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文化大革命是奉旨造反?

火烧 2011-06-09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文化大革命中‘奉旨造反’说法的合理性,质疑该说法是否成立,并分析其背后对毛主席及共产党的影响,同时对比历史人物行为,强调党员精神与责任。

昨天在语音频道听一位文革老人谈维权的事,这本来是件好事,全心全意也应当支持下,但是他谈起造反的初衷时,竟然说是奉旨造反。这个就值得商榷了!  

请问:造反还有奉旨而造的吗?   

或许真的是全心全意孤陋寡闻,反正从陈胜吴广一直到朱毛红军,全心全意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谁是奉旨造反的。如果有奉旨造反的,那也一定是奉敌国的君主之旨而造本国君主反的。  

其次,即使世上真存在有奉旨造反,那你们奉的谁家的旨?难道是奉毛主席老人家的旨?  

老先生大概觉得这样说不对,于是就说成是奉共产党的旨。但这样也不妥,因为当时的共产党也不是专制君主,不知老先生何来奉旨之说?再说共产党的领袖当时是谁?是毛主席啊,所以不管你是哪个说法,都是针对的毛主席。  

全心全意劝老先生把奉旨造反改为“响应党的号召”,但老先生固执之极,依然强调奉旨造反的谬论。  

难道真的如某些右派所说的那样,毛主席是封建皇帝、毛时代是专制时代、毛主席是为了整刘少奇而发动的文化大革命?  

老先生的奉旨造反一说,把一切“不良”后果都推到了共产党和毛主席的身上,而他自己只是像军人一样奉旨行事,所以他自身一点问题也没有。所以,政府应该解决他的问题,给他一口饭吃。这样,他被漂白了,毛主席却被染黑了,毛主席从一个人民领袖被染成了独裁君主!  

为一口饭而这样去做,全心全意觉很不值得。当年江姐入狱,酷刑之下都不曾屈服,这才是共产党的钢铁意志。酷刑之下都不屈服的共产党员,岂能为五斗米而折腰?  

老同志听后斥责全心全意是饱汉不知饿汉饥,是站着说话腰不疼。全心全意的确没有饿过,但饿也不能向敌人去乞食,何况你还为了乞食去污蔑自己的领袖!  

老同志又辩解说,这样的文字是写给敌人看的,属于策略和文字技巧。即然如此,怎么会跑到了网上?即便是给敌人看,也不应该写的这么没骨气。最起码的格调也应该是质问的口气:“我们当年造资产阶级的反有什么错?响应党的号召有什么错?”这不是更令他们狼狈不堪吗?  

同一天在另一个频道,全心全意听到了王进喜遗孀的事情。王进喜去世后,家境非常不好,没有任何积蓄。在那个年代,一个把自己的生命都献给共产主义事业的共产党员,真的可能会家徒四壁、一无所有。即使如此,王进喜去世后,他的遗孀也没有向组织提出过要求。那时的共产党员大都不“习惯”于向组织开口,那时的党员大都非常固执。如当年毛岸英的舅父想通过主席寻一份工作,毛岸英写信予以回绝,非常“不近人情”。但什么事都有例外,如某个被打倒的领导人就三番五次给中央和中央领导写信,要求照顾自己的儿女,要求提高工资等等。  

那时不仅党员好,党组织也好。所谓群众利益无小事,党从来都不会忘记群众,更不会忘记曾经的革命功臣!那时候党与群众的关系非常铁,铁到何种程度?当时有一句话,叫做“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共产党”。所以,全心全意猜想,那时候王进喜家庭的状况想必与普通老百姓差不到哪里去,王进喜家庭窘迫状况估计是后三十年之内的事。此时,修正集团已经抛弃了无产阶级,背离了人民大众,随着贫富分化的加剧,王进喜家庭的状况可能会急转直下,而王进喜的遗孀硬愿受穷也懒得去理会那个离心离德的修正集团,这就是共产党员的骨气。  

一位叫“政委”的网友虽然家境也不富裕,但听到王进喜家人的状况后,马上拿出了500元钱,托付大庆来的同志要他一定捎给王进喜夫人,这就是最最朴素的阶级感情!虽然全心全意在频道里对这位网友的其它观点都不怎么赞同,但此刻对他真的是好生敬仰,所以大笔一挥,赠与他十个金光灿灿的大字:公权从来横,最善小民心。  

我们的革命者决不能得佝偻症、软骨症,任何时候都不要吃嗟来之食。我们观点要名堂堂,言语要响亮亮,行为要坦荡荡,造反要响当当。  

老人的错误,是一方面把这个修正主义认定为死不改悔的走资派,一方面又舍弃不了那块假牌子,还要去跟人家套近乎、拉关系、混饭吃,这是非常要不得的!  

最后再提一点,老人是一位坚定的反修者,但老人的反修是纯粹站在他自己立场上反的,老人是因造反而致罪的。虽然全心全意没有遭受过修正主义的“特别待遇”,但全心全意同样也反修,而且全心全意的反修是完全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的。  

全心全意的观点非常鲜明:毛主席不是封建皇帝,文革就是造反,造反就是有理,有理就不怕坐牢,坐反动派的牢无上光荣。  

   

二0一一年六月九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