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将考验大家承受能力的底线
物价将考验大家承受能力的底线

前一段吹风的“5年工资翻一番”缩水为“收入增长与GDP增长同步”,我相信的是:工资增长速度一定将低于GDP增长,而CPI(物价消费指数)的增长速度将一定高于GDP增长,这就是大家将面对的现实。当然,专家会做出截然不同解读,还是莺歌燕舞、欢欣鼓舞!

有人形容当前的物价上涨速度,说是已超过1988年,因为那时的工资基数偏低(普遍月薪不到百元),而基本消费以吃为主,所谓“大件”正由自行车向彩电过度,冰箱、空调仍属于奢侈品。那时“温饱”还处于真正的初级阶段,工资低使大家没有太多的回旋余地,物价稍有浮动大家就感到生存空间被挤压,尤其文革结束12年了,那会儿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使大家敢于说出自己的感受,也为一年后的“风波”埋下了伏笔。

汽柴油搭国际油价上涨了。新京报:“北京公共交通被指挤掉尊严 低价公交逼人买车”,什么意思?想为搭车涨价造舆论是吧?搞火力侦查?老百姓要实惠不要尊严,谁爱装孙子谁装,别拿老百姓开涮!昨天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60周年,共有183,108人牺牲。小时候,我一直以为是和美帝国主义打仗,后来才知道是和联合国军打仗,因此我国在经贸上受到了国际封锁,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时,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不到30个(1955年底和我国建交只有23个国家),客观上中国被世界闭关锁国了。

电视上讨论不能让“志愿军”的血白流,白岩松说:“现在有的人会去探讨这样的问题,去讨论战争怎么样,其实这是对于那些参加到战争当中的人来说是一种伤害。…不能因为…,打过仗的士兵所付出的这种努力就是没有价值,国家依然要以最高的礼遇去对待他们,因为他们是为了国家,哪怕是志愿军,同样是为了国家和为了这个世界。…我觉得这个体现了,…一个大国大在哪、一个强国强在哪,不仅仅是那些数字,还在于尊重所有该尊重的。”他这话说得很绕,如果不是这个专题讨论,还以为他在替日本人解释什么呢。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1950年10月25日起陆续有240万人入朝,近3年的战争,将新中国解放初期的家底儿几乎打光了,从38线始至38线止,一场入侵反入侵,反击战被反击战。1951年5月15日美国五星上将布莱德利说:“如果我们把战争扩大到共产党中国,那么我们会被卷入到一场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中。”后来这段斩了首的话被用来表达我们的胜利。

大家都在说中国快步进入老龄化,可很少有人疾呼“赶快放开生育”,世界发达国家的前车之鉴还不能让我们警醒吗?!“维持会”的思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车到山前必有路?病树前头万木春!2009年末,中国60岁以上人口约1亿6700万,占人口12.5%;我们老彭家兄弟四人,加父母加四个第三代,共十人平均年龄达到54岁,可国内还没有一个第四代,没有与国家同步!

今年前7个月新增贷款5.15万亿人民币,以全年7.5万亿贷款计划,剩余每月贷款应不超过5000亿。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在支撑这种放贷规模,常看到说美国印钞厂开足马力,看来我们也没歇着,进银行常能闻到印刷厂的油墨香,还是多印点大钞吧(500、1000、5000、10000),以应对通胀和可能发生的挤兑。良药苦口、忠言逆耳,病入膏肓就不要讳疾忌医,窗户纸早让人用舌头舔过了,略有风吹草动就原形毕露了。

周日(10月24日)王歧山副总理和美国财长匆匆会晤,周一(25日)汇市开盘就给以颜色,虽不是美国交易时间,美元指数还是在5个小时里跳空下跌了1%,后来虽有修复,但市场在猜测中惴惴不安,黄金价格也因此波动超过1%。说是阶梯电价不会降价,又反复说不会涨价,那你折腾个啥?不要以为别人都比你弱智,大家其实什么都明白,明白每一篇文章要表达的真实意思,只是大家都在“难得糊涂”,让装聪明的去犯傻吧!

媒体不断解读“125”,似乎在画一个圆,很像一个大饼,希望不是阿Q想画好而没画好的那个“○”。
相关文章
- 成都学者:银根会放松吗?
- 王小刚:中国经济已面临“滞胀"风险的理性分析及对策思考
- 混乱的经济学名词之通货膨胀
- 中国的通货膨胀已攀升至高位,应该采取渐进式举措加以调控
- 梅新育:中国物价上涨罪不在"猪" 美联储才是祸首
- 吕永岩:对美巨额利益输送必须严查、追究!
- 通胀“魅影”下的规避与应对 ——“通胀治策”论坛精要
- 从猪价轮回看生猪产业的沦陷
- 通货膨胀与经济危机
- 梅新育:境外上市受阻有利于削弱输入型通胀
- 通货膨胀的真相:美联储放水与大象挤入澡盆
- 竖琴螺对通货膨胀的独特看法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