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顽石:听杨外长言和

火烧 2012-03-07 00:00:00 网友时评 1031
文章围绕杨外长提出的‘和则两利,斗则两败’展开,探讨‘和’的多重含义,结合历史事件与现实案例,分析不同语境下的‘和’,揭示其复杂性与深层影响。

听杨外长言和

顽石

昨晚和朋友一边喝茶聊天,一边看电视新闻,当出现西装笔挺、眼镜名贵、满面油光、头发锃亮的杨外长答记者问的时候,朋友马上就要换台,说胃部反应强烈,受不了。我赶忙制止,柔媚可亲的杨外长的新闻怎能不关注呢?

 

在谈到中美关系的时候,杨外长用了8个字概括他的观点(当然也是现政府的态度):“和则两利,斗则两败。”这个说法并不新鲜,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年世界的两大主题”的论调如出一辙。杨外长言“和”,到底怎么一个和法,他没有说。我一边听,一边就产生了若干联想,因为“和”的内涵实在是太丰富了,“和”的情状也确实五花八门。

 

奴隶主用狼狗和棍棒强迫奴隶给他耕佣,奴隶怵于权势和武力,加上惯有的奴隶思维,于是乖乖就范,像牛马一样劳作,以此博得奴隶主赏赐些残羹冷炙。奴隶主和奴隶之间和谐共处,相安无事,这何尝不是“和”啊?

 

西门庆勾搭上潘金莲,奸夫淫妇干那苟且之事,不仅尽享鱼水之欢,还花样迭出,屡有创新,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主题在西门庆和潘金莲这对狗男女之间表现得淋漓尽致。谁谓和奸不是“和”?

 

孙子有时闹点小情绪,撒撒娇,爷爷拿出两颗糖,哄着:“乖孙子,吃糖糖,揩掉鼻涕笑一笑,不哭不闹好宝宝。”孙子接过糖糖,在爷爷脸上亲一口,蹦蹦跳跳又玩开了。这是多么和美的一幅图景啊!

 

除了上面这些,我还想起了一些历史上有名的“和”。

 

在国家危亡的时候,岳飞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发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就在他所向披靡将要直捣黄龙的时候,皇帝赵构连颁12道金牌,勒令岳飞罢战,朝廷弃大好形势而与金兵议和。不仅如此,赵构这个蠢猪皇帝和秦桧这个汉奸宰相竟然密谋杀害岳飞、自毁长城来向敌国献媚,用以求得一时苟安。真是“和”得无耻之极!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慈禧太后、李鸿章们忙不迭的割地赔款无不是为了求和,和倒是和了,可国家的大片疆土“和”没了,真金白银全都“和”到列强手里了,大清也“和”完了。

 

汪先生精卫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全民族抗战的浪潮中,在日寇的扶持下,公然成立汪伪傀儡政府,宣称“斗则两败”,厚颜无耻的打出“和平救国”“中日亲善”的旗号,甘做日本走狗,与中华民族为敌,留下千古骂名。汪贼“和”得连主子日本人就瞧他不起。

 

当然,还有一种“和”,那就是由毛主席和周总理精心构思、由新中国前30年那个人民政府提出、被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遵循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正是在这样的原则下,新中国的领袖在世界外交舞台上纵横捭阖,取得了无比辉煌的成就。100多个国家纷纷和我国建立外交关系,亚非拉兄弟将我们抬进了联合国,中国和美国、苏联鼎足而三,世界因为中国而改变格局。那时的中国在世界上一言九鼎,北京发出声音,包括华盛顿、莫斯科在内的各国政要都得反复琢磨、掂量。那是多么有尊严的“和”啊!

 

想到了不少的“和”,但我始终没弄明白,杨外长主张的是什么样“和”,中美之间的现状是哪一种“和”。他没说,我就不敢揣测,小人之心不可以度君子之腹。这是古训,不敢数典忘祖的顽石还没与时俱进到祖宗的话都忘得干干净净的地步,所以毛主席、周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还记得。

http://blog.sina.com.cn/yanjp913

相关文章

  • 孔庆东:捅向人民的钢叉
  • 孔庆东:公仆应是忧民哥
  • 孔庆东:神灵也得有钱花
  • 中国的事要靠大家共同来做
  • 和山东省省长商榷敬畏老百姓
  • 董必武之女:腐败因理想信念缺失,对于转基因必须慎重
  • 片面减税对百姓并无好处
  • “五个不搞”与“一个坚持”
  • 邋遢道人:又是两会,又骂国企
  • 支持人大代表的呼吁,发展非转基因大豆产业刻不容缓
  • 孔庆东:改革是为谁服务?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