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开发商违法,国土部门为啥“也没有办法”?
以安置拆迁户名义建成的郑州市惠济区天河路与新城路交叉口处原名为“惠城后花园”的小区,一户拆迁户也没安置,导致300多户村民无家可归,现在住宅又被当作商品房来出售,引来业主与弓寨村村民强烈抗议。而面对开发商的这些行为,当地国土部门却表示:“开发商不听,我们也没有办法。” (2010年5月29日工人日报)
据了解, 2007年3月,弓寨村委会以安置北四环拆迁户名义,以每亩12万元的价格,将45亩土地卖给协力置业,与其联合开发,共建10栋住宅楼300多户。根据协议,该项目由协力置业投资,建成后由弓寨村委会与开发商各占一半股权,条件是弓寨村要向开发商补偿每平方米780元的建筑费用。但“由于村里当时没钱支付给开发商,惠济区新城办事处一位负责人于2008年间牵头调解:由河南协力置业支付给弓寨村约1200万元,买断了弓寨村所占的一半股权,此项目后来由河南协力置业单独开发。”正因如此,致使本该被安置的300多户村民得不到安置。“当时我就不主张开发这个项目。”弓寨村党支部书记弓铁山说,“当时的手续都是假的,因为开发这个项目违规,上任村支书至今还在坐牢。”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虽然“河南协力置业买断了弓寨村所占的一半股权,单独开发。”但仍是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上建房,只能安置本村村民,对社会出售属于违法行为。据此,早在2007年9月,惠济区国土资源局就对开发商下了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退还土地;没收地上违法建筑物;合计269314元罚款。没收地上违法建筑物的手续已于2007年12月移交给了惠济区财政局。2008年6月,惠济区国土局以涉嫌非法转让土地使用罪对上一任弓寨村委员会成员进行了司法移送,村委会成员相继被依法制裁。但查也查了,罚也罚了,可“惠济名邸”在该小区内又建设成了计划外住房建筑,原本只有10栋楼的小区如今多了11号与12号楼。
为何督办近3年经过处罚的安置房又开始建设?且该小产权房还在公开出售并一房两卖?面对这些质疑,惠济区国土资源局有关人士说:“我们只有查处权、制止权,并没有强制执法权。”惠济区国土资源局在2007年就下达过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其停工并没收地上建筑。“但是开发商不听,我们也没有办法。”
看到同行如此无奈,不禁也发出一声深深的长叹。作为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的笔者,曾参与过多起违法建筑处理,对此深有感触。正因对违法建筑“只有查处权、制止权,并没有强制执法权,”遇到违法建房户实在,拿你当回事,可能会自觉拆除违法建筑,显得你工作人员有本事。但只要遇到蛮不讲理,或不把你“执法”人员当回事,就照常建不误,你还真拿他没有办法。因为剩下的路子只有一条,那就是请求法院处理,而从“请求”到实际执行,有三个月的空档,等到法院去“执行”时,一般的建筑也早已成型甚至住进去了……你真的去扒吗?影响了当地的稳定你能负得起责?
当然,作为“惠济名邸”的小区另当别论,3年前已被责令停工,3年后还在建,说明其监管不到位。惠济区国土资源局虽然没有强制执法权,但当地法院为什么没有查封违法建筑呢?当地那大权在握的“一把手”呢?这就难免让人猜想到该小区的开发商背景不简单,恐怕有当地政府要员做后台才会这样硬气。
但不管该开发商多么硬气,既在农田盖商品房,还要一房两卖,无视被拆迁农民的安置,总是非法的。既然你国土资源局管不了,你能管得的部门不去管,被激怒了的老百姓还是“能管”的。5月14日上午,“惠济名邸”小区门前被建筑垃圾封堵,十几名男子赤裸着上半身在小区门前悬挂白色条幅以示抗议,“房子没了,只好裸了!”遭遇一房两卖的业主们也怀揣购房协议,每天坐在小区门口等开发商。到了此刻,大概当地的“一把手”就坐不住了……据了解,5月21日上午,惠济区新城办事处召开协调会议,并成立处理小组,要解决“惠济名邸”一房两卖问题。
山东省阳信县国土资源局 邱海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