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火烧 2011-08-05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解析毛泽东反修诗《七律·和郭沫若同志》,回顾赫鲁晓夫修正主义路线及苏联解体过程,强调现代修正主义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浅析  

乌兰华

   

二十年前,自称“苏共二十大产儿”的戈尔巴乔夫,借改革之名,慢慢地剥下马列主义的伪装,直至公开背叛苏维埃,亲手葬送苏联社会主义,引发苏东剧变,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了一场空前浩劫。当我们对照现实,正视历史,客观地研究这一历史悲剧的前因后果,系统地总结这一刻骨铭心的悲惨教训的时候,更加感觉到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和英明,不得不感叹有谁能有这样的政治敏锐性,有谁又能有这样的政治洞察力啊!它穿透了整个二十世纪,似乎还在预言着二十一世纪的不幸。难怪他要高高举起继续革命的大旗,义无反顾地和赫鲁晓夫现代修正主义进行坚决的斗争,而且把这场斗争看的那样重要。  

事隔整整50年,重新品读毛泽东反修诗篇《七律·和郭沫若同志》,可为意犹未尽,仍然能够从中领悟出极其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    背景介绍  

 1965年2月24日 晚,在即将结束的苏共二十大上,身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的赫鲁晓夫,临时作了一个会议议程之外的《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借口反对个人崇拜,全盘否定斯大林同志,公开亮出现代修正主义的旗帜,引起了社会主义阵营内的强烈震动,从而在西方世界掀起了一股反苏反共的浪潮,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赫鲁晓夫置中国党的劝告于不顾,逐渐把矛头对准阿尔巴尼亚党和中国党,进行蛮横攻击。1959年9月,同美国总统爱森豪威尔的戴维营会谈之后,和帝国主义同流合污,提出了所谓“和平竞争”的错误理论。在1960年6月的布加勒斯特罗马尼亚工人党第三次代表会议上,又系统地抛出了“和平共处”、“和平过渡”的修正主义理论,并对我党发动了突然袭击,进行大肆攻击。之后,联合美国等西方势力,在国际上掀起了一场修正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反华大合唱,导演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严重分裂。1961年10月的苏共二十二大上,全面抛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和“全民国家、全民党”的修正主义路线,取消无产阶级专政,使之更加纲领化、系统化和理论化。 1964年10月16日 ,在我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苏共公布了赫鲁晓夫下台的消息。然而,取代赫鲁晓夫的勃列日涅夫,全面继承修正主义衣钵,在他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期间,提出了“有限主权论”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等理论,歪曲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推行霸权政治,使现代修正主义发展成了社会帝国主义。苏共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是现代修正主义的集大成者,他更加恶毒地攻击侮辱斯大林,进而否定列宁,否定十月革命,否定无产阶级专政,推行所谓“人道的社会主义改革”,引发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领域全面的大混乱和大动荡,导致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实现了他“一生的主要目的”(戈尔巴乔夫在苏联解体后曾说:“就我的工作而言,我一生的主要目的已经实现,我感到安宁。”),宣读了苏共的死亡书,也宣告了赫鲁晓夫修正主义路线的胜利结束。  

纵观现代修正主义,他们实际上是老牌修正主义者伯恩施坦、考茨基的天然继承者,是国际工人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必然产物,是一伙披着马克思主义外衣,打着社会主义旗号,歪曲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阉割革命的灵魂,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的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旧社会残余势力的影响和作用、帝国主义实施的和平演变阴谋、革命队伍中的蜕化变质现象,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修正主义滋生的肥沃土壤。  

毛泽东同志敏锐地观察到了现代修正主义的欺骗性和危害性,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坚持马列主义路线的兄弟党,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斗争,彻底揭露了现代修正主义的本质,痛击了赫鲁晓夫集团,维护了马列主义的真理,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我们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创作经过及其和诗  

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是浙江省绍兴剧团根据小说《西游记》故事改编的名剧。1961年10月,周恩来同志在率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苏共二十二大前夕,亲自指示绍兴剧团到京演出,并多次指示专场招待外宾。周恩来还向毛泽东推荐了该剧。10月10日,毛泽东在董必武陪同下,到中南海怀仁堂观看演出,多次热烈鼓掌,并在演出结束后走到舞台前向演员们频频招手致意,祝贺演出成功。  

 10月18日 ,郭沫若同志(时任科学院院长、全国文联主席)在北京民族文化宫第一次观看《孙》剧。演出后,绍剧团的同志要求他提点意见。郭沫若联系当时反修正斗争的国际形势,认为很有教育意义,便于25日欣然作了一首《七律·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送给了绍兴剧团:  

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  

咒念金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  

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兮大圣毛。  

教育及时堪赞赏,猪犹智慧胜愚曹。  

毛泽东在视察南方途中看到了郭沫若的这首诗。11月17日到达杭州后,便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毛泽东在诗中虽然认同郭沫若的喻意,却不同意把唐僧喻为修正主义,而应喻为可以教育转化和团结的中间派。  

 1962年1月6日 ,郭沫若在广州看到了康生抄示的毛泽东和诗,当天即步毛泽东原韵又和了一首七律《再赞<三打白骨精>》:  

赖有晴空霹雳雷,不教白骨聚成堆。  

九天四海澄迷雾,八十一番弭大灾。  

僧受折磨知悔恨,猪期振奋报涓埃。  

金晴火眼无容赦,哪怕妖精亿次来。  

这首和诗经康生送给了毛泽东。毛泽东看到后回信给郭沫若说:“和诗好,不要‘千刀当剐唐僧肉了’,对中间派采取了统一战线政策,这就好了。”并且说,他最近作了《咏梅》词一首,也是反对修正主义的。  

