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广州城管打断小贩手骨与南京沉默执法之对照

火烧 2012-02-07 00:00:00 网友时评 1034
文章对比广州城管打断小贩手骨与南京沉默执法现象,探讨城管执法方式差异及背后社会矛盾,强调情与理的冲突,呼吁改善执法手段以减少对立。
广州城管打断小贩手骨与南京沉默执法之对照
 
       据《新快报》报道2012年2月3日,南方电视台记者带着两段视频来到广州市城管委,反映白云区京溪街道办城管涉嫌污蔑、滥用私权。事件缘于春节前的一起“城管打小贩”报道:京溪塑料花小贩刘武秀,在路边摆摊时两次与城管执法队员发生冲突,导致手指骨折。

另据2012年1月29日,南京锁金村一处路口,十多名身着制服的城管队员肃立围观占道经营的鱼摊,不一会儿,摊主便抵挡不住,匆忙撤摊。据了解,在该路边占道做生意的部分摊贩,在城管执法时软磨硬扛,城管队员便采取围观执法的方式,盯走摊贩。

城管现象具有复杂成因,尽管一些地方曾出现过“城管执法困境”,发生过一些尖锐冲突甚至惨剧,但客观的说,在现实条件下,城管制度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和功效,短期内还无法彻底取消。以上两则报道,其实也就是同一件事的两种表现手段。为什么引起社会的关注,这里突出表现的就是大众的心理感受,有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对人性化的认可与理解。

如同世间万物,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管与被管都有各自的道理,但事实确是,很多事情事与愿违,管的想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井然有序,被管的也只是为了可怜的生存,冒着风雨,提心吊胆赚点小钱。

    归集起来,这里就突出了一个情与理的问题,于情而言,弱势者为了生存,值得同情,更进一步而言,是目前的现状导致的必然,市场内的管理费用,摊位租金导致的弱势群体的承受不起,私心而论,也有不想承担的因素,人的素质也还没到那种以纳税为荣的地步,君不看很多市场刚开始红红火火招商,时过境迁还是难免人庭冷落,出离不是很规范管理的市场,寻找更好的人流量位置,追求更低成本也是一种趋势,然而这样也就是造成的混乱。

而于管的一方,形象则有碍观瞻,交通受到影响,更有一些本分经营,承受各种管理费用商家的抱怨,本就是一个很难调和的对立面,加之有些“和尚”念歪了经,打着城管的旗号,净干些以权谋私,没收罚款,暴力手段执行的方式,造成的本就对立的关系更加紧张,一些恶性事件,更成为了社会的病症,得到了事与愿违的结果,增加了社会中的不和谐声音。

    城管的执法方式改进的话题近期反复被提及。确实,相比一些城管执法者的简单粗暴,“围观执法”、“沉默执法”等做法往往易被接受,这也说明了执法过程中不是总需要激烈的言辞争辩或肢体冲突,以静制动也可教育和督促违规摊贩。

    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源,秩序就是在不断的调和中完善,我们不要漠视,也不要单纯的抱怨某一方,俗话说,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希望双方多一些冷静思考,执法的控制好失控的情绪,少一些灰色的心理,真正站在一个公立的角度来处理问题,寻求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当然作为人民的公仆,政府也不能岗位确实,切实协调好工作,多一些疏导,寻求事情的根源,多一些人性化考虑,降低公益性市场的配套,让小商小贩能够低成本运营,这才是让利于民的好事。

    当然,“围观执法”仍只是治标之策,一定意义上来看也是无奈之举。如何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尤其是科学疏导,保障普通摊贩有序经营,并为城管文明执法找到有效路径,依然是摆在城市管理者案头的一道考题。(陈俊)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