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论国家恐怖主义的应对之三_从利比亚卡扎菲政权的信息战略说起

火烧 2011-11-2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国家恐怖主义的应对策略,强调信息战略的重要性,指出信息战略是国家长期防范与进攻的举措,需独立设立国家信息战略部,结合美国与利比亚的案例分析信息战略的实施差异与国家实力影响。

   

谈到信息战略就一定要谈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对于信息战略只是战术一级的,是信息战略在战争中的一个具体体现,信息化战争只是信息战略的一个点,所以不能把信息化战争的意义混同于信息战略,而应该把信息战略完全独立出来,作为一个战略部门,主要工作是掌控信息,发现信息,研究信息,应对信息,制定计划,组织实施。如果单纯把信息战略看成是军队的事情,或与信息化战争混淆在一起,就很危险了!所以应该成立国家信息战略部(或叫国家战略部)。  

现在的信息战略可以说就是国家恐怖主义的影子,有国家恐怖主义就有信息战略,信息战略是一个国家保卫自己,同时进攻敌人的一个大的战略举措,是实实在在的长期持续的有组织有步骤有目标的行为,而不是概念!一切停留在理论基础上的所谓信息战略都是无意义的!它一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特点!信息战略一定是专门防范国家恐怖主义的专门机构中的一个重要部门。  

现在社会是全球社会,国家的疆域在信息全球化中渐渐模糊,信息战略已经充斥到每个空气分子中。但碍于国家地域疆域和军事经济等等实际情况,信息战略在不同国家间又出现很大的不平衡,不对称,比如,美国和利比亚这两个国家,在各自的信息战略的侧重点是不同的,美国可以肆无忌惮的实施信息战略,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输出美国的价值观,进行软攻击,也可以通过直接的军事,进行硬攻击,而利比亚,只能软攻击,而不能进行硬攻击,或是只能防范美国信息的软入侵,和进行本土战争准备,这样两个举措,因这是国家的强弱性质决定了信息战略计划的侧重点不同,所以不同国家在实施信息战略时,要根据本国在国际环境中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己的信息战略计划,在这一点上,美国走在了前面。  

美国走在前面是因为它是一个资本统治的国家,二百年以来,无论哪个政党当政,它的背后都是相同的资本在统治,所以我们就会发现,哪个政党的总统上台,在对内对外的国策上,是始终如一的。这就决定了它能持续的壮大。现在俄罗斯普京的统治其实也是想象美国一样,进行长期一统,这样有利于总体国策的不变形,能持续发展。如果只是好听的民主,大家风水轮流转,就会使在台上的工作,基本上成了前阶段为了坐稳屁股努力,后阶段为了培养接班人努力,这样怎么能保证可持续发展呢!?更别说总体国策了!所以从这点上说,美国走在了前面是必然的,但资本的邪恶本质又决定了美国的短视,只要我们正确对待信息战略问题,一定可以克制美国。  

现在的战争,发现就意味着摧毁,任你是花了多少代价组建的战争机器!所以,防御、发现、干扰成为了信息化战争的三个主要工作。然而就信息战略而言,我能有意干扰你,而你却不能有意干扰我,就成为信息战略先进性的关键所在!先进性一定是在平时的国家国际生活中,能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比如人民对国家和政府的感情,对国家在国际中的地位的认知,公民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民族自豪感等,所以它是一个国家整体强盛与否的实际指标,不是口号,更不是统计数据,它是充斥在空气中的指标,及格不及格,随时能体现出来。  

对于信息战略的着眼点主要分以下三个方面依次或同时进行:  

首先是针对人的信息战略;  

人是任何组织的构成基础,对人的控制特别是对关键人的信息控制,其实就是对一个组织的控制。所以,信息战略首要解决的是对组织关键人的信息控制,通过各种方法方式,对组织中能直接影响或间接影响组织决策的人,实施洗脑,使之作出看似有利于本组织的决定,并实施。在实施中,再以同样的手法去接触更多的组织系统中的关键人,实施更大范围的洗脑,最终实现全组织的价值观改变。对人的信息战略,一开始一定是自上而下的,当打开口子后,等慢慢形成规模,这时一定又是自下而上的,这时就形成了所谓西方先进的价值观。所以,这个口子在哪儿,在什么地方很重要!当年的晚清政府之所以不愿与外国列强通商,在很大程度上,是不想让列强的价值观进来。由于当年的列强军事强大,所以也就不用费事,只用几艘炮舰就把通商的政策拿下,在东南沿海上资本登陆,进而用资本腐蚀清廷大员,再进而腐蚀整个洋务运动,即使后来想立宪改良,也已经没有了组织基础,最终把清王朝扼杀在崛起的摇篮中,直至这艘蛀满虫洞的大船沉没。  

