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本田停工门 本田停工门

火烧 2010-05-30 00:00:00 时代观察 1028
2010年本田广东工厂因工人不满薪资待遇引发停工,事件持续多日,引发广泛关注。事件涉及本田工资调整、员工维权及劳资纠纷,成为当时社会热议话题。

本田停工门

百科名片

http://baike.baidu.com/view/3668277.htm

工人聚到南海狮山本田厂门口
2010年5月17日,本田汽车零部件公司近百名员工因不满工资低、福利待遇差,停工一天。公司方面承诺在一周内给予回复。2010年5月22日公司宣布两名停工者解除劳动合同。当天停工员工复工。虽然本田零部件公司2010年5月24日公布了对员工停工事宜的解决方案,但员工对公司制定的提薪方案过程提出异议。

目录[隐藏]

简介
时间表
经过
  1. 工人被大巴接走
  2. 省吃俭用月余400多元
  3. 中日员工工资相差50倍
  4. 长期低工资对行业不利
影响
  1. 广本
  2. 东本
  3. 本田官方
停工产生蝴蝶效应
评论
  1. “罢工”因本田而走进公众视野
  2. 廉价劳动力时代到了穷途末路
  3. 开启中国工人维权新局面
  4. 呼唤工资条例尽快出台
企业简介
简介
时间表
经过
  1. 工人被大巴接走
  2. 省吃俭用月余400多元
  3. 中日员工工资相差50倍
  4. 长期低工资对行业不利
影响
  1. 广本
  2. 东本
  3. 本田官方
停工产生蝴蝶效应
评论
  1. “罢工”因本田而走进公众视野
  2. 廉价劳动力时代到了穷途末路
  3. 开启中国工人维权新局面
  4. 呼唤工资条例尽快出台
企业简介


  

[编辑本段]
简介

  由于本田在广东佛山零部件厂工人不满薪资待遇,从2010年5月7日起持续罢工,本田在中国所有四家组装工厂被迫全部暂停生产。5月27日,本田零部件公司高层与员工代表展开了自5月19日以后的新一轮谈判,厂方给出的新条件是:将每月补贴的增加额由120元-155元升至350元,但员工对此并不买账。

[编辑本段]
时间表

  2010年5月
  17日因不满工资低、待遇差,上百名工人罢工要求加薪。厂方承诺一周内答复工人要求,工人

随即复工。
  21日晚饭后,因传言厂方加薪少、欲辞退罢工者、加班积累库存,当班的200多名工人罢工。当晚11点到厂上班的约500名工人加入罢工行列。
  22日周六加班,所有班次工人罢工,全厂停产。两名罢工者被辞退,且未得到任何补偿。厂方要求实习生签署《确认函》,保证不再参与罢工。
  24日厂方宣布员工伙食补贴由原60元每月涨至120元至155元每月,工人未予接受,罢工继续。
  25日厂方提供了情况通报的中文译文,其中表示“会带着诚意改善员工福利”。广州本田生产线于当日停产。
  26日厂方公布工资调整方案,员工工资增加340元至477元不等,工人未予接受,罢工继续。东风本田生产线于当天晚上停产。
  27日厂方要求所有员工签署《承诺书》保证不再罢工,无人签署。工人同日提出六点要求,双方仍未达成一致,罢工继续。
  28日下午厂房给员工发了一份承诺书,要求所有员工签署,并于下周一统一提交。提薪方案还是维持25日的方案,其中更改了实习生前两个月的工资由900元到1377元,第三个月到1534元。[1]

[编辑本段]
经过

工人被大巴接走

  2010年5月19日下午5点半左右,一场大雨刚过,公司门口除了保安外空无一人。不久,几辆满载着工人的大巴从厂区驶出。随后,门口又恢复一片寂静,完全看不出里面发生了些什么。

与最近因跳楼事件被推向舆论漩涡的富士康类似,这家公司也面临着工人对底薪的不满,甚至数百名员在5月17日停工一天。
  据参与协调官员介绍,工人提出把工资提升到2000元~2500元。但因本田零部件公司生产是两班倒,周六和周日双休,基本达不到这个工资水平。5月19日中午,政府部门和工会作为协调人组织厂方和工人谈判,目前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该官员透露,因为员工带头人想保住自己的“饭碗”,所以谈判进程主要难点在于工人不愿派出谈判代表。
  本田的一位老员工周密(化名)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其实不只是普通员工,该公司的中高层都清楚,工人工资水平是非常低的,而且公司在提薪上一直很保守。

