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刘在党建问题上的差别
刘的修养论乃是将共产党的党内民主凌驾于人民民主之上,不愿也不敢实行人民大众的民主,发动广大党员和群众起来有力地监督制衡党内的当权派。他认为只要加强共产党员的修养就行了。邓后来也说,文革出发点是好的但多余,没有必要。如此一来,由于缺乏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强力监督制衡,其后果就是,人民民主最终必然蜕化为精英民主(如今的官、商、学精英民主即是也):官僚精英关起门来一商量一“民主”,然后再和资本精英、知识精英(主流学者)一沟通一“民主”,就把事情定下来了,然后分头行动,为谋取各自私利进行可耻的分赃,党面临蜕化变质的危险!国家和人民就要遭殃了!
毛之所以要毅然决然发动文革,就是为了避免这种党内民主的蜕化变质,他深刻地认识到了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辩证关系(党领导人民,人民监督党,尤其是广大党员和群众对党内当权者的监督,这样才能使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二者之间辩证统一起来,而刘邓基本无此自觉和水平,所以刘自己公开说,如何搞文革他也不晓得!呵呵呵),以及处理好这种关系对于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极端重要性,因此才绕过中央政治局直接通过中央文革小组引导和发动广大党员和群众来监督制衡共产党内的当权派,保证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不蜕化变质,保证共产党永葆先进性和革命本色。但毛走后,文革失败,毛所担心的事情真就发生了!一声叹息!
毛深刻地把握了党群关系的辩证法,在这一问题上是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人民群众史观。而刘则无此自觉与水平,还是历史唯心主义的修养论精英论,文革失败后,干脆修养也不讲了,搞猫论摸论不争论。呵呵呵
可以说在党建问题上以及保持和发挥共产党的先进性问题上,毛主张靠——人民民主,刘主张靠——党员修养,邓主张靠——纪检监察(以官治官,最后官官相护也,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严重分裂对立)。当前的党建战略如果不重新回归毛的正确道路,而是继续在脱离群众的死胡同中去钻牛角尖,那么,中国步苏联东欧的亡党亡国后尘,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且已越来越快了。
相关文章
- 真诚的纪念与执行十七届四中全会决议
- 在四中全会指导下,全国将掀起一个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热潮
- 大兴“四风”,关键是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
- 学习“公报”的心得和建议(二)
- 如果真心搞党建,就应割掉这个“大毒瘤”
- 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词是亮点
- 人民网:《公报》闪烁着点点毛泽东思想,也令人很欣慰
- 落叶片片难道“网络张力”之秋
- 昆明池:中国政治进程的一个重大事件——通钢启示
- 中国国企私有化改制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浩劫
- 无论如何,十七届四中全会将叩开社会主义复兴的大门
- 从改革以来的历届四中全会看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前景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