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风华正茂

一个80后对文化大革命的粗浅看法

火烧 2008-07-23 00:00:00 风华正茂 1031
一位80后从个人经历和历史背景出发,探讨文化大革命的复杂影响,结合毛泽东时代与农民思想,分析社会现象与人性本质,引发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度思考。

        毛泽东评价自己的一生时这样说道:我一生只做了两件事,一是把蒋介石赶到了台湾,一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社会上对文革的看法有很多,有说坏的,也有说好的。我问我的父亲对毛泽东的看法怎么样,我父亲基本上是很喜欢毛泽东的,凡是关于毛泽东的电视剧都喜欢看,但是他也说他被文革耽误了读书的时间,如果没有文革的话他觉得他的今天会更好。

        说实在的,让我们这些80后的人去理解毛泽东,真的很难。能够想起来的事情基本是90年代之后的了,此时毛泽东早已被官方盖棺定论了十几年。在我们的记忆里,毛泽东时代离我们的生活似乎是很远的事了。对粮票啊工分啊也只有好奇的份。

        促使我对毛泽东产生浓厚兴趣的一个原因是他是无人不知的开国领袖,一是被农村里的老人对毛泽东的怀念所感染,还有一个原因是我和他都是12月26日出生的。人总是对那些和自己有共同点的人感兴趣。

        来乌有之乡网站溜达1年多了,很喜欢来这里找寻在别处难以找到的被掩盖的事实以及被封杀的观点。几乎把1年来的文章都看过了。看过张宏良老师对文革的解读,觉得很有道理,但当时心中就是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当时党内高层就出现了那么多的敌人呢?这个疑问一直困扰了我好久,联想到今时今日的地方政府所作所为,终于想明白了。

        毛泽东带领的一帮人马,绝大多数都是旧社会的农民出身的。而作为农民,固然有着勤劳吃苦的良好品质,也有封建文化上的劣根性,比如他们也反官僚反腐败反色情,其实他们并不是反对这些,他们的想法其实是别人能当官自己为何不能,别人能腐败自己为何不能,别人能纵情声色自己为何不能。这些悲哀的想法在今天的大多数人的身上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多数民众其实不是真的反腐败,其实他们是反对别人腐败而已,一旦有机会自己当官了,那肯定也要去腐败的。他们痛恨别人腐败,同时却希望自己能够腐败。

        这就是当新中国建立之后,各级“公仆”前腐后继的文化源泉。老子辛辛苦苦打下江山,现在该到了享受的时候了。这样的文化,不反的话红色江山能不变色吗,文化大革命难道不应该发动吗?

        鲁迅先生认为整个中国史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吃人的历史,这是相当有道理的。我们以前一直被灌输着这样的思想:中华民族是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是个勤劳善良的民族……如今仔细的想了想,不知道伟大在哪里,勤劳是勤劳,不过是被地主被贪官(现在还加上被资本家)逼出来的勤劳。善良也有,不过只存在于少数女人和极少数男人身上。中华民族的大多数人都是懒惰,自私,低俗的,人生的终极目标就是黄金屋和颜如玉的。这样一种腐朽的文化,不反的话永远都是少数人骑在多数人的头上,多数人起来反抗成功了,结果还是少数人骑在多数人头上。这就是毛泽东讲的朝代更换的周期律啊。如此的文化,不反能行吗?看看我们今天的社会,不是依然这个样子吗?

        所以,发动文化大革命是没有错的,文化大革命唯一的错是错在没有能够进行到底。中华民族依然是个劣等的民族,腐朽的封建文化不能被革命掉,中国就永远不会有希望。

相关文章

  • 也谈“央行独立”(旧文重发)
  • 一80末青年的实践调查笔录——记敦煌市一国企倒闭的前后及感想
  • 我们为什么空虚——写给我们80后、90后这一代
  • “反腐必反体制”是终极邪恶理论
  • 徘徊在生存智慧与理想主义之间——80后的精神状况
  • 青年节里说青年人的幸福
  • 雨夹雪:80后、90后青年为什么不幸福?(旧文,修改稿)
  • 一个八〇后:对“彻底革命派”的批判
  • 90后心中的毛岸英
  • 大学生民工调查
  • 忠言:啃老不是“啃老族”的耻辱!
  • 二十三画生:90后谈党风问题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