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告别毛泽东主义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步骤》评析

火烧 2010-05-2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告别毛泽东主义对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分析专制主义与革命主义的影响,强调民主与人民监督的必要性,提出宪政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的结合。

本文评析的《告别毛泽东主义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步骤》一文,来源于《中国选举与治理网》,作者叫木然。原文见: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76634

毛泽东主义的实质是专制主义、革命主义,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按意识形态的说法是社会主义民主,如果不按意识形态的说法应该是宪政民主。意识形态也好,非意识形态也好,民主应该是官方与民间的共识,也是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观念力量。无论如何,只要是搞民主,就必须告别毛泽东的专制主义、革命主义。   

评:毛泽东主义(思想)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如果作者把这界定为专制主义,那我们愿意要这样的“专制”,而不是要搞金钱选举的所谓宪政民主。在美国等西方社会里,由于宪法规定必须搞私有制,整个社会财富被一小撮资本家寡头统治,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上无法实现政治民主,历史证明,美国的整个选举早已被寡头操纵控制。所以说,生产资料所有权是最根本的人权。如果把制约破坏为人民服务的阶级斗争定义为革命主义,那么人民也愿意要这样的革命主义,而不要所谓普世的自由。如果把毛泽东发动人民群众制约官僚主义及其走狗的文革说成是革命主义,我们更愿意践行制约官权泛滥的有序文革。  

  专制主义的核心是不受限制的绝对权力,是绝对权力的绝对滥用。毛泽东的绝对权力从两个层面展开,一个是绝对的世俗权力,另一个是绝对的精神权力。绝对的世俗权力在建国后没有任何制约,表现在:已经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形同虚设,甚至十几年不开会。政党制度名存实亡,党内派别消失殆尽,党外政党成为既不中看也不中用的花瓶。  

评:如果人大代表、政协代表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也不必搞什么形式化的会议,劳民伤财。如果每位干部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那么他们之间本身就是互相监督的机制。也不必搞什么三权分立。关键是干部代表是否有这个觉悟。尤其是是否愿意让人民监督,比如今天有多少干部自己公开自己的财产接受人民监督。毛泽东自上而下的大文革,就是大民主,让人民真正可以在官僚干部面前以国家主人姿态出来,而不是分成三六九等后还说什么民主。  

各种民间组织不是被彻底消灭就是成为摆设,他在革命时期赞扬的农会组织灰飞烟灭,社会自组织功能、自治功能严重萎缩。他号称的无产阶级的群众运动式的大民主成了他手中整人的工具,他提出的民主集中制与权术共谋。通过《人民日报》的社论的人治方式取代了法治,甚至达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把林彪定为接班人成为政治上的天方夜谭,林彪的政治出逃成为政治上的黑色幽默。他统治所依据的原则不是美德、不是平等、不是民主、不是共和,而是恐惧,他不但让身边的元帅、将军、官员感到无所适从,更让恐惧的原则弥漫整个社会。  

评:是毛泽东让各种自组织消亡的吗?那么文革中成千上万的民间自组织又是谁兴起的呢?如果整人整的是官僚主义、整的是封建主义肉身,那难道不是历史的进步吗?今天出现的各种现象无不说明,虽然当年有些过,但其中一部分整顿的对象是整对了。将民主集中制与权术共谋对应,这只能说明对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一知半解,甚至恶意攻击。有良心的人治比没有良心的法治要好得多。说他对同志不平等,让人民去说才好,而不是脱离群众的人说,如果与哪些脱离群众的人也讲平等,那就是对人民不平等,让对人民不民主的人民主,就是对人民的不民主,你说的不是共和,那就看是谁具体执行了不共和,否则他也不会维护人民主权、维护共和国而发动文革,如果不让人民敌人恐怖就是对人民的恐怖。只要百姓不恐怖,官员将帅如履薄冰是应该的,因为为人民服务担当重任的人,稍有不慎就会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对此,可能有人会举出1945年毛泽东问黄炎培对延安的访问观感来反对上述观点,即毛泽东是主张搞民主反专制的,其实并非如此,其原文是这样的:黄炎培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为了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求发展,到干部人才渐见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作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评:还认识到了这则关键材料。  

