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资源“等级化”合理吗?
“市场化”,这三个字现在显得很“神圣”!将资源配置交给市场是改革的方向,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西南财经大学作为知名“财经大学”显然做得很好,甚至做得有点过头了!
什么是教育?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党对青年寄予厚望,人民对青年寄予厚望。"
西南财经大学对青年的“关爱”显得非常“专业”。众所周知,二十一世纪是网络时代,是信息时代,不说大的方面,就从学生切身生活学习来看。现在我们老师的可见发送是通过邮件、一些科目的作业提交也是通过邮件,写论文找资料网络是必不可少的。至于聊天看电影看球赛等生活娱乐方面,网络也是必需品。
西南财经大学的网络改革显得很符合“经济规律”,力图获得资源的“优化配置”、力图取得“最大收益”。小小的学校,小小的学生群体,我们的网络资源竟然分了“四大阶层”!
A套餐只能在图书馆享受部分校内网络服务。
B套餐可以在宿舍享受部分校内网络服务。
C套餐可以享受“低水平限速”的互联网服务。
D套餐可以享受“高水平”的互联网服务。
而这四大不同套餐自然必须支付不同的大洋数量。AB两套餐根本无法满足同学正常的,CD两套餐价格相差整整六倍!两套餐看似都能享受互联网服务,但实际上光景大不一样。
改革后权衡自己的日常支出我选择了C套餐,但实际情况令我很头疼!且不说高峰时期经常掉线、且不说无法下载一些学习娱乐资源,我平时比较喜欢的光明社区博客竟然也无法正常登陆!很多同学无奈的说“学校逼着我们多出六倍的钱啊!”
恩格斯在《德国农民战争》中提到:
“僧侣是中世纪封建主义思想意识的代表,他们所感受到的历史转变的影响也不算小。印刷术的发明以及商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不仅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写字的状况。”
印刷术的发明打破了“文化垄断”,促进的世界的进步。而现代社会的差别互联网服务待遇却在无形中造就了新的“文化垄断权”。
如果按照这个趋势,那么或许将来出现在光明社区的青年学生大部分都会是“中世纪僧侣”级别。更何况其他众多的网络平台!
有人说,这是潮流!
有人说,谁让你没钱,没钱你就别上网!
有人说,现在社会都是这样,学校要跟社会接轨!
我不管理由有多么充分,我不管经济模型的分析多么合理,我只是渴求象牙塔的宁静安详与平等!
鲁迅:救救孩子!
救救我们!
相关文章
- “百度”现象是私有制下市场经济结的恶果
- 高价房和天价墓狂吸国人的鲜血!
- 清算秦晓解决下岗工人的生存问题是两会的当务之急
- 忠言:看精英们为中国穷人安排的“幸福生活”
- 杨斌:反思二十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
- 杨斌:我如何意识到隐蔽战争的威胁
- 经济杀手珀金斯:美国的欺诈阴谋是如何得逞的
- 上海胶州路大火烧出了市场经济的弊端
- 郎咸平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
- 当金钱变成奴隶主之后——人类及地球将走向完蛋
- 决战:宣传部长与《金镜头》孰是孰非?
- 忠言:穷人没钱捞尸 难道只能喂鱼?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