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周运筹唤港回——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
1997年7月1日全国人民热烈欢呼香港回归祖国母亲怀抱, 洗净百年耻辱。今天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 全国上下欢歌喜舞。在这欢庆的日子里, 我们不应该忘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等第一代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制定了“一国两制”的政策, 奠定了香港回归的基石。我们跟随着新中国前进的步伐走过来, 是历史的见证人。
“一国两制”的由来
早在1958年, 台湾蒋介石反动派叫嚣要反攻大陆, 进行挑衅, 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炮击金门、马祖原敌占据的福建沿海两岛。当时浙闽沿海局势显得十分紧张。身居紧挨福建的浙南海边, 就读平阳一中高二年级、且是校学生会干部的作者对此时局特别关注。后来战没有打起来, 据说(现在又查阅有关历史文献确定)是在10月13日毛主席接见定居在香港的新加坡《南洋商报》撰稿人曹聚仁先生谈话后局势缓和了。陪同毛主席接见曹先生在场的除了周恩来总理外, 还有李济深、张治中、程潜、章士钊等人。当时毛主席对曹聚仁说:只要蒋氏父子能抵制美国, 我们可以同他合作。我们赞成蒋介石保住金、马的方针, 如蒋撤退金、马,大势已去, 台湾人心动摇, 很可能美国直接侵占。只要不同美国搞在一起, 台、澎、金、马都可由蒋管, 可管多少年, 但要让通航。台、澎、金、马要一起回来。毛主席还说:他的军队可以保存, 我不压迫他裁兵, 不要他简政,军政费用不够, 由中央调拨。让他搞三民主义, 反共在他那里反, 但不要派飞机、派特务来捣乱。他不来白色特务, 我也不去红色特务。台湾人民照他们自己生活方式生活。
1963年初,周恩来总理把上述毛主席的讲话概括成“一纲四目”, 通过张治中致陈诚信, 转给台湾当局。一纲是“只要台湾归回祖国, 其他一切问题悉尊重总裁和兄意见和处理。”四目内容包含“台湾归回祖国后, 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 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由总裁和兄全权处理;所有军政及建设费用, 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台湾之社会改革, 可以从缓, 必俟条件成熟, 并尊重总裁和兄意见协商决定, 然后进行;双方互约不派人进行破坏对方团结之事。”这就是 “一国两制”的政策和具体内容。
“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这条口号、标语, 我12岁(1949年)时,按村干部布置就开始写。因为当时蒋介石反动派经常派飞机来我们浙闽沿海地区上空, 散发他们的“一定要反攻大陆”的传单, 我们写“一定要解放台湾!”到处粘贴, 与其针锋相对。后来每逢“五一”、“十一”、“元旦”、“春节”和各项有关政治运动, 都要写这条标语, 直到1963年春天, 当时为北京地质学院勘探系学生会干部兼任宣传部长的我,接到校领导指示,前后整整写了十四年的这条标语才停写。因为我们要执行“一国两制”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后来, 毛主席和周总理第一代国家领导人用同样的“一国两制”方针政策处理香港和澳门回归问题。
香港回归的定局
由于毛主席和周总理第一代国家领导人所领导的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在提高, 1971年国际风云起了变化,联合国驱蒋,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联合国安理会合法席位。1972年2月28日美国尼克松总统访华, 签署了中美建交的著名《上海公报》,并在该公报中明确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上海公报》发表仅5天之后,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黄华就要求联合国非殖民化委员会把香港和澳门从殖民地地区的名单中删除。黄华严正地阐述中国的立场:“香港和澳门问题是属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结果。香港和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的“殖民地”范畴。因此, 不应列入反殖宣言中适用的殖民地地区的名单之内……。”
当时英国首相爱德华·希思和外交大臣亚历克·道格拉斯-霍姆爵士没有采取任何反对意见和行动。因此, 在英国缺席的情况下,联合国非殖民化委员会接受了中国的请求。实际上, 英国很清楚, 联合国把香港和澳门从殖民地名单中删除, 是从法律上承认了中国的权利。原来美、英两国有一个秘密协定, 即英国不支持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美国可保护英国永远占领香港。当时英国看到美国自己突破了霸占台湾, 不让新中国进入联合国安理会的自己的底线, 显然, 那契约成为一张废纸了。
同年3月13日中英双方一致同意“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发表建交联合公报, 决定在伦敦和北京建立大使馆。这说明香港回归祖国已成定局。1974年,前首相爱德华·希思以反对党领袖的身份访问香港和北京, 5月15日毛主席接见这位在英国很有政治影响的人物, 希思明确宣布:香港肯定将在1997年归还中国。他这一权威性表态, 敲响了“香港回归”的一锤定音。所以, 香港1997年归还我国就成了必然。
由此可见, 毛主席和周总理第一代国家领导人制定了“一国两制”方针策略和他们所领导的新中国强大国力, 迫使美、英放弃企图分割和霸占中国领土的野心, 造成香港、澳门按时回归的定局。他们是“一国两制”的创建者, 是香港、澳门回归的奠基人。第二和第三代国家领导人是执行者。如果连“昨天”有档案记载的历史事实都不于正视和甄别, 那么, 这个社会犹如老百姓所说的“除了收破烂的废品是真的外, 其余所有的一切都是假的!”在此写下一诗表示愤慨。
香港回归功史改, 香江依旧向青天。
贴金菩萨终泥塑, 披发巫婆岂是仙?
钓誉沽名非君子, 盗铃掩耳太荒篇。
蒙尘总有清除日, 打鬼钟馗正舞鞭。
2007年7月写于北京丰台
相关文章
- 竖琴螺:谁希望苏格兰独立
- 市场化“地沟油”商人控制“台湾”能不出地沟油?
- 英国留给殖民地的,不止是民主
- 台湾地沟油波及1209家企业 流向未完全掌握
- 台媒:香港切勿盲目学台湾
- 图穷匕现,由香港“普选风波”试析自由派数十年来的文化韬略
- 蒋介石在台湾的白色恐怖和土改真相
- 保钓运动保的是什么?——访台湾保钓斗士林孝信
- 签名档证黎智英幕后策划“颜色革命”剧本
- 杨明远:从乌克兰想到朝鲜和台湾
相关文章
- 锦衣之下 此人蒙冤被杀,刽子手不忍下手,锦衣卫抄家都不禁潸然泪下
- 最后的刽子手 八年之后的刽子手和死囚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的刽子手杀人不眨眼,该收手时绝对不能拖延,否则下场悲惨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为何古代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时就立马停手?只因为这13个字
- 刀下留人评价 揭秘:为什么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就立马停手?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清末的刽子手:从业20余年,遭人唾骂,无妻无子,晚景凄凉
- 清朝刽子手 明朝3位忠臣被押上刑场,2位让刽子手当场出丑,1位让刽子手丧命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刽子手收入有多少?每砍一个人头可以获得四个银元
- 清朝刽子手 此人挽救了大明江山,连刽子手都不忍下手,终其一生一贫如洗
- 毛泽东:传统文化的深刻解读者与精妙运用者——以“亲民”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