  从毛泽东作答中可以看出,毛泽东的民主观是具有民粹特点的民主观,就是他的这一个“让”字也会使人大跌眼镜。也就是说,他的民主观是以“让”字当头的民主观,是恩赐的民主。何时让,在什么地方让,让到什么程度,让给谁,让的时间、地点、人物、性质和范围都在毛泽东的掌控之中,“让”的民主是不是受到法治和宪政的约束,建国后的所谓的大民主实践就是让的结果,而且毛泽东这种“让”字当头的民主观并没有跳出历史的周期率,反而在历史周期率的泥潭当中陷得更深,让的背后仍然是不受限制的专制权力,在专制发展的历史上,抽象的人民总是与现实的专制权力共存共荣。  

评:认识到了,却没有认识到其中的价值,马上扣个帽子——“毛泽东的民主观是具有民粹特点”,为什么不说是适合中国国情呢?这就是立场不一样的结果,他站在西方民主观立场来批判中国的民主观才会有这样的效果。是不是走出历史周期律不是看“让"不让,而是看大民主起不起监督作用。只有经过人民领袖的专制才会走向人民民主的落实,事实上现在就是当年培养起的红卫兵们更勇于站出来为人民利益抗争,这就是人民领袖培养出的民主因素。  

  毛泽东绝对的精神权力就是所谓的毛泽东思想,他的思想不容丝毫怀疑。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就有立德、立言、立功之说,而毛泽东“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是古代“三立”在当代的翻版。毛泽东本人最喜欢的就是“伟大的导师”,愿意做精神上的领袖,其标志就是毛泽东思想。既当世俗领袖又当精神领袖是所有专制者的共同梦想,在西方经过宗教与世俗的争斗之后,使得世俗权力与精神权力二元化,即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专制者几乎再也不能管精神上的事,绝对的权力受到了削弱并受到宗教的约束。中国没有西方意义的宗教,所谓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对绝对专制权力约束不大,中国的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又为绝对权力涉及道德精神层面打开了巨大的缺口,在毛泽东那里达到了顶峰。当时就有人调侃“全国八亿人民不用思想,就靠毛泽东一个人思想就行了”,这话有些绝对,却道出了绝对精神权力的真谛和实情。毛泽东思想与言论自由、思想自由、良心自由相悖,严重地窒息了人们的思想,禁锢了人们的头脑,囚禁了人们的灵魂。即使人们称之为毛泽东思想精髓的实事求是也成了教条,否则就不会在后面又加上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类的内容。  

评:西方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描述就是素王(哲学王)当君主就是理想国。这是东西方共同的追求,不要因为西方近代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后,退而求其次的改革就是好的了。能把亿万民众积极性调动起来的领袖,就是践行民主的领袖。所谓”靠毛泽东一个人的思想就行了“的谬论实在不值一驳,依然是对真民主不理解的误读,只不过是形式民主崇拜的书生之见罢了。  

  毛泽东的革命主义与当今的建设主义更是格格不入,他对暴力革命的歌颂、对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的偏好,对阶级斗争手段的推崇和广泛普及(比如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阶级斗争一抓就灵;以阶级斗争为纲,纲举目张;共产党的哲学就是斗争哲学,八亿人民不斗行吗?还有当时流行一时的并写进小学课本的顺口溜:阶级斗争松一松,阶级敌人攻一攻,阶级斗争抓得紧,革命政权掌得稳)把传统文化窝里斗的“酱缸文化”(柏杨语)发挥到极致,严重侵犯了人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幸福,颠倒了人们的是非观,深深地毒化了人民的灵魂,激发了人们吃人般的野蛮狼性,在中国社会留下了深刻的不良影响,时至今日仍在一些群体中有广泛的市场,在社会中如幽灵般游荡。中国古代就有一句话,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革命的手段不能用到建设当中来,古代帝王都懂的道理在毛泽东那里被遗忘。毛泽东用革命的方式来指导建设,反右、大跃进、“文化大革命”都是用革命的方法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每一阶段的建设都充斥着革命的硝烟,他建国后一错再错,不但使国民经济达到崩溃的边缘,也使政治上的专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评:毛泽东不懂中国文化吗?一部二十四史的批注就够作者学一辈子的了。看下今天的两极分化就可以说当年抓阶级斗争培养接班人的必要性,如果没有当年的培养,尤其是没有文化革命的发动,也许我们早已迅速回到了晚清腐败挨打的历史时期。光抓经济建设行吗?当人变成了兽,即使再富裕也无从谈起幸福。现实是最好的教育。一个三十年完成工业化体系的农业国,这样大的建设成绩,说人家不懂建设。我们可以断言,奥巴马和未来的中国领导人都会赞成未来中国的发展模式只能走毛泽东式的建设道路,地球才会太平和谐。  

