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广州城管为什么要“跑”?

火烧 2009-11-13 00:00:00 网友杂谈 1040
广州城管提出‘跑’的策略,既为自保减少伤亡,也暗含升格为警察的意图。文章分析其背后动机,指出城管改革与暴力抗法问题,强调制度性疏导比执法更关键。

广州城管为什么要“跑”?  

11月2日,广州市城管局局长李廷贵称,在制止不了违法现场时,城管人员要学会“跑”。这话让我想起“范跑跑”,“范跑跑”一跑名扬天下。广州城管这一跑跑什么来了?跑出政绩来了,估计很快也能天下扬名了。  

《新快报》一则报道说,广州城管学会“跑”之后,伤亡数锐减7成。有数据为证:据统计,今年1月至10月,城管队伍遭遇阻挠和暴力抗法事件230宗,86名执法队员受伤。和2008年相比,暴力抗法事件和受伤人数分别下降了59%和69%。看,不仅伤亡数锐减,连遭遇阻挠、暴力抗法事件也下降了近六成。  

广州市城管委主任兼城管局局长李廷贵11月1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举主要是担心队员“受伤”。他表示,有的流动摊贩碰到执法人员就要拼命,这时候如果城管队员不赶紧撤的话,等支援或报警“都来不及”,“这样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又做到了文明执法。”李廷贵的这番表示,完全是介绍广州城管跑出来经验和成果。  

如此看来,跑翁之意根本不在文明执法,只是一种自保策略。此前,李廷贵曾公开向城管队员提出建议,在对流动摊贩进行执法时,若对方人数较多,违法场面难以控制,多方教育无效时,城管人员应学会“跑”。对李廷贵来说,提出这个跑字也是“被迫”的,一旦城管占绝对优势,野蛮执法、暴力执法的情况还是难以避免。  

事实上,李廷贵从内心深处是不甘于与“范跑跑”为伍的,堂堂的执法者遇弱欺、见强跑,确实很窝囊。  

12月12日上午,市人大法工委主任陈小清带领众代表到市城管局调研时,李廷贵“建议建立一支城管治安警察队伍,对付日益严重的暴力抗法。”在市、区两级城管队伍中设立城市管理治安警察队伍,依法打击扰乱、阻碍城管执法工作的违法行为,查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过程中发生、发现的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  

李廷贵建议中提到的”对付日益严重的暴力抗法”,与李廷贵向记者介绍跑出来的政绩时的口气截然相反。  

至此,我们总算领悟了李廷贵提出跑字诀的良苦用心。担心城管队员“受伤”是榥子,以消极执法塑造城管“弱者”形象是计谋,以此逼政府让城管升格为警察才是目的。至于李廷贵要想让城管升格为警察,我们大家都心知肚明。  

本有曾在《摊贩不懂“城管妈妈”的柔情?》说过,也觉得很有必要再强调一篇:“一个城市,不能为本地或外来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机会、就业岗位,本身就是政府的失职。如果再不允许他们摆摊自谋生计,无异于是在逼他们去以偷抢谋生。作为地方政府,如果确实无法为摊贩提供正常的就业岗位,就应该从制度上、管理上承认摊贩存在的合理、合法性,这体现在城管工作上,就不是去禁去赶去没收,而是去疏导去维持秩序。”  

这段话的意思表明,城管与摊贩矛盾的根子,不在城管、摊贩,而在于政府。只要政府没有办法解决摊贩的生计问题,“城管妈妈”的柔情也好,“老妈妈唠叨队”也好,广州城管跑也好,都无法化解城管与摊贩的矛盾。  

所以,在目前的状况下,即使李廷贵的城管升格为武警、特警、军队,也无法“消灭”广州城里的摊贩,而暴力也将是城管难以割舍的手段,而摊贩的阻挠执法和暴力抗法也将是为生存的斗争。  

   

2009年11月13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