惊人相似
- 《牧民新歌》掀起人民旧时回忆
- 点评参考消息:通过涨价来为其私有化改革开辟道路
- 温铁军:对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改革的三个思考
-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促改革
- 私有化的人格
- 改革开放不能丧失底线
很赞哦! (1031)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