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两种智者

火烧 2014-10-0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讲述两种智者:一种是为世人指明方向的智者,另一种是善于寻找智者的跟随者。通过萧规曹随与恩格斯追随马克思的事例,说明智慧追随者的重要性。

  相信许多人都知道“萧规曹随”这句成语,该成语来源于汉朝初年的一个典故。

  汉惠帝二年,汉相国萧何死了,死前荐曹参为相国,曹参继任相国之后,萧何制定的法典一律不变,显得似乎终日无事,日夜以饮酒为乐。

  汉惠帝心生疑虑,责怪曹参不用心治国,曹参反问道:“陛下自己考察和高皇帝比哪一个圣明英武?”。皇上说:“我怎么敢与先帝比呢!”

  曹参又说:“陛下看我的能力和萧何比哪一个更强?”

  皇上说:“你好像赶不上萧何。”

  曹参接过惠帝的话说:“陛下说得非常正确。既然您的贤能不如先帝,我的德才又比不上萧相国,那么先帝与萧相国在统一天下以后,陆续制定了许多明确而又完备的法令,在执行中又都是卓有成效的,难道我们还能制定出超过他们的法令规章来吗?”

  接着他又说:“现在陛下是继承守业,而不是在创业,因此, 我们这些做大臣的,就更应该遵照先帝遗愿,谨慎从事,恪守职责。对已经制定并执行过的法令规章,就更不应该乱加改动,而只能是遵照执行。我现在这样照章办 事不是很好吗?”

  曹参在朝廷任丞相三年,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使西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他死后,百姓们编了一首歌谣称颂他说:“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史称“萧规曹随”。

  萧何无疑是一个智者,因此他能辅佐刘邦平定天下,曹参也同样是一位智者,他的智慧在于有自知之明,虽然能力不如萧何,但是他明白,只要沿着萧何的路走,国家就不会出错。

  人间的智者有两种,第一种专门为世人寻找方向,可是还有第二种智者,虽然他们没有第一类人的天才,但是他们善于寻找第一类智者,因为只要找到了第一类智者,也就等于找到了方向。

  如果说第一类人是沙漠中的向导,那第二类就是聪明的游客,如果自己找不到出路,那么最聪明的选择就是寻找向导。

  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第一类智者,这种人必然是极少数,他们是上天赐给世人的瑰宝,拥有他们是我们的福气,即使没有他们也不应该感到遗憾,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人类的奇观,而奇观本来就不是可以轻易见到的。

  但是我们可以成为第二类智者。做第一类的跟随者,如果想寻找捷径,这是最有效的方法。

  恩格斯本人也是一个天才,他是十九世纪欧洲知识面最渊博的学者,被列宁称为“智慧的明灯”,但自从遇到马克思之后,甘愿做马克思的助手,全力以赴的帮助马克思,因为他发现了马克思的天才,并且相信马克思能揭开资本的秘密,马克思的确做到了。

  恩格斯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了解马克思的伟大之处,并终身跟随马克思的思想,他也因此成为另一个世界伟人。

  我们再回头说中国问题吧,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袖地位,是在几十年的革命实践中逐渐确定的,是在历史中形成的,人们已经达成共识:只要沿着毛主席指引的路走,就一定会走向胜利

  请记住,这句话是人们根据以往的历史经验得出的结论,并不是空洞的说教。

  既然我们已经确认毛泽东的道路是走向成功之路,而我们还没有谁能说自己的才智超过毛泽东,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偏离毛泽东的道路呢?

相关文章

  • 中华民族史上最大的谎言——毛泽东反右错了!
  • 耿来意:毛泽东的和平梦
  • 新罗夫人:感慨毛主席的爱情生活
  • 贺济中:重新评价毛主席是人心所向
  • 耿来意:毛泽东的独立梦
  • 《毛泽东大传》(第八卷 乱云飞渡)第304章
  • 一息尚存:公知们的孙中山情结
  • 伏牛石:必然的归宿——浅议毛泽东关于领导干部与知识分子改造的思想
  • 湖北武昌中央农讲所和毛泽东旧居今开放
  •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当代的“王道乐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