  综上所述,不告别毛泽东主义,就是不告别毛泽东的那种不受限制的世俗和精神的双重绝对权力,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就会因此步履维艰。告别毛泽东主义,中国才能走上政治现代化之路,才能建立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保护公民的权利,保护人权。建立宪政民主,政治才文明,社会才和谐。  

评:诚如作者所言,如果真告别毛泽东主义,中国也绝不会走上所谓宪政民主,只会走上四分五裂的军阀割据。现行社会之所以还安稳,也就是因为毛泽东一代人一手缔造的政治体制还在发挥效能,如果改变抛弃,就必然倒退到五子登科社会全面溃败时代。作者理想化不合国情的宪政民主只能是无法实现的愿景。毛泽东的宪政民主才是未来的方向。连李敖都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世界上最好的宪法,关键在落实。  

  在这方面,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的话可能会对中国的现在和将来有所启示,他在接受俄罗斯著名《消息报》采访时,就应该如何评价斯大林问题表示说:“如果谈到应如何评价斯大林时期的统治这个问题,那么实际上从新的俄罗斯诞生以来,这个评价就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斯大林针对自己的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虽然说他在管理国家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虽然在他的统治下,前苏联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他对于自己的人民所犯下的罪行是无法饶恕的”。  

评:没有文化革命的斯大林是俄罗斯人民的悲哀,毛泽东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发动了文化革命,尽管文革两点错误即全面内战和打倒一切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伤害,但那却为共和国江山培养了两代护卫者和一套崭新的民主模式。伴随历史长河的流淌,他的功绩将越来越凸显出超拔的价值。  

中国的体制是照抄照搬苏联的,如果中国政治体制不改,苏联在何时、何地、何人、何组织出现的问题也同样会在中国出现,这种情况,权力者是最不愿意看到的。不但“不改革开放,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而且不改革政治体制,是绝路加死路。当时的苏联通过公开性、民主化、人道主义打通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通道,扫除了改革的障碍,告别了斯大林主义。中国也得走这条路,告别毛泽东主义,不走也得走。往前走,融入世界政治文明主流,是一条活路。往后走,是专制主义的万丈深渊,是一条死路。   

评:说中国体制完全照抄苏联的,这是不客观的,一则这种论调本身就是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一则更漠视了毛泽东领导发动的文化大革命克服体制弊端成果,而这恰恰是这种体制有强大生命力远超于苏联的体制。如今在权力加资本狂奔多年后,无论左翼还是右翼都有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呼声。左翼改革路径是恢复体制本身的灵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右翼则想走苏联解体道路的改革。但实际后一种道路,经过文化大革命之后已经提高了这个改革的成本,甚至远大于前一种改革的成本,无论是民众还是右翼主要人群都不会轻易走后一种道路,一些右翼书生理想之见只能留在媒体的呓语中。承认毛泽东这位历史巨人的存在,连同他主导建设的社会主义体制的客观存在,是无法绕过去的高山。作者所谓告别毛泽东主义只不过是全盘西化派再次的呓语,甚至没有超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西化派论调,此论调可以休矣。君不见,人民群众在互联网时代已经觉醒主动参与到新时代的政治运动中来吗?不是文革的魂不死,是华夏民族遇到危险时候本能的自我反应,只不过今天有了互联网之后,民意表现得更直接罢了。毛泽东伟大的灵魂再次向中国人走来已经成为挡不住的潮流。人民可以再次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答案已经很清晰了。  

相关文章

  • 巩献田:请听钱学森同志讲政治体制究竟如何改革?
  • 邓小平“南巡谈话”是要走资本主义道路?
  • 梁柱: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政治改革和毛泽东的远见卓识--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历史性选择(之三)
  • 愚悻:在前进频道也来个“十三点”
  • 《政改十三点》出笼是为自掘坟墓
  • 大众民主:图穷匕见,狗急跳墙——评《政改十三点》之一
  • 赵系图穷匕见——评《政改十三点》
  • 一个世纪性的弥天大谎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