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视点

俄罗斯石油寡头崛起的幕后推手:华尔街投行

火烧 2014-08-19 00:00:00 经济视点 1025
文章揭示华尔街投行如摩根士丹利如何通过IPO和金融支持助力俄罗斯石油寡头崛起,普京与摩根士丹利高层互动频繁,俄油成为全球最大石油IPO,凸显西方金融机构在俄罗斯能源崛起中的关键角色。

  在今年3月乌克兰危机激化俄罗斯与西方关系以前,摩根士丹利的高管是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座上宾。因为这家华尔街投行帮助普京的左右手——俄油(Rosneft)CEO Igor Sechin完成了募资104亿美元的IPO。

  据克里姆林宫所说,那是在2006年10月,普京对促成俄油IPO的时任摩根士丹利CEO John Mack和其他国外银行家表示感谢,在正规的会议室里和他们畅谈了一小时。那应该算华尔街在俄罗斯高层春风得意的一个瞬间。

  彭博报道认为,普京和Sechin应该好好谢谢摩根士丹利。早在1998年,俄油还是俄罗斯政府三次出售都以失败告终的烫手山芋。七年后它竟然成为全球IPO规模最大的石油生产商,也创下了俄罗斯本国IPO的最高纪录。这其中摩根士丹利功不可没。

  摩根士丹利为俄油改写被收购的命运发挥了关键作用。俄油也投桃报李,连续三任首席财务官都出自这家投行。就在去年,普京还批准了俄油董事会对Mack的任命,俄油为Mack开出了一年58万美元的高薪。

  前苏联解体二十五年来,俄罗斯与全球经济越来越密不可分,西方金融机构与企业也成为俄罗斯能源寡头崛起的幕后推手。

  同样以摩根士丹利为例。1998年,该投行聘请前俄油负责国际投资的副总裁Rair Simonyan领导改行在莫斯科的办公室。那年俄罗斯债务违约,经济增长收缩5%以上,多家西方银行撤离俄罗斯。但摩根士丹利的莫斯科办公室留了下来,增强了在俄罗斯企业界的信誉。

  2004年11月,俄罗斯政府请摩根士丹利为出售俄油估值。当时俄油的CEO Sergei Bogdanchikov和Simonyan是多年好友。摩根士丹利对俄油的估值高达85亿美元,而收购方Gazprom合作的投行Dresdner Kleinwort Wasserstein估值只有60亿美元。知情者透露,Sechin因为这样的高估价对摩根士丹利心存感激。

  2006年7月,Simonyan和俄油首席财务官Peter O’Brien合作主导了俄油104亿美元的IPO。普京为此还向Simonyan颁发了荣誉奖。Sechin也私人宴请了Mack和其他银行家。Simonyan回忆说:

  “Sechin待Mack很好,是怀有尊重的那种。”

  2009年9月索契的商业论坛期间,普京和Mack都出席了一场研讨会。普京私下会见了Mack,会谈时他提到,有2150亿美元俄罗斯的资金都经由摩根士丹利流通。

  其实,在今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以前,俄油与摩根士丹利的关系已经开始走下坡路。

  2012年底,俄油宣布成立一家提供全方位服务的金融机构,仍然聘请了摩根士丹利的高管协助经营那家银行。

  八个月后,Simonyan和其他两位并购顾问相继离开。Simonyan说,他是在Sechin任命前IMF总裁卡恩任俄油新银行的董事以后离职的。

  而今,Sechin和俄油都上了西方制裁的黑名单。

  华尔街见闻上周文章提到,俄油求助政府提供420亿美元支持融资,这意味着美国的制裁开始对俄罗斯的经济产生长期伤害。

  鼎盛时期,摩根士丹利莫斯科分处约有130名员工,而现在,至少三分之一的员工已离职。

  最风光的时候,Simonyan将俄罗斯称为摩根士丹利在欧洲最大的市场。 到如今,并购顾问公司Freeman & Co.数据的显示,截至7月27日,今年摩根士丹利在俄罗斯的投行业务收入只有200万美元,2011年还高达1.03亿美元。

  用现任瑞银俄罗斯子公司董事长Simonyan的话说,摩根士丹利与俄油"再没有任何特殊关系"。

  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确难以切断俄罗斯与全球经济的联系,那些接纳俄罗斯的西方企业也处境尴尬。俄油与摩根士丹利之间从追求、蜜月到分手正是西方对俄罗斯态度转变复杂的缩影。

相关文章

  • 日本媒体提醒西方注意“中俄结盟风险”
  • 普京宣布对石油贸易去美元化 人民币等提升话语权
  • 占豪:大国在乌克兰博弈上的得失与如意算盘
  • 点子牛:普京为何说戈氏是最大的叛国贼?
  • 西方记者对乌克兰事件置若罔闻
  • 华尔街开始为英国退出欧盟做准备
  • 占豪:普京的俄罗斯国家战略详解
  • 龙凯锋:美俄在乌克兰博弈,到底争什么?
  • 俄罗斯能否顶住西方的笫三轮制裁?
  • 国际油价大起底:纸牌屋里的资本魅影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