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十年文选座谈会后,孟晖答问
围绕《读书》十年文选座谈会,孟晖谈及书评风格变化,强调严肃思考与分析说理,回应‘不好懂’‘不好看’质疑,展现编辑方针与文化更新。
《读书》十年文选座谈会后,孟晖答问
问:孟晖,你在会上说《读书》最近十年的书评与别的报纸上的书评有所不同,《读书》有形无形的在抵抗这种评论娱乐消费化的过程。《读书》似乎走的是相反的路,它的书评比以前更强调了对问题的严肃思考。而且这种思考也摆脱了以前的比较抒情的方式,更强化了分析和说理。这应该是《读书》编辑部比较自觉的编辑方针吧?这应该与你在会议上说索的这十年《读书》“不断被边缘化寂寞化”相关。在这里,恐怕会牵涉到《读书》的“不好懂”,“不好看”,你作为编辑在这些年间是怎么应对这样的问题的?
孟晖: “恐怕会牵涉到《读书》的“不好懂”,“不好看”,”,这是一个被某些人伪造出来的问题,因此是一个无效的问题。我在编辑中从来没有遇到这个问题。对某些人来说,《读书》的文章“不好懂”,“不好看”,是因为这些人知识老化,见识浅陋,完全跟不上新起来的几代中青年的文化修养水准和更新的知识结构。
相关文章
- 袁长庚:读书杂志换帅风波四周年
- 三十而立却还没有立--《读书》三十周年雅聚没有“晖黄”
- 2007:“《读书》事件”的思想史意义
- 汪晖:现代化本身需要被反思
- 自由右派终于露出真相了
很赞哦! (1036)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