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怎一个救字了得
温州中小企业面临严峻生存挑战,问题根源在于经济实体空心化与结构性矛盾。文章指出,企业自身经营不善与战略失误是主因,而非单纯外部政策因素,需深入分析问题本质以寻求解决之道。
温州,怎一个救字了得
敬东
前不久,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杨软清经过调研,撰文指出,今年沿海部分地区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型企业严峻生存问题,更多的是经济体本身的内在原因,是经济体运行过程中战略性结构性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的集中爆发。
根据浙江当地的《今日早报》采访的几家温州问题企业显示,完全不是如茅于轼们所说,造成问题的原因不是国家的金融政策或高利贷没有放开。《今日早报》调查的真相是:江南皮革的老板赌博到债台高筑而致走头无路,仍下公司外逃;波特曼餐饮连锁经营不善,冰冻三尺也不是一日之寒;三旗集团过度多元扩张,早在2008年问题就陆续暴露。三旗集团从2009底到2010年先后收到了15份起诉书,足以说明问题的一切。
问题到底是怎样产生的?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发生的过程是什么?要平心静气地多问几个为什么?
任何现象问题和事物都是一样,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看清问题的实质,要抓住问题的根本,不能听风就是雨。
最近,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也说过,温州经济真正的病灶在于大批企业偏离了此前的经济实体,以至于出现了经济实体日益空心化的倾向。
中国证券报报报道,温州七成游资涌向房地产。
近年来,温州的不少老板按照狗屁经济学家和精蝇们开拓的道路,走向了资本运做的不归之路,大肆炒做房地产,炒做农产品,炒做中药材,几乎接近了疯狂,失去了理性和良知,于是资本开始大行其道。楼房涨价,大蒜涨价,绿豆涨价,中药材涨价。俗话说,春种秋收,开什么花,就会结什么果。资本的泡沫破灭之后,温州的不少老板们也得到了应该得到的一切。从疯狂到失败,直至灭亡。
温州问题出现之后,大致有两种倾向:一是认真分析总结温州高利贷和资本运做造成的后果以及产生的背景,分析危害程度,提出了不少切实可行的办法,力促相关部门遏制高利贷和民间集资的违法行为,以免出现更严重的后果或引发社会动荡。这是正义的,从良好的愿望出发。二是以茅于轼为代表的狗屁经济学家,明明知道温州的绝大部分高利贷和民间游资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是打着实体经营的名义,进行资本炒做。老板跑路自杀的原因也都一清二楚。尽管如此,他们还是纷纷出笼,跳出来攻击中央金融政策,为高利贷叫好,为搞垮国家金融体系摇旗呐喊。
笔者认为,对于当前的温州跑跑现象,必须采取严厉措施,给予打击。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强调一味施救,就等于放纵和纵容的犯罪,等于给疯狂的资本安上助推器,等于任决堤的洪水随意泛滥。
长此以往,会出大问题。打击是短痛,救了是长痛。
温州是一个救字可以了得的吗???!!!
天津敬东 2011年10 月10日上午
相关文章
- 银行究竟该不该救温州企业?
- 余斌:高利贷是合理的民间金融模式吗?
-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中国房地产泡沫破灭毫无疑义——余治国执笔的房产评论系列文章
- 不能被“忽悠”打开金融国门---关于高利贷的“非另类解读”
- 杨斌:中国如何应对全球经济动荡与房地产泡沫破裂危险
- 中国银行业正在迈向“次贷危机”的泥潭
- 海啸后的希望:温州老板跑路是泡沫全面崩溃的前兆
- 世界经济危机正向我国蔓延——从楼市降价潮与温州老板的“逃亡”看我国的经济形势
- 王中宇:从温州模式看民族资产阶级
- 清湖渔夫:透视民间借贷市场及其利率机制
- 退烧的安阳:集资狂热后遗症
- 河南传销式民间借贷雪崩 涉案企业多数为房企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