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白岩松:“先富带后富”是不是乌托邦
请教白岩松:“先富带后富”是不是乌托邦
云淡水暖
这几天,央视“名嘴”白岩松的一句“乌托邦”引起一些网友的议论,有认同的,也有反对的。“乌托邦”是个音译的舶来语,“维基百科”的解释很长,有一段说“它一般用来描写任何想象的、理想的社会。有时它也被用来描写今天社会试图将某些理论变成实现的尝试。往往乌托邦也被用来表示某些好的,但是无法实现的(或几乎无法实现的)建议。”,而在今天的语境下,“乌托邦”更大程度上具有贬义,用来形容“空想”、“幻想”。白岩松是在7月28日的《新闻1+1》中引用这个词的,原话是:
【很多次的农民起义最初喊出来的口号都是“均贫富”,这就说明在我们的心理里头,长期的文化心理里头,对“均贫富”是一种期待的,它是最能唤起大家团结在一块,成为一个团队,去跟另外的一种势力做斗争。…改革30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邓小平告别了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的建设,回到一种更务实的角度,从人性的角度去督促每一个人为自己,加在一起为国家,于是改革3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人为本,不也要以人性内心里头对富裕的追求和对更美好生活追求的这样一种理想天然的一种尊重吗?其实很多“仇富”的人在同时一方面用笔或者用鼠标写下了“仇富”那些非常极端的言论和字语,很痛快了,可是同时他又在想尽一切的办法,希望能成为被仇的富人当中的一个,这不正是这个时代当中的一个特质吗?】
按照白岩松的原话梳理下来,可以看到,核心还是一个——“仇富”,可能在小白看来,目前这个社会的的巨大的贫富差距是“合理”的,这一点,在这期节目中,小白已经多次表达过了,而所谓“仇富”者,在小白的话语中,是“分裂”的,一方面“仇”着,一方面又“想”着。但奇怪的是,小白一方面承认“均贫富”是“最能唤起大家团结在一块,成为一个团队,去跟另外的一种势力做斗争。”的,一方面又讴歌巨大的贫富差距的“合理性”,那么当“贫”们想“均”而“富”们又阻止“均”的时候,是不是就有“最能唤起大家团结在一块,成为一个团队”的忧虑了呢?就不便多啰嗦了。
为了参照巨大的贫富差距的“合理性”,小白用了“乌托邦”,说“改革30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邓小平告别了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的建设,回到一种更务实的角度,从人性的角度去督促每一个人为自己,加在一起为国家”,然“乌托邦”的说法,却不是小白的首创,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某高官说过了。今天有人对小白的说法议论,是因为小白利用了央视这个大众传播媒体平台,再次放大了这句话的影响。咱帮小白把话说完整了,无非是完全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的建设”,或者说,是不可能出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一种“乌托邦”而已。
但是,需要给小白指出来的是,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并没有把整个社会主义公有制指为“乌托邦”,邓小平眼里的改革开放是这样的【我们现在讲的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下开展的。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现在占整个经济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我们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要防止两极分化。这就叫社会主义。】、【我们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注意到了这一点。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我们社会主义的国家机器是强有力的。一旦发现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的情况,国家机器就会出面干预,把它纠正过来。】
小白以“邓小平告别了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的建设”立论,不知道是指多大范围的东西算是“乌托邦”,邓小平说改革开放“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现在占整个经济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似乎都与小白的“从人性的角度去督促每一个人为自己,加在一起为国家,”不一致,如果“每一个人为自己”,从物质到精神,从生产资料到商品流通,都“每一个人为自己”,与公有制存在的必要性是冲突的,那么要满足“每一个人为自己”,“公有制为主体”岂不是就是一种“乌托邦”了呢,现在,公有制所占的比例很少了,看来小白的“乌托邦”论似乎又是有点根据的。
再说“二是不搞两极分化”,邓小平说这个话是具有忧患意识的,邓小平还说过,【那么多的财富,如果被少数人得到了,大多数人没有,分配不公,导致两极分化,如果这样长期下去,将来要发生大问题。】,而小白在同一个节目中表达的贫富差距“合理”论的社会现实是什么呢。
早在2005年,媒体就引用国际咨询机构的统计数据说,在中国,财富的聚集程度很高,不到0.5%的家庭拥有全国个人财富的60%以上。即使在这些富有的群体内部,也有大约70%的财富掌握在资产超过50万美元的家庭手中。今年的《新财富》中国“500富豪榜”还有一个统计,《新财富》统计,2008年“新财富500富人榜”上榜富人的财富总额达到26027亿元,较2007年的12800.2亿元大增103.33%,他们的人均财富也由去年的25.6亿元提高到52.1亿元。这意味着,“新财富500富人”过去一年的财富增量超过了以往若干年的积累。以上榜富人最早创业始于1978年计算,则富人们过去一年获得的财富超过改革开放29年的总和。
从这个变化可以看出,2005年到2008年3年当中,区区500人的“先富”们财富积累的速度,已经超过他们前29年财富的积累,据公开发布的数据,目前中国新的社会阶层人数约为7500万人,他们掌握或者管理着10万亿元左右的资本,但是,这10万亿左右的资本,已经被前500人占去了26198.8亿(2.62万亿)元,看上去很庞大的10万亿,其实与7500万“新社会阶层”中的绝大多数人几乎没有关系。一般说,“新社会阶层”几乎就是“先富”的意思了,但是,谁能够料到,“先富”当中也有如此大的“贫富差距”呢,财富的快速集中化,是不是意味着“先富带后富”的“带”更加困难了呢。
再看中国的基本国情,人均资源紧缺。耕地、淡水、能源、铁矿等重要战略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到1/3。全国600多个城市有一半缺水,森林人均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林地、草地、湿地也在逐年减少。石油、铁矿、铜矿等矿产资源十分紧缺,对外依存度均在40%以上。水、大气、土壤等污染严重,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已居世界前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下降,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在不断减弱。
在这样的一种物质环境基础上,在这样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中,“先富”们如何“带”后富呢,发展模式不变的话,资源、环镜的制约是无法突破的。根据日前国家统计局的资料,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2964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而平安保险公司总裁马明哲2007的年薪是6600万元,半年平均数3300万元,相当于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今年上半年平均工资的2545倍。如果按照小白人人“希望能成为被仇的富人当中的一个”的论点,咱们都希望成为年薪6600万的马明哲,但可能么?是不是一种“乌托邦”呢,扩大了说,指望马明哲这样的“先富”带数以十亿计的“后富”们“富起来”,是不是一种“乌托邦”呢,希望小白出来解读一下这个“乌托邦”难题。
相关文章
- 看白岩松如何耍流氓
- 其实正是CCTV制造出了那么多变态的美国腿子
- 评白岩松的中国版“我有一个梦”
- 央视名嘴白岩松又在给日本军国主义献媚了
- 一的梦,《开学第一课》
- 新闻1+1到底有多二?小评白岩松
- 白岩松主持央视赈灾大会不邀请严力校长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 从白岩松寻找信仰说起:不知道如何面对“死亡”,就找不到信仰
- 赈灾晚会:煽情的白岩松抽了务实的白岩松一耳光
- 白岩松公开抛弃信仰、寻找新信仰、很不简单!
- 白岩松——被美国遗漏的百大公共知识分子
- 好言相劝白岩松们:别背叛你们入党时的誓言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