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是资本主义兴衰的“萧何”!
货币是资本主义兴衰的“萧何”!
——对资本主义的看法(7)
货币是资本主义的命根子。韩信是刘邦取天下的大将军,韩信又是刘邦的刀下鬼。韩信成为大将军是萧何推荐的,韩信被杀是萧何出的计谋。可见,韩信的成功是萧何,韩信的死亡也是萧何。人们把这件事总结为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后来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来比喻事情的成败、好坏都由一个人造成!以此来比喻资本主义的兴衰再恰当不过了!资本主义是靠货币的价值规律发展起来的,没有货币就没有资本!资本主义又是由于货币的纸币规律作用而灭亡下去!因此我说,货币是资本主义兴衰的“萧何”!对资本主义来说,“成也货币,败也货币!”
在人类的历史上,当生产力不发展的时候,由于分工的出现,产生了产品的交换,产品因此变成商品,不同商品的交换数量,是按照商品中包含的劳动时间多少决定的。经济学上把商品中物化的劳动叫做价值,把物化的劳动的量——劳动时间叫做价值的尺度。不同商品交换是折合成等量劳动时间的交换。每一种商品都可以通过劳动时间计算出和其他一切不同商品交换的数量,这就是商品的交换价值!每个商品的交换价值都可以用其他一切商品的劳动时间的量作为等价物进行交换!有一种特殊的商品,由于它物化的劳动时间在一定时间内是很少变化的,人们就把这种特殊商品中物化的劳动时间作为其他一切商品的等价物,并以此特殊商品来计算其他一切商品的交换的数量或者说交换价值!这种特殊商品就叫做货币!在历史上贝壳、牛、奴隶等等做过货币,最后,货币就落在了金银身上,金银并不是货币,而货币天然就是金银!金银作为货币就是劳动时间的代表,因此就是价值的尺度!金银作为价值的尺度,开始用的是金银的重量作为单位,这就是衡量商品的交换价值的价格!后来发展成铸币,再后来为了方便,就用镑、元、法郎等作为单位,并把这些单位分成等分角、分等等。形成价格标准,从此,货币就以价格标准来表示商品的价格!商品有了价格,就可以进行交换,所以,货币就成了直到今天的交换的手段!货币成了价值的尺度和交换的手段以后,在人类历史上存在了七千多年!后来,智人或者说哲学家们,从交换的实践中总结出来了商品交换的价值规律,这个规律就是:不同商品交换的数量是由商品中包含的价值决定的,是由劳动时间计算出来的。因此,商品的交换价值与劳动时间成正比,与该商品的劳动生产力成反比!
当资本主义在十四世纪西欧的封建社会中产生的劳动同劳动的客观条件分离以后,最初的资本主义的祖先商人和高利贷者就是按照价值规律开始在生产中赚取了资本主义的第一桶金!当资本主义站稳脚跟以后,就开始破坏价值规律以不等价交换开始了漫长的资本主义生产!必须弄清,资本主义从单个的交换中不遵守价值规律,但是,资本主义全部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仍然遵守价值规律!资本主义几百年来,就是在个别交换中破坏价值规律,在总体上又遵守价值规律!由此可见,资本主义就是依靠货币的价值规律,既产生了资本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这就是资本主义“成也货币“的情况!
当货币发展到纸币以后,交换就发生了质的变化。国家发行强制通用的纸币,似乎废除了价值规律或者经济规律。商品价格随着纸币的数量的增减而涨跌!而不是按照价值的数量决定商品的价格!这种破坏表现为:“在价值符号的流通中,实际货币流通的一切规律都反着表现出来了,颠倒过来了。金因为有价值才流通,而纸币却因为流通才有价值。已知商品的交换价值,流通的金量决定于它自己的价值,而纸币的价值却决定于流通的纸币的量。流通的金量随着商品价格涨跌而增减,而商品价格却似乎是随着流通中纸币数量的变动而涨跌。商品流通只能吸收一定量的金铸币,因而流通中的货币量交替地紧缩和扩张是必然的规律,而纸币却似乎不论增加多少却可以进入流通。国家发行的铸币哪怕只少于名义含量1%克冷,就是减低金银铸币的成色,因为破坏它们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而国家发行只具有铸币名称而不包含任何金属的无价值的纸币,却是执行了完全正确的措施。金铸币显然只有在商品价值本身用金计算或表现为价格的时候才代表商品价值,而纸币却似乎直接代表商品价值。由此可见,那些片面地根据强制通用的纸币流通来研究货币流通现象的观察家为什么必定对货币流通的一切内在规律发生误解。实际上,这些规律在纸币的流通中不仅颠倒了,并且消失了,因为,当纸币发行数量适当时,纸币完成的并不是它作为价值符号所特有的运动,而它特有的运动不是从商品形态变化直接产生的,而是由于它同金的正确比例遭到破坏产生的。”
由此可见,正是由于完全脱离了金本位的纸币,造成了当今资本主义的即将灭亡的现状!这就是资本主义“败也货币”的情况!
当今那些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们,和一切为资本主义辩护的经济学家们,你们所犯的错误,不正是马克思在150年前早就告诉你们的那样:“那些片面地根据强制通用的纸币流通来研究货币流通现象的观察家为什么必定对货币流通的一切内在规律发生误解。”在马克思时代,经济学家们使用纸币的规律研究货币流通的内在规律,发生了误解。而现在,在全世界的经济活动中,明明是纸币的规律发生作用,而你们却用价值规律来研究纸币流通的现象,那你们就会对纸币的内在规律发生误解!所以,你们的研究成果,你们对世界各国在高层设计中提出的如何解决在纸币规律作用下的经济现象,毫无疑问就是错误的!因为,价值规律和纸币规律是本质上不同的两种规律。正如马克思说的在国家发行的纸币成为唯一的流通的地方“这些规律在纸币的流通中不仅颠倒了,并且消失了。”
劳动者2014年10月16日
相关文章
- 毛泽东防治通货膨胀思想初探
- 全球贫富差距何以不断拉大
- 黄卫东:金融改革:打着市场化旗号奉送主权
- 讲讲我国货币主权是怎样被出卖的
- 原料价格、利润、生产及货币之间的关系
- 人民币受外国央行欢迎 将成储备货币
- 马耀邦:资产膨胀与经济危机
- 经济刺激措施后 欧洲央行向量化宽松愈走愈近
- 全球黄金储备最高的十大国家:美国超中国近8倍
- 资本的市场经济是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的运动!
相关文章
- “做蛋糕”“分蛋糕”--共产党员应学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 冬雷|毛主席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为纪念毛主席诞辰129周年改写旧文(之十:二、三)
- 中国经典政治经济学辑要——第一章 毛泽东政治经济学的三重前提
- 小资产阶级政治积极性的转变过程
- 揭露特朗普发动关税战的舆论欺骗
- 严元章讲座简讯:三十年来中国城乡资本力量的扩张与工人队伍的壮大
- 小庄|历史的渊源(上):新民主主义革命开辟的两条路线
- 郝贵生:《共产党宣言》第一章对列宁和列宁主义的影响——论《共产党宣言》第一章在全书和马克思主义整个体系中的理论地位(四)
- 郝贵生:《共产党宣言》第一章对《宣言》之后马克思恩格斯理论研究的影响——论《共产党宣言》第一章在全书和马克思主义整个体系中的理论地位(三)
- 郝贵生:论《共产党宣言》第一章在全书和马克思主义整个体系中的理论地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