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美媒:有关国家主席习近平的10个迷人事实

火烧 2014-10-17 00:00:00 国际纵横 1025
文章列举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10个迷人事实,涵盖其治国理念、信仰追求、人民情怀及中国梦等核心内容,展现其领导风格与思想精髓。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10月15日文章,原题:有关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10个迷人事实 近来,我的朋友送来一本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尽管我无法事无巨细地引用该书的材料,但以下是我的一些阅读心得:

  习热爱古代经典:习经常引用中国先哲的言论使其讲话引人入胜。例如,他在谈及中国青年发展时提到,“学如弓弩,才如箭镞”和“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习有真正的信仰,但仅限于共产主义:其实,他在讲话中绝不姑息那些“烧香拜佛,遇事‘问计于神’”“稀里糊涂当官,浑浑噩噩过日子”“向往西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或“对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丧失信心”的官员。

  习从来不让你看到他焦虑不安:习不抱怨,尽管他表示其个人时间“都被工作占去了。他只是说,我“兢兢业业,夙夜在公,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

  习专心求胜:习具有竞争者的精神气质。在谈及渴望中国成为创新型国家时,习显然不满足于中国当前的“二流”地位,我们“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

  习如何成为中国领导人?习说是“人民把我放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

  所见即所得:习的言行体现出非常连贯的理念和价值观。例如,在他谈及中国官员的必要素质时,德行、操守和对人民负责是始终如一的主题。

  差不多,但不完全是……:除呼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以服务于中国的软实力外,习还要求“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要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雷锋式的生活:青少年时期的习在陕西农村插队期间,北京曾奖励给知青先进人物一辆带斗的三轮摩托车,他却设法换成“手扶拖拉机和磨面机、扬场机、抽水机等农用工具给乡亲们用”。

  学者:习说读书是其最大爱好。在他当时插队下乡的村子内,老乡们还记得,他放羊时也在黄土高坡上看书,并在煤油灯下看“砖头一样厚的书”。

  我有一个梦想:看来,中国梦将成为习近平任期的定义元素之一。它代表着爱国主义、创新和团结。在他看来,中国人应为实现中国梦做贡献。

相关文章

  • 习近平: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 不能当市场的奴隶
  • 习近平: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
  • 外媒看“习式外交”:变零和博弈为繁荣共进
  • 习近平: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决策落地生根
  • 完整版:习近平及高层智囊为何频频强调阶级
  • 习近平就从严治党提出8点要求(全文)
  • 习近平严批部分干部“信仰偏移” 人民日报盘点贪官三信
  • 蒋高明:转基因的最大问题是安全问题
  • 习近平讲话文稿:全盘否定毛泽东会天下大乱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