省吃俭用月余400多元

  其实,早在5月17日晚,本田零部件公司停工的帖子就出现在各大网站上。
  据内部员工介绍,参与这次停工的主要是该厂核心生产部门变速箱组装科和轮轴科车间工人,他们要求提高工资待遇、改善福利。
  一位员工还晒出了工资清单:南海本田I级工资=基本工资(675元)+职能工资(340元)+全勤补贴(100元)+生活补贴(65元)+住房补贴(250元)+交通补贴(80元)=1510元,扣除养老保险(132元)、医疗保险(41元)、住房公积金(126元),到手的工资为1211元。若每月除去房租250元、吃饭300元、电话费100元、日用品100元、工会费5元,每月仅剩456元。
  “现在工资涨幅跟不上物价上涨速度,工人涨工资的要求是可以理解的,”参与协调的政府官员表示。
  一位本田零部件公司员工在网上这么描述工资增长速度:“我在本田干了2年半了,第一年工资涨了28元(理由是公司刚起步很多项目还没投产);第二年涨了29元(理由是公司部分项目尚未完全投产);到了第三年在项目全部投产后也仅加了40多元。”
  事实上,佛山市出台了相关文件,提高当地职工最低收入工资。4月8日,佛山市出台了《关于调整佛山市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复函》,从2010年5月1日起,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920元/月,非全日制职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调为8.8元/小时。上述官员介绍,“调整之前最低工资标准是770元,现在提高了150元,约上调20%。”
  尽管员工的基本工资都高于此标准,但新规出台后,那些具有专业技能的工人的薪酬并没有改善。

中日员工工资相差50倍

  

和其他员工一样,周密单租房、水电费、柴米油盐的费用一个月就要花去大约600元。这大约占到他工资的1/3。剩下的工资除了日用消费,一个月剩不了多少钱。
  比起作为公司二级员工的周密,新员工杜园(化名)的境遇则更惨。她属于公司最底层的一级员工。她每月的工资只有大约1000元,而在今年5月份,佛山的最低工资水平是920元/月。杜园与男友现在单是房租,每个月就要花去400多元。
  和中国工人的拮据相比,公司有一批特殊的工人——日本支援者,他们却享受着高工资高福利。
  周密告诉记者,公司一个20多岁的日本支援者曾自称每月工资有5万元人民币,这还不包括令人艳羡补贴和福利。以部长为例,每月收入可达10万元人民币以上。“日本那边经常会派支援者过来,支援者吃住行全包,每天还有300多美元的补助,相当于普通工人两个月工资。”
  周密表示,在10个支援者中,可能有4个是年轻人,有的只有二十一、二岁。他们干的事许多中国员工也能做,说不上为公司作出了多大的贡献。
  本田零部件公司于2005年9月在南海成立,是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在中国设立的首家独资公司,总投资额9800万美元,主营生产销售汽车变速箱及其零部件、汽车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等,年生产能力为24万套(变速箱),直接为广汽本田、东风本田等供货。
  因速箱组装和轮轴的停工可以直接导致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停工,并且国内无其他代工企业。

长期低工资对行业不利

  近年汽车行业进入高速增长和高盈利,汽车制造工人并没有分享这一红利。“汽车制造工人普遍处于底薪水平,本田零部件公司员工停工反映汽车制造行业存在的普遍问题,”上海剑桥学院汽车工程系教授裘文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裘文才说,“中国劳动力成本低,以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一个工人每月工时为172小时,算下来每小时工资不到10块钱,而美国通用汽车车间工人每小时可赚50美元。”
  他认为造成汽车制造工人薪酬低有多方面原因,一是工人在与企业对话中处于弱势群体;二是政府和工会参与不够,政府过多照顾地方GDP,忽略了工人收入。
  裘文才表示,汽车工人长期处于低工资水平对行业发展不利,这导致工人没有责任感,流动性强,导致成熟技工流失,地方政府在引入汽车项目时应该兼顾多方利益,工会应作为第三人参与企业与工人工资谈判。

[编辑本段]
影响

  本田汽车公司(Honda Motor Co.)位于中国南部广东省的一家全资变速器生产厂出现罢工,导致该公司不得不关闭其在中国的全部四家合资最后组装厂。

广本

  2010年5月27日广汽本田发布官方声明,承认受到停工影响,并表示将积极调整生产日程以挽回欠产。声明全文如下:
  日前,广汽本田供应商——本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由于劳资纠纷停工。据了解,地方政府已经介入调停,劳资双方正积极协商问题解决办法。
  受本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停工影响,广汽本田部分零部件供应短缺,广汽本田对生产日程进行了调整:24日中班、25日、26日、27日、28日暂停生产。生产恢复时间未定。
  恢复生产后,广汽本田将调整生产日程,积极挽回欠产。
  广汽本田特约销售服务店均保持有合理的库存,产品销售及服务不受影响。

