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猪肉涨价:所谓的“雷厉风行”

火烧 2007-08-1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分析猪肉涨价现象,探讨劳动力价格与农民选择的关系,指出地方政府在三农问题上的角色,强调市场机制与政策扶持的平衡,揭示结构性变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猪肉涨价:所谓的“雷厉风行”

  这一轮涨价有点儿疯狂,有点儿邪乎,也有点儿恐怖,涨得老百姓怨声载道。依猪肉涨价而言,犹如猪姥姥在向人“游行示威”抗议对它“不公正”的待遇。国务院13日晚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落实促进生猪等副食品生产供应的各项政策措施,保证市场供应,维护副食品价格稳定。因此维护副食品价格稳定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热点话题。新华网北京8月16日电(记者赵晓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16日宣布,已于近日下发关于支持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生猪生产的信贷支持。一时间,在百度网上仅此类消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出台信贷政策支持生猪生产 新华网 18:01 31条相同新闻• 湖北拨款两亿支持生猪生产“大手笔”稳定肉价 新华网 09:30 22条相同新闻• 山东省投放40多亿元贷款扶植生猪养殖 新华网山东频道 08-15 16:44 23条相同新闻• 北京肉价回调1元左右 商务部:猪肉价格会渐稳 新华网 8月15日截止 15:58 28条相同新闻可谓“雷励风行”地铺天盖地有人说了:这是“恢复性上涨”还有人说,这一事实意味着我们关注猪价以及农民,不再仅仅是强弱势语境下的对所谓“弱势群体”注意,我们的生活或许将在我们未必完全留意的结构性变化过程里,被重新调整。然而1992年猪肉市场放开,有15年市场历练的中国农民,在猪疫期间补栏,差不多接近常识——但是,为什么去年猪疫,农民却放弃一个机会呢?

  有人称:湖南湘潭青竹村,一个养猪重点村庄的支书卢国良的解释是:谁也没有想到会涨到这么高。当然,这个解释并不精彩。但是,在此次有对生猪从养殖到收购、运输、屠宰、终端销售各环节,以及研究者、官员各色人等的采访中,只有卢国良提供了一个重要结论与更具分析维度的方法论。他的结论很简单:劳动力价格是关键因素。在众多将农民作为对象的研究中,囿自学科边界,一般农民与农民工是分开的两个概念轴。真实的中国农民生活,被研究者的方法论肢解了。曾经有过10年打工经历的卢国良观察的方法甚至很简单,究竟是在农村种粮养猪还是进城打工,“价格是关键”。在一个已经可以自由流动的中国社会,卢的观察,更接近经济学“理性人”的假设——城市与乡村收益比较,是决定农民选择的决定性原因,是否养猪,当然也不例外。循此方法论,或许我们可以突破那些对猪价影响的外生性因素所带来的遮蔽。

  这里对“为什么去年猪疫,农民却放弃一个机会”的提问者得出“价格是关键”的背后难道不是我们的地方政府对三农问题的漠视?去年猪疫,农民却放弃一个机会不正说明缺乏地方政府主导下的科学引导农民对市场的判断所产生的猪姥姥在向人“游行示威”抗议对它“不公正”待遇的结果。“价格是关键”相对于打工的农民和养猪那个更合算固然弃养猪而打工。但是,缺乏了政府支持、扶持这枚铜板的另一面的农业经济才能稳步发展是根本原因所在,即是说仅管有银行对农民养猪的信贷支持,如果农民再遇去年的猪疫而无法进入“市场”怎么办,他们有能力抗拒这种生产过程的“风险”吗?不知力主“价格是关键”者对此将如何解释!如果抛开地方政府对三农问题的漠视而仅仅得出“价格是关键”这一结论不无泛市场化的一切由市场说了算之嫌!可见上引所谓“结构性变化过程”是在为市场万能论进行着曲线辩护,这可从上引不再仅仅是强弱势语境下的对所谓“弱势群体”的“注意”暴露无遗。正是这种泛市场化的“市场万能论”怎么也无法面对农耕经济条件下农民需要扶持的中国三农问题。

  有人称:猪肉涨价——20年来最为剧烈的这次价格波动,是一起偶发事件,还是一种结构性变化的前兆?在猪肉的生产与消费均为全世界第一的中国,这显然值得思索。 从事件的角度观察,最早扇动翅膀的那只“蝴蝶”,能追索到两年前。那倒更像一起真正的偶发事件。2005年,产猪大省四川,206人感染了猪链球菌,最终导致38人死亡。这一事件的原因被认为是养猪农户与无证私贩的非法屠宰造成,为了保证当年国庆节前猪肉供应的质量,于是有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打击非法屠宰行动。以中国政府效率之高,在村乡、城镇活跃的无证私贩很快出局。但是复杂的局面在于,中国的生猪养殖目前仍以散养为主,兼营的中国农民一般以养殖10头或20头为主体。联络生猪生产最前端的无证商贩被取缔,维系脆弱平衡的产销链环断裂,出售生猪在一段时间变得困难,养殖意愿自然衰落。

  好一个“联络生猪生产最前端的无证商贩被取缔,维系脆弱平衡的产销链环断裂”此种说法无非是变相指责政府这只“无形的手”变为“有形之手”对市场依法行政的规制和监管,似乎“维系脆弱平衡的产销链环断裂”结果的原因是“无证商贩被取缔”!

  这种主流精英理论的思维定势必然导致国务院诸如国资委热衷于国企产权“改革”和发改委对三农的漠视,于是猪肉涨价了,便出现屎到屁门上才找茅坑,结果来不及还是拉了一裤头屎的尴尬。真不知中国人民银行、农业部、发改委、国资委等相关部门对三农问题是怎么协同作战的,让“猪”把人搞得如此狼狈,事实胜于雄辩涨价并非“恢复性上涨”,猪姥姥游行是人惹得祸!

(2007年8月16日23:20分)

相关文章

  • 成都学者:银根会放松吗?
  • 王小刚:中国经济已面临“滞胀"风险的理性分析及对策思考
  • 混乱的经济学名词之通货膨胀
  • 中国的通货膨胀已攀升至高位,应该采取渐进式举措加以调控
  • 梅新育:中国物价上涨罪不在"猪" 美联储才是祸首
  • 吕永岩:对美巨额利益输送必须严查、追究!
  • 通胀“魅影”下的规避与应对 ——“通胀治策”论坛精要
  • 从猪价轮回看生猪产业的沦陷
  • 通货膨胀与经济危机
  • 梅新育:境外上市受阻有利于削弱输入型通胀
  • 通货膨胀的真相:美联储放水与大象挤入澡盆
  • 竖琴螺对通货膨胀的独特看法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