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读书交流

究竟谁为次贷买单?—《货币战争》读后感

火烧 2008-07-28 00:00:00 读书交流 1028
文章围绕《货币战争》探讨次贷危机背后的责任与影响,分析次级按揭贷款风险及金融体系漏洞,揭示全球美元流动与中国经济贸易之间的关联,强调次贷危机对各国的深远影响。

   我觉得一本本书就像一片片树叶,有的令人一叶障目,有的令人一叶知秋。一本好书为你带来一片绿叶,但你却能够由此收获整个森林……  

   

究竟谁为次贷买单?  

               ——《货币战争》读后感  

   

 2007年,一本财经图书——《货币战争》引发了国人对金融的深思和探讨,在激烈的争议声中,我带着好奇和渴望读完了这本“另类”的“类经济史”著作。   

谁是真正的世界首富?谁拥有美联体?谁在“妖魔化”黄金?看完宋鸿兵编著的《货币战争》,感觉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接受了一次经济学的洗礼。  

读完本书,再去审视引发全球金融风暴的美国次贷危机,我不由得深深吸了一口凉气:究竟谁是这场危机的最终受害者?是谁在为美国的次贷损失买单?  

“次级按揭贷款”是国外住房信贷的一种类型,是金融机构为了获取更高的按揭利息收入,而贷款给没有多少收入或个人信用记录较低的人。在房价不断走高时,即使借款人现金流并不足以偿还贷款,他们也可以通过房产增值获得再贷款来填补缺口;一旦房价持续下跌,抵押品价值不再充足,按揭人收入不足以弥补价格缺口,就会造成贷款违约率急速上升、按揭提供方的坏账大量增加乃至破产,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剧增。  

美国这样成熟的金融体系当然知道次级按揭的风险。因为知道,所以才将次级按揭产品证卷化,也就是所谓的金融产品创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将风险转嫁到全世界。这是经典的不良金融产品营销。
    美国的金融家们在摆脱了金本位制的限制后,大肆滥发美元制造过剩的流动性,美国通过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将美元转化成为其他国家和企业(主要是创造价值国家和出口资源国家——比如我们中国)的外汇结余;然后再用美国房地产吸收这些流动性。这种用砖头再次收回美元的逻辑,本质上就是将全球美元货币财富转化为美国国民财富。这个完美的纸币换财富游戏的绝妙之处,就是次级按揭产品证卷化,它将借贷行为转换成了投资行为。次贷产品购买者由于投资失误,他们将自动放弃他们国民创造的财富和他们用本国资源换取的财富。  

由于以中国为代表的依赖出口的国家,为在对外贸易中获取微薄的利润,竭尽所能地压缩劳动力成本,以牺牲国民福利为代价,造成本国民众购买力不足以支持过于强大的生产能力,为了维持就业,就必须接受美国制造的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换句话说,就必须接受美国人印刷的美元——借钱给美国人买我们的产品。为了维护这一逻辑,我国只能进一步牺牲国民福利、进一步掠夺性开发自然资源、进一步破坏环境,陷入恶性循环的深渊。  

有数据表明:2002年-2007年5年间,我国有5万亿的外汇储蓄通过各种渠道流入美国,形成美国经济实际消费能力的一大部分,成为美国GDP增长的来源。这样的结果一是在美国贷款变得特别容易,美国国民的金融资产增长变得特别快;再是由于次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当资本膨胀到极限,就会导致严重后果。2007年,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房价无法继续上涨,于是引发次贷危机。但是,恰恰是次贷危机中的房地产泡沫,为美国国民一次性提供了上万亿美元的优质资产。这是由全球金融资本共同进行的慈善运动。  

任何有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没有以创造价值作基础的货币发行,提供给经济体系的不仅仅是过剩的流动性,其结果必然是货币贬值。这就为美元大规模贬值预留了伏笔。
     于是,为次贷危机买单的人出现了——当美元贬值的时候,谁持有美元?
     众所周知,美国国民是不储蓄的,他们已经通过金融工具大量借贷,拥有大量的动产和不动产。货币贬值的时候,他们将是资产升值的受益者。美国政府只有负债,绝无现金负担,美元贬值等于削减政府债务。最大的受害人将是持有巨额美元外汇的国家、企业和个人。豪无疑问,这当中首当其冲的是我们中国。我国的政府、企业和人民将承受巨额外汇损失,其实就是多年来国民财富的积累瞬间化为乌有。  

次按风暴最终将以美元大规模贬值为结局,同时带动主要与美元挂钩的人民币的相对贬值,也就意味着人民币购买力的实质下降,其结果是大规模的通货膨胀。事实上,这一轮的通货膨胀已经在前几年资产价格(股市和楼市)暴涨和猪肉价格大幅度上涨时悄然开始。今年,随着能源价格和粮食价格的加速上涨,大规模的通货膨胀已经来袭。在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中,我们正承受着不可承受之重!  

                             

   

   

   

相关文章

  • 社科报: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
  • 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
  • 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
  • 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
  • 不是金融危机 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
  • 美国次贷重创重临 或达730亿美元窟窿
  • 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
  • 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
  • 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
  • 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
  • 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
  • 巨额美债何去何从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