东本

  汽车业界人东风本田执行副总经理陈斌波则表示,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厂房,2010年5月27日起终于被迫全面停工。
  陈斌波透露,由于武汉厂房每天产量约1000台整车,据每台产品约10万至15万元以上计算,预期每停产一天,将损失产值近2亿元。
  东风本田人士28日表示,停工预计将持续到6月2日。因此,以工作5日计算,停产损失预计10亿元。公司表示,6月份将通过周末加班,试图弥补损失。[2]

本田官方

  本田汽车驻北京发言人藤井隆行(Takayuki Fujii)表示,公司正“在尽最大努力解决问题,使中国 工厂恢复生产”。他还指出,佛山政府官员已介入,力争促成双方找到解决办法。本田公司的变速器厂位于佛山市,据广州不远。
  目前尚不清楚本田汽车生产中断将持续多久,也不清楚生产中断将对公司利润造成多大影响。
  此次罢工事件正值中国汽车市场呈跳跃式增长之际,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总体销售额增长近50%,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本田汽车为了努力满足市场的强劲需求,本周刚刚宣布计划扩大分在华工厂的生产,以在2012年年底之前将其总产能提高四分之一以上,至年产830,000辆汽车。尚不清楚罢工对增产计划有何影响。
  藤井隆行表示,佛山工厂工人因不满工资待遇而举行罢工。这家变速器生产厂拥有1,900名员工。为了表达加薪要求,该厂工人在5月17日举行罢工,第二天重返工作岗位,但在21日再度罢工,之后一直处于罢工状态。
  藤井隆行称,受罢工及由此导致的变速器短缺影响,本田汽车周一暂停了部分广东汽车组装厂的生产。截至周四,该公司在中国的四家工厂全部暂停生产,其中包括其在湖北武汉的一家工厂。
  藤井隆行说尽管本田公司的日本供应商能够开始向中国运送所需部件以恢复在华生产,但本田公司此刻并未寻找其它的变速器供应商。
  他说工人此刻的加薪要求仍然“不明确,没有具体数字”。工厂管理层与工人代表正在谈判,公司正努力了解工人的确切要求。
  藤井隆行拒绝透露变速器厂薪酬方面的信息,称此刻这些信息太敏感。
  日本报纸《日本经济新闻》(Nihon Keizai Shinbun)报道称变速器厂员工的平均月工资为1,500元人民币(约合220美元),工人们试图增加到2,000元至2,500元,与本田公司在华组装厂的员工工资持平。

[编辑本段]
停工产生蝴蝶效应

  受日本本田在佛山的零部件公司停工影响,本田在中国的整车生产企业均被迫停产。总产能为73万辆整车的“庞然大物”为何被一家广东的零部件企业掣肘,形成“蝴蝶效应”?业内人士分析,是本田中国发展模式造成。

以位于武汉的东风本田公司为例。2003年,位于武汉的东风本田公司成立,从3万辆小规模起步,许多零部件与广州本田“共用”,以实现成本的最小化。如发动机,就是东风公司与本田合资建成的企业制造,既为广州本田供货,也在东风本田建设初期,将发动机从广州发往武汉,直到武汉的产能达到一定规模,自建发动机生产线后,才逐步减少供应。
  这几年东风本田发展迅猛,目前已达年产能24万辆,正在建设24万辆产能的二厂。如此规模,陆续有些零部件企业跟进在汉投资,但多数是体积大、运输困难的部件,核心还未悉数来到江城。一旦这些关键零部件企业出状况,就会让东风本田这个整车厂“头疼”。
  此次停工的广州本田汽车零部件公司,是日本本田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总投资9800万美元,于2007年3月正式投产,是其在海外建立的第4家可全工序生产自动变速箱的工厂,向广本与东风本田供货,属于关键零部件。
  本田此次大规模停产关键,是其“肥水不流外人田”留下的隐患。据悉,本田喜欢掌控核心部件,宁愿独资或参股制造,再独家为整车提供产品,实现“内部循环”。“这种供应模式增加收益,也对流程实现可控,但把宝押在一家身上,总会暗藏风险。”
  日本本田1982年进入中国,开始生产摩托车,1998年进入汽车领域,先后在广州、武汉成立3家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分管内销与出口。目前,日本本田在国内拥有15家合资公司和子公司,员工总数将近2.4万人。

