邋遢道人:中国人不差钱与中国人爱存钱
中国人不差钱,中国人借钱花;中国人爱存钱,中国人不存钱
2009年11月9日 ,英国经济学大师、伦敦商学院教授理查德?波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当前的一个问题是消费不足,解决这个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提高中国人的工资。央视新闻频道在播完这则消息后,主持人邱启明的评论是这样的:“其实工资一直都在涨啊,关键是中国的老百姓喜欢存钱,你发得再多,人家都存起来,不用。”
央视主持人说完以后,舆论大哗,很多人说邱启明在胡说八道。那么,中国人究竟爱存钱还是不爱存钱呢?其实这是可以用数字来表示的。
2007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消费支出9997元,储蓄率27.5%。同年中国农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4958元,现金支出4533元,储蓄率9%。要知道,美国人储蓄率前几年基本是零,现在也无非3-4%。其他国家储蓄率没这么低,大约在10%左右。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率达到27.5%,农民达到9%,似乎有点高,起码不算低。
但是如果你仔细一算就会发现,这里面有点蹊跷。也就是无论农村还是城镇,20%的富裕人口基本完成了大部分储蓄任务,其他人储蓄率很低的。
2007年,城镇20%最高收入群体储蓄率达到35%。但20%最低收入群体只有10%。20%高收入群体每年放银行的钱是20%低收入群体的20倍。20%高收入群体储蓄总额占全部城镇居民储蓄总额65%。城镇居民中5%贫困户储蓄率是-3%。也就是要借钱过日子的。
3007年,农村居民按收入从低向高排列,20%最低群体现金消费率是-26.5%,其次20%群体是-3%,中间20%群体是6.6%,中高20%群体是17%,最高20%群体是30%。最高20%群体储蓄占农民总储蓄84%。算总账,80%农民综合储蓄率只有2%。其中偏低60%农民综合储蓄率是-6%。也就是说,有4.4亿农民储蓄率是负数,花的比挣的多6%。加上城镇贫困户,总计将近5亿人是借钱也要花的。这可比美国人还牛多了,标准的“超前消费”。谁说中国人不爱花钱?5亿人呀,多大个数呀!他们比美国人还美国人呢。
如果把城镇富裕部分40%的群体,总计23752万人,加上农村富裕的20%部分总计14550万人,总计3.8亿人,占人口总数29%。这些人的储蓄占总储蓄84%,储蓄率为33%。其余71%的储蓄占总储蓄16%。储蓄率为4%。
20%的人花不完的钱,40%的人借钱花。你说中国人究竟是不差钱,还是不够花?
29%的人储蓄率33%,71%的人储蓄率4%。你说中国人是爱存钱,还是爱花钱?
相关文章
- “吊丝”一词爆红网络 彰显社会分层后的集体焦虑
- 是哪一家的“政府行为”?——武汉“黑监狱”控告团第8号公告
- 汪洋“蛋糕论”被误解了吗?——一个青年学子对“蛋糕”的认识
- 周新城:关于两极分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 是“穷怕了”还是资改的罪孽
- 潘毅:改革的十字路口:转向社会经济
-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续6)
- 普华永道美女硕士猝死,暴露私营经济严重的剥削性
- 批判摒弃私有化才是真正的反腐败、争民主、求自由
- 委员长的“五个不搞”,关键是“不搞私有化”
- 忠言:企图将弱势的农民矮化固化才是真正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