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大国风范

火烧 2009-11-19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奥巴马访华事件,探讨中美关系的现状与历史背景,反思儒家文化与毛泽东思想的影响,强调实力与历史的双重作用。

   

   

上周还是夏日炎炎,动辄大汗淋漓,今周已是寒冬腊月,围巾棉袄裹得严丝合缝。南方的天气就是这么不讲理,颇有某超级大国之风范。

   

且说美国总统奥巴马结束访华,安然无恙地离开北京,到了韩国首尔,我心头的一块大石也算放下了。因为先前网上传播一种担忧:美国极端右翼会在中国暗杀奥巴马,并栽赃中国,以激起美国人民同仇敌忾,掀起反华浪潮,美国政府精英们可浑水摸鱼,乘机赖掉八千亿美债。

   

杞人忧天也好,小奥还有利用价值也好,赖账有更好的、不必见血的法子也好,总之,这种担忧没有成为现实,是件值得安慰的事。

   

不过,奥巴马的亚洲之旅尚未结束,民意已经跌破50%。他与日本天皇明仁握手时鞠躬90度,受到国内保守派的很批,说他等于是给二战敌国天皇裕仁的儿子“叩头”;就任首年即访华,开美国总统之先例,被舆论讽刺为“债仔急见银行家”,希望再批一笔贷款。当然,这些并非导致他民望下跌的最主要因素,双位数字的失业率和疲软的复苏力度,才是美国人民更切身的,也是奥巴马最棘手的,难怪他要慨叹,一年来,人也瘦了,发也灰白了。

   

奥巴马这次访华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从目前来看,双方都在坚持自己核心利益的前提下,显示出妥协的姿态,只不过这样的表态是停留于口头书面,还是有实质内涵并准备付诸行动,仍有待检验。

   

中国前外长钱其琛说,中美关系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坏也坏不到哪里去。这应该是两个实力相当的对手,在正常环境下的形势。想当年,中国刚建国那阵子,一穷二白,美国可是毫不留情地围堵封锁遏制挑衅,无所不用其极,恨不能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权立即扼杀在摇篮中。一场抗美援朝战争打下来,给中国开创了半个多世纪的周边和平。三十年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给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工农业基础,为改革开放提供丰厚的物质条件,也迎来了中美建交。美国的外交字典里,就没有“温良恭俭让”,只认实力和拳头。

   

带领中国人民打造出自己的拳头和实力的毛泽东,曾令美国总统尼克松甘愿到一个尚未建交国家领导人的书房中会晤,并兴致勃勃地背颂对方的诗词。这就是美国人敬畏实力的证明。现在,奥巴马的随行人员中,仍有几位趁访问之机参观了北京的毛主席纪念堂。

   

不过,奥巴马这次背颂的不是毛主席诗词,而是孔子的话:“温故知新”。因为,现在的中国,孔子反而比毛热。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痛,两千年的儒家文化盛行,差点亡掉一个文明古国,而拯救这个古国、并令之焕发新生的毛泽东思想,则被淡忘了。亲痛仇快呀!

   

孔子学院开遍全球,而毛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外国叫法)受到封杀的国际环境,并非中国之福。就如路透社的评论一样,中国的两万亿外汇储备,并非中国的优势,反而说明中国的发展有多么依赖美国的消费者。这种将自己绑在美国身上的发展模式,绝非大国崛起之途。

相关文章

  • 潘维:评选举迷信
  • 美国政治阶层的搏斗--奥巴马同样是美国富豪们的总统
  • 奥巴马2002年的反战演讲是彻头彻尾的战争宣言
  • 从奥巴马的一句真话说开去
  • 奥巴马对华战略日渐清晰
  • 直面美国--一个不能绕开的政治话题
  • “零核”背后的玄机:解读美核态势报告
  • 美国的“拉登”被捧为英雄向人们昭示着什么?
  • 中美冲突不可避免
  • 奥巴马出招了,中国会怎么应对?
  • 戴旭:奥巴马在中国面前像一只轻佻、嚣张的猴子
  • 再调准备金率--从宏观政策透视中美战略博弈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