[编辑本段]
评论

“罢工”因本田而走进公众视野

  没有证据证明2010年以来富士康深圳工作地发生的12起员工自杀事件跟工资待遇有关,但本田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佛山工作地出现的中国工人罢工事件却明指系工资福利过低、加薪缓慢所致。

本田中国工人罢工,让我们看到了:一、以廉价劳动力为支撑的“中国制造”经济模式,在历经30多年的强劲发展之后,甚至可以说在达到登峰造极之后,廉价劳动力时代已经开始下行,这不仅是“中国制造”有待提升为“中国创造”的国家战略需要,也有中国工人对廉价劳动力不满的现实要求。
  二、发生在外资企业中国工人的这次罢工事件,在媒体“几百人走向操场”、“停工”等暧昧表述之后,“罢工”这一字眼终于走进公众视野,这种方式也将开启中国工人维权的新局面。而当地工会、政府的积极介入,也为工人以罢工形式争取权益起到了良好的维护作用。

廉价劳动力时代到了穷途末路

  长期以来,中国工人相比外国工人,始终是没有尊严地劳动着。正如专家所说,“中国劳动力成本低,以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一个工人每月工时为172小时,算下来每小时工资不到10元钱,而美国通用汽车车间工人每小时可赚50美元。”
  这次本田中国工人罢工,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中日工人同工不同酬:相差50倍。“支援者(日本籍工人)吃住行全包,每天还有300多美元的补助,相当于普通工人两个月工资。”正是这种强烈的对比导致了本田中国工人的这次罢工事件。
  在发展初期,因为起点低,哪怕是收入低,只要有收入,也可以极大地改善状况;但在发展之后,仍靠低工资维持,已经不太可能。这不仅是因为人们需求进一步提升,还有发展之后不断拉大的利益差距。

开启中国工人维权新局面

  由于种种因素,一直以来,“罢工”只是个历史名词和法律名词。现实中,对于工人这一争取权益的方式,别说少有发生,就是有,类似出租车司机罢工,也往往以“集体喝下午茶”这样的奇怪方式表达,至多是一个听起来温柔一些的“罢运”。事实上,媒体在关注本田中国工人罢工一事上,也有微妙之处。比如,本田中国员工“走向操场”、“停工”……在些许犹豫之后,“罢工”一词终于出现在新闻报道和标题里。这是一个进步的信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在接受采访时说:“随着劳动力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转变,停工、罢工的事可能会越来越多,如何处理好劳资关系,加强员工权益保障,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现代企业来说是全新的课题。”或许,本田中国工人这次罢工事件,将开启中国工人争取权益的新局面。