作为晚清的当政者,是不愿让祖宗基业毁在自己的手上的,也应该说任何朝代的当政者,都不愿成为末代败家子,但末代败家子一定是在关键的点被突破了,所以,这个干系谁能脱得了呢!  

  对于晚清,但凡要求改良的,往往是一些在西方国家学习过或接触过西方文化的文人。他们在西方国家学习了一段时间,对于西方社会在书本上和校园中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后,就带着几本书回来了,游说当政者改良(或许初衷是好的),所以不能成功。原因就是没有深入到西方社会的实际生活中(也没有结合自己国家的实际),作为一个外国留学生,是不能进入主流社会的,也不能真正深入社会基层,所能看到的也许是人家想让你看到的,所以不了解近代资本主义的发达过程,也不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或者是一些在国内的学者,在访问一些国家时,被西方的资本圈养后,然后坐在自己家中,就开始写文章,成为所谓的某某问题专家,这些人促成了晚清的改良,进而催化了社会革命。如果说现在的信息战略是西方国家的计划战略,那么,晚清时期的只能算是半计划战略,因为那时的西方还处于原始的资本积累和掠夺中,还没有完整系统的信息战略步骤,只是觉得这样做可以更有利于资本的掠夺而进行的粗糙的半拉子计划,那么,现在的西方,可是一个已经有足够资本,并且已经自成系统的资本大鳄,所以计划就精细多了!  

现在信息战略针对人的特点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信息战略的前锋是资本,紧跟资本的输入,是价值观的输入。资本是对关键的人和事所做的实证,让感受者看得见摸得着,然后再给你所谓的理论,让你自己去反证,最后自己得出所谓的结论。资本实证的前提是,想让你看到感受到哪儿,就把你带到哪儿,你想要什么样的结果,就给你制造什么样的结果,比如,你想知道西方文明的繁荣,那一定不能把你带到贫民窟,所以你想要的,它清楚,它更清楚怎样突破你的壁垒,拿到它想要的!这应该是西方国家在培养亲西方派的常用手法。利比亚卡扎菲的儿子们,应该就是这样被一步步信息化的。进而由他们去游说卡扎菲,使卡扎菲作出错误的形势判断,不断的反问自己是不是真的错了,然后游说者会建议他先出去试探一下,所以卡扎菲向西方试探性的迈出一步时,他自己立刻感受到了西方总统们亲自为他定制的一套“高规格”礼遇,结果,卡扎菲马上认识到是自己以前小人了,不仗义啊,怎么办,人家都投之以桃了,咱也得报之以李呀!这也让人想起当年的李鸿章访问美国时的情景!所以卡扎菲认为自己可以和西方平起平坐了,现在世界一家亲了,可以共享了,最终把人家想要的给人家了,把人家想让你得罪的得罪了,自己的底牌给了人家,政策上使西方有机会进入体系内进行信息改造,进而使卡扎菲政权变得孤立和透明,最后,只等一个推翻他的借口就可以了。  

其次是针对系统的信息战略;  

通过政治、文化、外交、经济、体育、宗教等等系统,对一个国家实施信息战略,通过对关键人的信息战略改造后,接下来就是针对这个人的系统进行系统的信息战略改造。往往通过关键的人在系统中的作用,或是许以厚利,或是通过信息战略麻醉,使之能在系统中,做出有利于敌国的决策,最终慢慢使一个个系统变成敌国的傀儡。  

