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美国在非洲、中东石油国小试牛刀的目的

火烧 2011-03-01 00:00:00 国际纵横 1025
文章分析美国在非洲及中东石油国制造动乱的意图,旨在颠覆亲美政权并影响中国能源安全。重点探讨美国通过可控混乱重塑地缘政治,中美资源博弈及中国能源战略面临的挑战。
    突尼斯动乱的战火从非洲烧到中东,最终迫使执政长达20多年的长青村穆巴拉克下台。对国际关系有所了解的人应该都知道,穆巴拉克是亲美的,是在美国的支持下上台执政的,即然是唯美是从的人,为何美国要牺牲穆巴拉克制造中东乱局?目的很简单,就是让别国反政府组织效仿,推翻现政府,重塑亲美政权,特别是颠覆推翻伊朗内贾德政权,当然,美国近期重心定位在伊朗,远期目标中国。这不,多米诺骨牌效应不仅在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等非洲产油国燃烧,同时也放射到科威特,埃及、伊朗、也门、巴林等中东产油国。

    大家都知道,能源战略对中国的至关重要性,中国60%的石油来源国外,而来自国外的60%石油中,中东占其中的60%,非洲占25%,中亚及俄罗斯占15%。也就是说中国的进口石油中85%来源于近期发生动乱的这些国家,这些国家的动荡升级,中国的石油外交、能源战略,以及经济安全的脆弱性,均在这场危机中表露无遗,中国将面临着高油价及供应紧张的双重打击。由此可见,此次动乱的最大受害者非中国莫属了。

    石油是中国的生命线,石油的不稳定必然产生经济的不稳定,经济的不稳定必然造成政治的不稳定,政治的不稳定自然给一些亲美自由人士找到借口里应外合抨击及颠覆中国政权,自此,非洲、中东的乱象在中国会不会重演就不言而喻了。

    我在2009年7月15号就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中美资源战已打响http://go883668.blog.sohu.com/120572904.html》,其中就说到奥巴马去年访问非洲的目的是为了煸动非洲人民的情绪排挤中国在那的利益。并说出中美之间的博弈正考验中国领导人的政治智慧和政治手段,中国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防止美国对相关国内政的渗透和颠覆。否则,难保不被美国挤出非洲市场!果不出其然,才时隔几个月,非洲、中东乱局显现。

    其实奥巴马去年访问非洲之后,便马上下令提交关于非洲及阿拉伯国家局势的秘密报告。下令制定一种即方便又有效的手段,花不多钱就可以达到目的“可控混乱”方案重新划分世界地缘政治。

    正如俄罗斯智库分析的那样,去年12月的突尼斯一座小城市的街头小贩与城管发生的冲突,群众浪潮后来席卷中东地区。表面看是多数人贫穷、社会严重分化、专制统治时期过长。抗议民众在对统治者保障自己的生活水平失去信心之后,提出了政治要求。但认真研究一下就会发现实际是美国幕后精心制定的阴谋。

    群众运动的浪潮席卷的是那些并不算贫穷的国家。科威特、巴林、利比亚、突尼斯、还有伊朗的居民年均收入大超过平静的保加利亚这个欧盟成员国和其它一些欧洲国家,即便是贫穷的也门,居民收入也高于世界许多国家。

    而且此次骚乱只是波及非洲、中东等一些国家,而不是所有国家,一些非常相似的国家“被挑选出来”,这一进程本身是由外部策划和操纵的,如果比较一下这些事件,分析一下所有使用的手段、所达到的结果,那么就可以回答一个问题:谁可从中渔利?

    发生的一切于美国提出的“可控混乱”的理论完全一致。这一理论的要点可归结为:1、在需要的关头和需要的时期内将反对现有合法政府的零散政治力量团结一起。2、使国家领导人质疑自己的力量,质疑强力机构的忠诚度。3、直接破坏国家局势的稳定,鼓励抗议情绪,吸引罪犯参与行动,以便散布惊慌情绪和对政府的不信任。

   综上,笔者认为,目前美国在该地区策划的动荡事件不过是预演前的小试牛刀,其远期大目标争对中国毋庸置疑。

相关文章

  • 另眼看中东巨变
  • 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崛起及其影响
  • 西方舆论战正打垮叙利亚:叙高层饱受谣言之苦
  • 利比亚“解放”真相:北约特种部队和基地组织联手
  • 主流媒体不报道的情况:3月15日-18日叙利亚通讯社报道
  • [读天下]皇军加上带路党,叙利亚Hold住吗?
  • 美欧“民间机构”强力渗透叙利亚
  • 主流媒体不报道的情况:3月7日至3月11日叙利亚通讯社消息选登
  • 王文:伊朗十记(上)
  • 恩道尔:目前中东动荡只是美国“大中东计划”战略的一部
  • 主流媒体不报道的情况:3月5日-6日叙利亚通讯社报道
  • 主流媒体不报道的情况:3月3日-4日叙利亚通讯社消息汇总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