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人民公社的制度问题与管理问题的区别

火烧 2023-07-28 00:00:00 思潮碰撞 1030
文章分析人民公社制度与管理问题的区别,指出生产队模式并非导致磨洋工的根本原因,强调工分制与集体分配的优势,对比企业管理模式,认为管理问题才是关键,而非制度本身。

1_副本.jpg

  一说到生产队,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

  想到的是吃大锅饭,平均主义,想到的是干活磨洋工。

  其实生产队是不是存在磨洋工,与生产队模式本身没有多少关系。大家可以观察一下,在哪个企业单位不存在磨洋工现象啊,是国企不存在,还是私企不存在?别说私企,就是承包到户之后,那农民干活就不磨洋工了,就不拆烂污了?照样存在。

  在生产队时大家一起做,热闹一些,做得还有劲一些,别人往前做了,你落在后面,你还会不好意思。你若一个人在自家地里做,又没有人催,又没有压力,随心所欲,弄得不好比在队里做效率会更差。

  还有人说,生产队天天要出工,生活干不完,分到户一年干个几十天就完事了。的确是这样啊。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拆烂污啊。把本来精耕细作的工序都省掉了,怎么不省力?

  生产队的特点在于,它采用的是工分制来反映劳动状态的。而工分是直接与生产队集体劳动成果相联系的。我们把一个社员一年得到的工分,除以全队社员工分总量,就得到这个社员的工分比。把这个工分比与生产队用于分配的价值量相乘,就得到这个社员的个人收入。用公式表示:

  社员收入=社员工分比*集体用于分配的价值量。

  从这个公式,我们看到了什么?那就是工分比始终随着个人劳动投入量的波动而波动,随着集体用于分配价值量自然波动的。也就是说,社员劳动投入量越多,收入越多;生产队搞得越好,社员的收入就越高。

  我们再来看工商企业职工收入:

  企业盈利=生产资料价值量一人工费用(职工收入)。

  从这个公式,我们看到的是什么?那就是职工收入与企业生产成果是成反比的。在工商企业,员工收入是以成本形式出现的。盈利最大化,成本最小化,是企业经营的目标。因此,企业越是搞得好,职工收入就会越低。

  就凭生产队社员直接参与集体生产成果分配这一点,它就胜过其它任何企业。至于一个群体中存在不存在磨洋工现象,这种现象严重不严重,完全是由管理状态决定的事情,有什么好争的。没有哪一个生产组织或企业单位不存在管理问题。管理正常,那劳动状态自然也趋于正常,管理处于混乱状态,自然也不会有良好的劳动状态。

  许多人是把人民公社在某些阶段出现的管理问题当作体制问题来对待了,因而对人民公社持否定态度,这其实是一种无知的表现。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