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电视剧《中国1921》重彩描述青年毛泽东

火烧 2011-07-21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电视剧《中国1921》聚焦青年毛泽东,谷智鑫演绎朴实正义的毛泽东,李沁饰演杨开慧。剧集还原历史细节,展现毛泽东早期革命历程与思想转变,引发观众共鸣。

电视剧《中国1921》是一部紧拉慢唱的史实剧目,真人真事的艺术再创造。但比较注意铺垫和细节,因此必须得拿出时间,耐下性子来看才行。一旦看进去了,就类似芝麻开花了,全剧一共32集。

先说演技。扮演青年毛泽东的演员是新人谷智鑫,把毛泽东演得朴实、正义、正气。最好的片段包括毛泽东带着开慧回家祭拜父母一段,令人十分感动,在二老坟前的深情诉说,对弟妹的启迪引导,从此毛家兄弟姐妹抛家舍业一起走上了为湖南百姓为全中国百姓翻身求解放的道路。他身边的“恰同学少年”大都也是新面孔扮演,其中蔡和森、蔡畅、小耳东、张国焘、李达、萧三的哥哥旭东、彭煌等都表演得不错。可能是此剧着重于湖南、北京和上海等地,在天津(法国)周恩来的戏较弱,演员也没选好,不是帅锅,真遗憾。其中老配角的戏很好看,都具有个性和民国气质。比如陈独秀(于和伟)、李大钊(胡军)、杨昌济(杨立新)、何叔衡(郭晓峰,他的化妆化得最好,我差点没认出他来)等都演得十分出彩。当然,杨开慧(李沁)也演得很好,除了聪慧美丽,把开慧的湖南妹子倔强、自信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她对毛泽东说,我到这个世界上,就是来帮助你的...我为什么就不是花木兰,等等。此剧选角的一个败笔是让曾经扮演过叶挺的演员扮演一身戎装的段祺瑞,他演得很投入很卖力,但总给人以叶挺的联想,看来特型演员要想全方位,比较难!另外,此剧音乐效果比较弱,革命历史歌曲很多啊!为什么不用?《国际歌》倒是用了,但不够明确和响亮。

再谈剧情。此剧交代历史背景拉拉杂杂颇为详细,从各路军阀和走马灯似的北洋头面人物,到新民学会的留法准备和驱张运动;从五四运动来龙去脉到上海和嘉兴南湖建党的曲曲折折;地点也是从国内到国外,从湖南到北京再到上海,从中可看出毛主席年轻时期的革命轨迹。青年毛泽东为中国前途和命运而探索真理,到北京与革命先驱李大钊、陈独秀很有接触,执弟子礼;他身体力行,脚踏实地在湖南从事革命实践,能写一手激扬文字,是既有讲究策略又有胆识的学生领袖和工运指导者。当年在湖南已很有名气,驱张后居然与新省长谈天论地。毛主席还创办了文化书社(既是传播真理的阵地,也是创建中共秘密联络机构),当然,后来因军阀暴露了本质造成血淋淋的事实而决意抛弃改良道路。总之,毛泽东一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又不愧是实干家,毅然放弃了去法国留学的机会,在实践中认识到组织起来的重要性,也从实践中认识到革命和流血牺牲的必要性。他身边有一群后来响当当的历史人物,其中也包括所谓他的初恋陶斯咏。

关于一大前毛泽东的两次北京之行,剧中有详细描写。一次就住在杨开慧的爸爸,北大杨昌济教授家里。经杨教授推荐,被李大钊慧眼识珠当了北大图书馆管理员;在北大遇到校长蔡元培、陈独秀并旁听过胡适的课,还被北大同学讥笑过。另一次到北京是带领湖南驱张代表团,他加入了李大钊发起的读书会,特别是读到了马克思经典。李大钊的关键是他已经信仰了马克思主义,因此鼓励、帮助年轻人,曾特地到天津周恩来的小组演讲。一大13位代表中亲身受到李大钊很大影响的起码有6位代表。毛主席后来跟斯诺讲过,我在李大钊手下工作期间,曾迅速朝马克思主义发展。  

   

关于北洋时期,孔庆东老师在谈到中国的民主自由和多党制问题的时候,曾多次提到纷乱的北洋时期,说那个时候也搞过议会制、多党制以及三权分立等等。这部电视剧真实地反映了这些情况:一方面革命者在苦苦思索中唤醒民众,另一方面五色旗下国家内忧外患。共和代替帝制后,徐大总统居然还向小皇帝下跪,而议会则不断上演一幕幕“民主”闹剧,军阀只顾夸张势力范围,孙中山也无力挽狂澜之力,正所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如果大伙儿有时间,倒是可以看碟片。鉴于都习惯了快节奏的电视剧和电影,有些北洋军阀细节倒是可以快进掠过。

再谈君主立宪、议会斗争、多党制(民国时期有100多个党派)以及非暴力问题。毛泽东及其伙伴,包括无政府主义者工运领袖黄爱也都尝试过合法斗争、示威抗议游行请愿,该试的都试过了,但都失败了!尝试了合法途径的毛泽东和他的伙伴从失败中吸取了教训:辛辛苦苦从事社会改良,奔走呼号,换来的是威胁、被迫出走和军阀对百姓更深的压迫。现在的汉奸们似乎都忘了这一段历史,鼓吹普世价值和民国范儿,真是可悲啊!

