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李昌平:改革以来中国抗灾能力越来越弱

火烧 2009-02-07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指出改革开放后中国抗灾能力减弱,农村农业面临更多自然灾害威胁。李昌平认为,脆弱性增加导致灾害损失加大,呼吁重视抗灾体系建设。

李昌平:改革以来中国抗灾能力越来越弱

金羊网 2009-02-07
 

最近一些年,各种灾害越来越频繁,所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对农民、农业和农村。


主要的原因有二,一是气候变化;二是脆弱性增强,抵抗灾害的能力下降。气候变化,是个全球性问题,是人类共同的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应对,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办法。脆弱性,是国内问题,与国家的政策、文化、生产生活方式高度相关。


中国改革开放成就巨大,综合国力与30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了,这是事实。但是,中国的抗灾能力不一定增强了,农村、农业和农民面对自然“灾害”可能越来越脆弱了。


去年一场大雪可以致使全国瘫痪,是雪大吗?是雪的错吗?都不是,可能是我们的“候鸟式”农民工“劳动力比较优势”战略导致了脆弱性,变得不堪一击;去年一场地震,损失空前。日本同样的地震很多,日本有这样多的学校倒塌吗?有这么多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吗?都没有。因为在地震的面前,日本没有这么脆弱。


刚刚跨入2009年,河南等省大旱,已经有数百万亩小麦枯萎,数百万人畜饮水告急。假如这样的旱灾发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灾情可能不会这样严重。多年来,中国对农村集体水利体系、集体减灾防灾体系和双层经营体制的建设太不重视了。


面对灾害的时候,受灾的程度与脆弱性相关。越脆弱,越容易受灾害。


中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从来就没有将脆弱性作为一个核心指标,甚至在“义务普九”过程中,连教学楼建设也没有抗灾的硬指标要求。在三农发展方面,我们用两倍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化肥、水、农药等消耗,生产同样的粮食。这就是说,我们的脆弱性是世界的两倍。


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扶持农民合作,增强抗市场风险和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只有中国相信“小农家庭单干”是最好的制度,为了粮食产量最大化,可以不考虑脆弱性。


中国的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损失也越来越大,不是偶然的。是因为中国不重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脆弱性=灾害。中国更不会懂得:“水灾有多大、旱灾就会有多大”,“人祸有多少、天灾就有多少”的道理。


中国农业只追求生产能力,不重视降低脆弱性,中国的农业其实非常脆弱,已经越来越脆弱了。不仅水灾、雪灾、旱灾会给中国农业和农民造成越来越严重的灾害,将来,水、肥、油、种、除草剂、药等等中的任何一种“短缺”或受制于人,都会造成中国农业的巨大损失,会给中国带来巨大灾难。


中国现在国力很强大了,应该调整一下发展思路,要在全方位减少脆弱性的前提下追求GDP的增长。因为健康才能长寿!


中国多灾多难,但中国人就是不反省,不长记性,何以“多难兴邦”!?
 
 

相关文章

  • 胡靖:非洲饥荒之中国映衬
  • 毛主席时代永远怀念--驳网易毛时代水利不值怀念的谬论
  • 新闻联播露真相,私有改革元气伤!
  • 水库被老板承包养鱼是不是人祸呢?
  • 胡靖:小水窖救不了农村水利--“大包干”带来水利大倒退
  • 红旗渠究竟靠什么修成的?(附红旗渠纪录片)
  • 毛主席是怎样决策和督导治理淮河的?
  • 从五省旱灾看资改派反党集团
  • 时寒冰:旱灾真相实地调查(中部、下部)
  • 抗旱救灾志愿者行动倡议书
  • "大西南的旱灾,四成是天灾,六成是人祸"一个老农民说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