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苏联覆灭的主要政治教训——全民国家全民党

火烧 2008-07-29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文章分析苏联覆灭的主要政治教训,指出其根源在于否定斯大林路线后提出的‘全民国家全民党’理念,导致阶级斗争虚无化,经济社会关系全面变质,最终引发国家崩溃。

 

   

苏联覆灭的政治教训,主要不是因为戈尔巴乔夫的所谓“新思维”,而是全面否定斯大林路线后,所提出的“全民国家全民党”的政治理念。笔者记忆,苏联“全民国家全民党”的政治理念,最初是由勃列日涅夫提出的,粗略搜索之后,有说是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二大提出的,一时难以考证。但不管是谁提出的,这个“全民国家全民党”的政治理念,对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影响十分深远。

   

苏联“全民国家全民党的”政治理念,所产生的重大而深远影响,主要在于:一是不但否定了斯大林的政治路线,并且否定了列宁提出的国家作为暴力机器和专政工具的政权理论基础,也从根本上否定了马克思关于政治具有阶级性的社会主义学说。它从阶级斗争无限化的极端,走向了阶级斗争虚无化的另一极端,实际就是这么一种政治宣言:它宣告了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的阶级斗争,在国家意志中全面消失!二是政治理念作为国家意志,必然要内化为整个国家的文化策略、法律武器和道德力量等,成为苏联上层建筑的基本特色,并进一步渗透到国家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一切社会关系中的敌我矛盾在政治主张中彻底消失,而绝对化的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上也不复成立,即矛盾思维遭到全面抛弃!三是国家意志的矛盾思维消失后,通过思想、理论和实践的渐变过程,使社会特权阶层、腐败阶层、买办阶层乃至底层的社会消极力量等,全都能够寻求具体的政治调和与法制保护途径,促成了经济关系、社会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全面变质!

   

正是经济关系、社会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全面变质,带来了经济基础的完全崩溃,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发展的进程中,从而使苏联国计民生逐步地陷入困境。从1923年到1953年的斯大林时期,在前后30年的时间内,苏联经济、社会和综合国力快速增长,国民收入增加12.67倍,与同期美国增加2.03倍、英国增加0.71倍、法国增加0.54倍相比,大大超过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速度。到了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代,在“全民国家全民党”的政治理念主导下,苏联与美国和平展开了提高民生水平、建设福利国家的经济竞赛,其轻重工业之间、工农业之间和广大地区之间经济关系严重失调等问题日益激化,广大民众的劳动观念不断褪化,国家财政的消费型负担越来越重,再加内部贪污腐败现象成风、内外财富洗劫数量惊人(据传27万亿美元流失)、外部贸易压制旷日持久(每桶10美元的能源经济)等的多重打击,使经济大厦逐步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到了勃列日涅夫后期,覆灭已是时间问题;而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也许只是压垮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个教训值得记取。

   

相关文章

  • 张捷:评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旧文)
  • “你们等着吧,1917年还会来的。”
  • 谭天宇:《斯大林:未经修改的档案》简介
  • 【组图】5月9日,斯大林重回莫斯科
  • 谭天宇: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对苏联历史的评价
  • 对“斯大林模式”岂能“否定得越彻底越好”
  • 久加诺夫:斯大林——时代的天才和杰出的组织者
  •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家的思想状况及其反思
  • 斯大林与二十世纪(旧文)
  • 斯大林与赫鲁晓夫,谁更可爱些?
  • 20年来俄罗斯社会历史观的嬗变
  • 肃反扩大化的罪魁--赫鲁晓夫建议搞“红场公开处决”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