剧中令人感动的片段包括毛泽东和杨开慧交往的桥段。开慧和毛泽东专门谈到二人结合的风险,开慧真是不简单啊!她了解毛泽东理解毛泽东,在毛泽东还是一介书生(先是当孩子王,后来谋到小学校长的职位)之时,就下了铁定的决心“我到这个世界上来就是为了帮助你的,如果你不在了,咱们生的儿子也会继承你的事业”,不要举更多的例子,开慧只有让人感动感叹的份儿,太理想了太伟大了!

此剧比较讲究细节。细到描述了毛泽东有一次囊中羞涩乘火车赴上海,被人扒了鞋子,不得不半路下车靠给人写对联打工挣路费。都说建党初期,CP很像是教授党、北大党。谁说不是呢?李大钊、陈独秀、李达、陈望道等等,不都是教授、学者和后来的大学校长吗?剧中以全景方式介绍了北京、上海、湖南、德国、法国、俄国等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的过程,包括蔡畅的妈妈在法国靠卖鞋子换钱买腊肠的细节、蔡和森与萧三的哥哥因革命方式不同而起争执等等,都是很有意思的桥段。个性另类陈独秀的戏特别好看,于和伟把陈独秀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孤独落寞的神态诠释得活灵活现。陈出狱后躲到相对自由的上海,有一次共产国际来人,他的态度先是怀疑、拒人于千里之外,后来一听说是共产国际的,赶紧让座让茶,于和伟的表演很有层次很棒啊。

此剧的最后的高潮,一大的召开。一般人只是知道从上海迁到嘉兴。此剧描述了更多的细节,也不知是否源自传说还是轶闻,共产国际的代表有对敌斗争的经验,真是警惕性高啊!总之是冲破重重阻碍,面临一波又一波的困难。看完电视剧,感觉是三个“不容易!” (在前一阵污名化的大环境中拍摄此剧不容易;能播出此剧也不容易;一大召开得更不容易)。

此剧最后回顾了一大13位代表后来所走的道路。一般人都比较熟悉毛主席新民学会时的老搭档----一大湖南代表何叔衡。1935年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李德居然没让人家跟着红军主力长征,何胡子被敌人围追堵截后英勇跳崖壮烈牺牲(隆重推荐红色电视剧《井冈山》、《红色摇篮》和《浴血坚持》,里面介绍了红军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的由来和红军被迫长征的始末以及何叔衡、陈毅、项英等留下来《浴血坚持》的故事)。13位代表中,解放前一共牺牲了四位、成为汉奸两个、建国两位、转向了叛变了投降了若干、病故了若干。总之,如果要开看,就坚持到底吧。

历史曾经做出了选择。现在又面临何去何从,历史难道会重演?真是像孔老师说的“天底下没有新鲜事”吗?

最后,请让我用孔老师最新博文里的话作为此文的结尾吧!

“别看李大钊留着浓重的胡须,其实他是个很随和也很激情的人,看看他写的《青春》,多么富有朝气。他在北大当图书馆主任和经济学教授,与陈独秀等人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但是他们“南陈北李”并没有参加共产党一大,而是派了个北大学生会总干事张国焘去参加。最后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件事,连总干事也没用,只用了一个图书馆临时工就办成了,那人就是毛泽东。中国共产党之所以犯了很多错误而依然得到人民的拥护,巍然屹立不倒,原因有很多,其中很关键的一条在于,中国共产党是“北大党”,天然地流淌着北大精神的血液。北大的兼容并包海纳百川,北大的以天下为己任,北大的独立自由民主科学,都成为共产党克服错误继续前进的精神动力。李大钊跟工会还特别有关系,因为他领导过“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工作,领导过大罢工。真正的北大精英,一定是跟工人农民、跟弱势群体结合在一起的。如果依附帝国主义和黑恶势力,颠倒黑白,欺压良善,卖国求荣,甘当汉奸,那就是北大的败类。我们工会干部,一定要学习李大钊的这种真精英的人格风范,为广大教职工维权,为普通劳动者呐喊,让我们的党和国家永葆青春。”

相关文章

  • 凛然:就一枝清荷一句话,谈当前“左派该怎么办”问题(四)
  • 凛然:中央党校周天勇如此阴毒,不加悔改可能死无葬身之地
  • 中央党校李君如顶风作案,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面临功败垂成危险
  • 凛然:开展一个对中央党校王长江错误思想的彻底批判
  • 建议左翼开展一场新的整风运动
  • 左翼应斗私批修,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 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五大成就——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
  • 革命题材影视的新迹象及其社会历史背景
  • 铁肩担道义,赤胆诵红诗——首届中国红《红色诗歌朗诵会》隆重召开
  • 奚兆永:马列主义与中共的命运---对90年历史的沉思(修改稿)
  • 奚兆永:对90年历史的沉思之八---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只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 奚兆永:对90年历史的沉思之七---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只能是实现共产主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