在各系统中,一些被西方国家物色的所谓文化政治专业精英,在与西方国家的接触中,先被冠以民族的脊梁,或是国家的前途等等称号,再以虚假的西方式繁荣为案例,灌输所谓的先进国家模式,然后再以世界一体化的国际大公精神,向其提供所谓的资助,以达到培养一批鼓吹西方模式的号手,或是干脆威逼利诱,以其短相威逼,以高官厚禄相利诱,从而迫使其就范,但不管怎样,这些人都是日后能接近政权并可能是当政者的一员,由这些人所鼓吹的所谓的西方华胥世界,可能会慢慢的改变当政者和百姓的认知,进而达到慢慢通过改变政体而颠覆国家的目的。这是笼统的方面,具体的比如,通过开放的部门,以代理人的模式进入部门合作,进而有机会接触关键的人,再行具体的信息战略渗透。现在可看看哪些重要部门被裸露在社会,就可知哪些部门可能已经很危险了!如果一个周围的普通老百姓都知道里面是干什么的,就已经没有秘密了!这些都要等到真正的冲突时,需要国家买单的!!  

但无论从哪方面,都可以看到资本是贯穿始终的。都是通过资本的运作,营造各种氛围,激发人的原始欲望,用感性代替理性,并结合曲解接受方已成的价值观,使之做出错误的判断,进而得出:原来这才是真正的先进社会理念!从而愿意被动的学习早已被制定好的一整套所谓的先进理念,因而可以入侵到相关系统中,慢慢的改造相关系统,使之为信息战略服务。  

再次是针对意识形态的信息战略。  

对于意识形态的的信息战略是信息战略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当对人和系统进行系统的信息战略改造后,意识形态的信息战略改造也就水到渠成。如果这时遇到反对的声音和力量,就会混淆视听,把错误归结到现有体制不完善,或是归结到个人和组织污迹上,最终转移人民注意力,使国家上下意识混乱,没有方向和措施,就象一艘没有舵手的破旧大船,任凭其在风雨交加的大海中飘荡!其结局也就可想而知!  

对于利比亚卡扎菲政权,我们可以看到西方世界对其在信息战略中的改造和浸透。这个政权在初期还能保持高度的警惕,但当一些从西方带着所谓先进价值观的自己人回来时,就在组织系统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最终在与西方的接触中,渐渐被西方改造分化,使西方的价值观浸入组织内,真正上演了现实版的温水煮青蛙。这个教训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那就是说自己人不等于不会被敌人蒙蔽!当在意识形态上有了反思的时候,一定要反观国家的系统和人是不是出了问题。  

综上所述,国家的信息战略应该是跨部门的一个综合部门,每当国家在政治经济等等方面有大的举措时,都需国家信息战略部作出安全报告,包括一些经济上的现象(这里要强调信息的敏感度),都要上升到国家信息战略的高度去考量,都要作出信息战略安全报告,然后再结合各部门进行总体研究可行性。  

古人讲:治大国,若烹小鲜。其实讲的就是一个国家在治理中的国策问题,一个大国,一定不能经常变换国家的大政方针,如经常变换,就象烹饪小鱼一样,把小鱼烹饪得支离破碎。而国家信息战略,恰恰就是为国家的大政方针服务的,它决不是简单的评估组织,不是为了稳定国家服务的,而是为了稳定国策服务的。如果把战略混同到战术高度,就会抓小而放大,而且可能搞乱国家的政治伦理。  

针对一个国家,对于敌对国家的信息战略,如果已经到了意识形态这一层面,就说明这个国家和民族到了最为危险的时刻了!!  

   

相关文章

  • 另眼看中东巨变
  • 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崛起及其影响
  • 西方舆论战正打垮叙利亚:叙高层饱受谣言之苦
  • 利比亚“解放”真相:北约特种部队和基地组织联手
  • 主流媒体不报道的情况:3月15日-18日叙利亚通讯社报道
  • [读天下]皇军加上带路党,叙利亚Hold住吗?
  • 美欧“民间机构”强力渗透叙利亚
  • 主流媒体不报道的情况:3月7日至3月11日叙利亚通讯社消息选登
  • 王文:伊朗十记(上)
  • 恩道尔:目前中东动荡只是美国“大中东计划”战略的一部
  • 主流媒体不报道的情况:3月5日-6日叙利亚通讯社报道
  • 主流媒体不报道的情况:3月3日-4日叙利亚通讯社消息汇总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