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遵义会议”的历史条件

火烧 2009-09-1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分析遵义会议发生的历史条件,对比当代现实,指出权贵与群众已非利益共同体,革命信仰缺失,路线问题难以解决。

为什么当代不会发生“遵义会议”

程意弘

2009/9/17

    很多左派同志都对当今资本主义复辟的种种现象痛心疾首,渴望发生一次“遵义会议”解决路线问题,力挽狂澜,扭转乾坤。他们或不断撰文,或联名上书,其情真意切之态,令人感动。但我不得不说,他们那是一厢情愿的幻想。只要我们深入分析历史上的遵义会议发生的条件,再对照当代的现实情况,就明白了。

    那时,居于领导地位的博古、李德等人,虽然搞的是一条错误路线,但他们与广大的红军战士群众仍属于一个命运共同体,而且可以说是同生共死的。如果继续执行错误的路线,战士的牺牲继续扩大,他们也性命堪忧。这就为纠正错误路线提供了最重要的基础。而在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权贵们,和人民群众早已不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了,不是一个阶级了。只要能基本维持稳定,他们并不对两极分化的状况有多么着急。即便稳定维持不下去,那对他们又有何妨?如果发生颜色革命,亡党亡国,他们无非由旧权贵变为新权贵,正中下怀。苏联解体前后,原苏共的权贵们就是如此;如果底层造反翻了天,他们可以望风而逃,买张机票,拿着早就办好的签证、绿卡,立刻出国做寓公去了。反正财产、家人都已转移出去了。实际上,现在大会堂里有多少人已经属于外国人恐怕都是未知数。

    那时,错误路线的代表博古、李德等人,和毛泽东等其他人一样也是坚定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在艰苦卓绝的战斗中没有当逃兵,也没有投降,他们仍然保持着革命信仰、立场和意志。这也是自我反省,自我批判,纠正错误的重要基础。现在呢,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权贵们有多少还保持着革命信仰、立场和意志?经过多年的逆向淘汰,真正的革命理想主义者恐怕已经绝种了。相对比较好,也不过就是不贪污或少贪些,对底层人民有些同情心,有机会说几句公道话,做些力所能及的小改良。如果力不从心,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再好些的,也就是治一治腐败,打一打黑社会,安抚一下底层的百姓。但也不会把问题上升到路线的高度,和整个权贵利益集团对抗。

    那时,军事上的失败是明摆着的,红军处境危急,性命攸关,刻不容缓。广大战士群众给领导层施加着强大的压力,要求领导层必须马上改弦更张;现在呢,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危机是循序渐进的,无声无息的,温水煮青蛙,软刀子割肉不觉痛。人民群众虽然心怀不满,但由于被长期洗脑,没有多少人认识到路线错误的高度,对上层也没有改变路线的呼声和压力。有些零星的比较激烈的反抗,也是发生在局部,停留在实际利益要求方面。

    那时,领导层有一个毛主席为首的代表正确路线的群体,有一个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的路线方针,并且得到了广大战士群众的认同和拥护。上下呼应,共同努力,一起逼迫错误路线的代表们承认错误,改弦更张。现在有这样的局面吗?那时,有毛主席这样的伟大领袖和愿意追随他的团队做博古、李德等人的现成的替代者。现在有吗?我在《失去毛主席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一文中说过,失去了毛主席,正义的力量就失去了凝聚力,我们只能在黑暗中重新摸索,在艰难中再次启程,开始一次没有毛主席的长征!(链接: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0909/103945.html )  

   

相关文章

  • 真诚的纪念与执行十七届四中全会决议
  • 在四中全会指导下,全国将掀起一个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热潮
  • 大兴“四风”,关键是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
  • 学习“公报”的心得和建议(二)
  • 如果真心搞党建,就应割掉这个“大毒瘤”
  • 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词是亮点
  • 人民网:《公报》闪烁着点点毛泽东思想,也令人很欣慰
  • 落叶片片难道“网络张力”之秋
  • 昆明池:中国政治进程的一个重大事件——通钢启示
  • 中国国企私有化改制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浩劫
  • 无论如何,十七届四中全会将叩开社会主义复兴的大门
  • 从改革以来的历届四中全会看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前景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