郭沫若曾撰文说:“同是一个白骨精,在我的诗篇里是帝国主义而言,而在主席的和诗里则指的是投降了帝国主义的机会主义者。”“主席的和诗,事实上是改正了我对于唐僧的偏激看法。”  

 1961年12月29日 ,董必武作了《读郭沫若咏<孙悟空三大白骨精>诗及毛主席和作赓赋一首》:  

骨精现世隐原形,火眼金睛认得清。  

三打纵能装假死,一呵何遽背前盟。  

是非颠倒孤僧相,贪婪纠缠八戒情。  

毕竟心猿持正气,神针高举孽妖平。  

董必武还为“三打”加了自注:布加勒斯特会上一打,莫斯科两党会议二打,莫斯科八十一国党的会议上三打。这首和诗对于理解毛泽东原诗,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最早发表了这首诗。原诗题名为《三打白骨精·和郭》,正式发表时改为《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三、    解析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一从,自从。大地,指世界。起,激起、掀起。风雷,风云雷霆,一般带有双重意义,一为自然现象,一为革命风雷,这里指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的国际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便有,就有。精,妖精、精灵,喻指篡改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一切修正主义。白骨堆,指小说《西游记》中所说的“一堆粉骷髅”,妖精潜附于中,比喻产生修正主义的腐朽思想和反动社会基础。全诗以构成具有因果关系的条件复句开头,简洁明快地点出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条客观规律:自从产生了马克思主义,就有了依附在腐朽落后社会基础上的机会主义者出来兴风作浪,这是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直截了当地揭示出反对修正主义斗争的不可避免性。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僧,和尚,即唐僧,指受到蒙蔽而敌我不分的中间派。愚氓,糊涂的人,愚蠢的人。犹,还,尚且。可训,可以教训、教育。妖,妖精,即白骨精。鬼蜮,古代传说中暗中害人的东西。蜮,古代相传为短狐,居水中,人在岸上,水中倒影,短狐含沙射人影,人便被杀死,故用“含沙射影”比喻暗中攻击或陷害人,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最初不指名影射攻击我党和毛泽东同志,这里比喻现代修正主义。颔联意为中间派受蒙蔽、欺骗,敌我不分,但经过教育是可以转化的,而善于伪装, 打着马列主义的旗号,具有很大欺骗性的修正主义才是最危险的敌人,运用比喻揭示出了团结中间派,争取大多数,集中力量打击修正主义的战略思想,纠正了郭沫若诗中不恰当的借指。1964年1月27日,毛泽东对此作了口头解释:郭老原诗针对唐僧。应针对白骨精。唐僧是不觉悟的人,被欺骗了。我的和诗是驳郭老的。毛泽东认为,与“唐僧”是人民内部矛盾,与“白骨精”才是敌我矛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金猴,对孙悟空的美称,孙悟空因大闹天宫被太上老君投入八卦炼丹炉中焚烧49天,炼成铜头铁臂火眼金睛,故称,这里喻指久经考验的马列主义者。奋起,奋力挥起,“奋”字突出了马列主义者坚持原则、毫不妥协、勇敢战斗的气魄和精神。千钧棒,孙悟空使用的金箍棒,有一万三千五百斤重(古时三十斤为一钧),千钧形容极重,不是实数,千钧棒借喻马列主义的锐利思想武器。玉宇,本意为天帝的居所,以玉为殿宇,言其壮丽宏伟,也指天空,这里指世界。埃,尘埃,妖雾,万里埃比喻修正主义流毒深广。颈联意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高举旗帜,坚决斗争,澄清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谬误,指明了方向,以流水对的形式展现了坚持马列主义真理,和修正主义坚决斗争的英雄形象和胜利前景。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孙大圣,《西游记》中对孙悟空的尊称,孙悟空大闹天宫回到花果山后自封齐天大圣,故称之,作者用“孙大圣”由衷赞美马列主义者。只缘:只因为。妖雾,旧日传说妖怪散发出的妖风邪雾,喻为修正主义。末联是全诗的主旨,用“今日”二字急转直下,把人们的思想直接带到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现实斗争中。“欢呼”二字热情洋溢,表现出了必胜的信念和革命的浪漫主义、乐观主义,把一场艰难复杂的反修斗争描写得轻松自如,无所畏惧。而“又”和“重”又呼应了诗的开头和颔联,指出了修正主义产生的规律性和反复性,揭示出当前进行的反修斗争实际上是自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反修斗争的继续。全句的意思是,今天,我们欢呼马列主义真理,是因为修正主义再一次泛滥。作者庄严宣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是不朽的,第三次泛起的修正主义思潮同样逃脱不了人民革命的致命打击,科学社会主义的胜利势不可挡!  

全诗以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为垫铺,紧密联系当时反对修正主义斗争的实际,采用借喻的艺术手法,深入浅出,透彻说理,把中国传统文化和国际政治巧妙结合起来反映现实,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一首形式和内容完美结合的上乘之作。  

                                                                      2011年7月27日   

              

相关文章

  • 凛然:就一枝清荷一句话,谈当前“左派该怎么办”问题(四)
  • 凛然:中央党校周天勇如此阴毒,不加悔改可能死无葬身之地
  • 中央党校李君如顶风作案,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面临功败垂成危险
  • 凛然:开展一个对中央党校王长江错误思想的彻底批判
  • 建议左翼开展一场新的整风运动
  • 左翼应斗私批修,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 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五大成就——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
  • 革命题材影视的新迹象及其社会历史背景
  • 铁肩担道义,赤胆诵红诗——首届中国红《红色诗歌朗诵会》隆重召开
  • 奚兆永:马列主义与中共的命运---对90年历史的沉思(修改稿)
  • 奚兆永:对90年历史的沉思之八---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只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 奚兆永:对90年历史的沉思之七---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只能是实现共产主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