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有必要吗?
文化大革命有必要吗?
张国华
伟大领袖毛主席,于1966年亲自领导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一次古今中外没有的,在政治组织领域,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甚至于人民生活也起了很大变化的触及各阶级人士灵魂的伟大的革命性的风暴。影响波及全世界。
它的意义在于无产阶级政党在取得领导权以后,如何解决党的领导层继续保持始终如一的政治觉悟,思想觉悟。始终如一的保持不脱离人民群众,不脱离实际工作。始终如一的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洁性,正确性。始终如一的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先锋作用,以及毛主席在进京前在西柏坡向全党提出的“两个务必”要求。始终如一的保持领导阶层的廉洁奉公,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人民服务。把人民群众的疾苦视为自己的疾苦。是衡量一个政党,一个组织,一个党员的根本标准。
1966年的无产阶级大革命,确实有必要吗?回答这个问题有两个很简明的答案。
一 有必要。
二 不必要
一有必要:
中国共产党的灵魂是什么?答案非常明确。就是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阐明的,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代表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的一个无产阶级先锋政党。他的一举一动无不为世人所瞩目,他的一言一行无不为世人所关注。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所反映出来的,是这个无产阶级政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及世界观,价值观 ,意识形态的外在表现。是一个无产阶级政党能不能生命之树常绿的根本表现。
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领导全国广大人民夺取政权以后,摆在这个政党面前的,是政治和经济两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经济问题无论困难如何艰苦,环境如何险恶,都不是这个无产阶级政党所惧怕的,也不是这个无产阶级政党的领袖毛泽东所过多担心的。恰恰相反政治方面的问题,是这个政党领袖毛泽东所要时时考虑的问题。事实证明毛泽东的忧虑是现实的,有事实的。毕竟政治问题关乎这个政党的存亡,关乎这个国家的存亡。如建国初期的刘青山,张子善。如五十年代的高岗, 饶漱石。如反右扩大化,如对待大跃进与三面红旗。如六十年代初的“四清”运动,可以说毛主席所忧虑的是现实存在的,是一直伴随这个无产阶级政党生长壮大的。
在建国以后,有些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在政治思想上对自己要求降低了。居功自傲,生活上开始腐化,住洋楼,有警卫,坐汽车,有保健医生,时常看传统戏剧演出,周末跳跳舞。他们已经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忘记了为新中国牺牲的战友,忘记了人民群众,忘记了党的宗旨,被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所腐蚀。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其党员在政治思想上,意识形态上,就存在着纯洁与污浊,高尚与卑劣,英明与愚昧,大公无私与自私自利的问题。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时时注意这个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洁性时时注意这个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形象,时时注意这个政党成员政治思想上的变化,意识形态上的变化。如精兵简政,如枪毙黄克功,如王明的十二月会议等。延安整风是一次以反对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宗派主义的文化大革命。它保证了这个无产阶级政党生命之树常绿,为解放全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毛主席在回答民主人士黄炎培所总结的中国统治阶层周期问题,明确的说是人民监督政府,政府就不敢懈怠。
在三十年代红军根据地时期,毛泽东身为苏维埃政府主席以身作则,在实际工作中关心人民群众生活,严惩贪污腐败行为,对党内的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宗派主义深恶痛绝。例如,莫斯科共产国际出版的毛泽东《经济建设与查田运动》以罕见的热情高度评价了毛泽东的工作成绩和主导方针的正确性。
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在古田会议上所做的《古田会议决议》,使这个无产阶级政党所领导的军队,成为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区别与其他政党,封建军阀组织的人民军队,是一支真正归属于这个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人民武装。他官兵平等,取消雇佣制,成立士兵委员会,支部建在连上,让士兵军官明白是在为谁打仗,《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大任务”,毛泽东思想是这支人民军队的灵魂。
从上述事实可以清楚看到毛泽东,为保持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不变质,保持世界观,价值观的正确性,廉洁奉公,严惩腐败,关心人民群众生活,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党的事业放在第一位,是毛泽东从事革命事业,领导这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始终如一的要求。
由于每个时期,主观因素与客观环境不同,其方式方法有所不同,但对上述要求毛泽东从不妥协。因而,1966年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必然发生的。也是中国共产党自身要求。
1966年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共产党1921年到1966年所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有深远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必然走上这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反面。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非常必要的,是非常及时的。
它就像一架时光机器,让我们看到了文化大革命以后景象的前因后果。
二 不必要,因为有必要所以此命题是伪命题不作回答。
2009.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