呼唤工资条例尽快出台

  被寄予厚望的《工资条例》年内能否出台?参与该条例制定讨论的学者透露,由于阻碍重重,《工资条例》即使进展再快,也难以在年内出台。据说,该条例遭遇了来自垄断行业央企的极力反对(据《经济参考报》)。在《工资条例》“难产”的情况下,由于本田在广东佛山的零部件工厂持续罢工,本田在中国所有四家组装工厂被迫全部暂停生产。
  一方面是企业反对《工资条例》出台以减少工资支出,另一方面是工人以罢工方式要求企业增加薪水。在我看来,如果旨在解决一线职工工资偏低、工资增长缓慢、遭遇欠薪及支付机制的《工资条例》继续“难产”,工人权益缺乏制度撑腰,说不定还会有不少企业重蹈本田工人罢工的覆辙。
  不可否认,中国目前还是资方市场,员工话语权很弱,而资方话语权很强。然而,随着物价上涨职工生活支出增加、职工维权意识苏醒,资方的话语霸权正在遭遇挑战。本田工人罢工就是挑战资方话语霸权的例证。的确,职工挑战资方话语权将会面临不少风险,但当资方的薪资待遇突破职工的承受底线时,罢工就成为职工表达不满情绪的一种方式。
  不久前,全国总工会披露的数据显示,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22年间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而资本报酬占GDP的比重反而上升了20个百分点。这说明资方与职工的利益分配已经到了失衡的极限。如果不能早日正确解决这种失衡,“出租车停运事件”、“本田工人罢工事件”还会接连上演;不但资方要遭遇停产的惩罚,而且待遇不公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另外,监管部门公信力也要损失。
  让新世代工人登上历史舞台
  温总理曾说,要让人人有尊严的活着。显然,同工而不同酬,这不叫有尊严;付出与所得不成比例,这样也不叫有尊严!有尊严不是说出来的,没有制度的保障工人们就不会有尊严。再结合最近发生在同处广东省深圳市的富士康工人连环跳楼事件,工人们选择了极端方式进行抗议,不能不说这也许是工人们没有办法的办法!
  我们知道,中国人口多,劳动力密集,但不能就此得出中国人“贱”,“中国人不值钱”这样的结论,此次“罢工”事件反映出汽车行业普遍存在的产业工人薪资水平偏低问题,《每日经济新闻》援引上海剑桥学院汽车工程系教授裘文才的话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工人在与企业对话中处于弱势;二是由于要照顾地方经济发展,政府和工会参与力度微弱。
  工人是一个个的人,面对企业当然处于弱势,但如果他们团结起来,形成一个组织,那就有可能化弱势为强势,而这个组织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工会,但现实却是原有的工会“形同虚设”,有时候甚至站在资方一边。工人在无组织的情况下,自身利益要想得到充分保障,无异于天方夜谭!
  但现在的情况是,悲哀的事情还不止于此,所谓屋漏偏逢连阴雨,物价上涨,其他成本都在水涨船高,而企业能压缩的目前也只剩下人力成本了。与此同时,在全民娱乐、充满偏激和浮躁的气氛中,国人敦厚的品格早已丧失殆尽,新新人类根本不屑于父辈那样只求奉献不在乎索取,他们更加的现实和充满小聪明,同时也更加的脆弱和无纪律性,由此也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他们实在是“喂不饱”的一代,然而,这也是属于他们的时代,80后新世代的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也就成为了必然!

[编辑本段]
企业简介

  本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于2005年9月在南海成立,是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在中国设立的首家独资公司,总投资额9800万美元,主营生产销售汽车变速箱及其零部件、汽车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等,年生产能力为24万套(变速箱),直接为广州本田、东风本田等系统内公司供货。
  在此之前的2002年6月,本田的子公司本田阿克塞斯与南海一家公司合作组成“本田汽车用品(广东)有限公司”,首期投资380万美元,主要生产汽车装饰品。投资建设当年,本田公司就在这个项目中获得了盈利。
  目前,Honda在中国国内的广州本田、东风本田等三家整车公司总产能已达到一年53万辆。为了控制生产成本,巩固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本田已经将零部件生产本土化作为其重要战略,本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在2007年建成投产以来,Honda将完善国内的汽车变速箱供应体系,有效应对国内整车产能的扩大。
  位于南海科技工业园本田路的本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是海外建立的第四家可全工序生产自动变速箱的工厂。目前主要进行变速箱、传动轴的加工和装配,以及发动机零部件(曲轴、连杆)的加工,今后还将增加目前由日本进口的变速箱齿轮的加工工序和控制系零部件的生产工序。
  公司秉承本田“尊重个性,三个喜悦”的基本理念,“我们放眼全球,竭尽全力以合理的价格提供高质量的商品让全世界的用户满意”的企业宗旨,以“志向、技术、品质”为原动力,不断挑战新课题,通过HONDA员工的努力,凭借公司自身的综合实力去实现“创造喜悦、销售喜悦、购买喜悦”的三个目标,与全世界的人们分享喜悦。[3]

参考资料
  • 1.

    本田要求员工签承诺书 提薪方案不变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5/355470.html

  • 2.

    本田在中国四家组装厂停产

    http://business.caing.com/2010-05-28/100148095.html

  • 3.

    公司简介

    http://www.citygf.com/szb/html/2009-08/05/content_163847401.htm

扩展阅读:

1.本田停工门补偿方案已出 伙食补贴涨60至95元:http://news.szhk.com/2010/05/26/282749818914151.html

2.http://www.citygf.com/szb/html/2009-08/05/content_163847401.htm

3.今天你停工了吗?:http://www.carsmall.org/car/Honda/230.html

4.本田罢工新世代破局http://finance.sdchina.com/show/280864.html

相关文章

  • 工会镇压工人与“五卅惨案”里日本人镇压工人
  • 从工人的罢工想到列宁的《谈谈罢工》
  • 中国本田南海厂今复工 从员工角度看劳资事件
  • 雨夹雪:从富士康“n连跳”看中国出路何在
  • 刘继明:向佛山“广本”工人致敬!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